湘君湘夫人图

湘君湘夫人图

作者 文徵明
名称 湘君湘夫人图
尺寸 纵100、8厘米、横35、6厘米
目录导航

画作简介

  《湘君湘夫人图》是中国明代画家文徵明的国画作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画为纸本设色, 纵100、8厘米 ,横 35、6厘米。

  《湘君湘夫人图》画幅的中间湘君、湘夫人一前一后。此画是根据屈原《楚词. 九歌》中的 《湘君》、 《湘夫人》,即湘水女神的形象描绘的。此图画法简洁明快,无背景衬托。人物的衣纹作高古 游丝描,细劲而 舒畅,有益表现湘君、湘夫人在空中 款款而行的动态,给人以飘飘若仙之感。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杰出画家。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征仲,号稀奇山,停云生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授翰林待诏,故称“文待诏”。聪颖博学,诗、文、书、画都名闻一时。画学沈周,兼有李唐、吴仲圭、赵孟頫、黄公望笔法。画山水、人物、花卉都极出色。画风细致温雅,笔墨精锐,气韵神采,独步一时。他的子女都善于书画,门人杰出的也多,形成了“吴门派”。又写沈周、唐寅、仇英齐名胜古迹,并称“明四家”。其画特点粗暴,粗笔有沈周温厚淳朴之风,又有细腻工整之趣;细笔取法于王蒙,取其苍润浑厚的构调,又有高雅的风采。长于用细笔创造出幽雅间静的意境,也能用潇洒、酣畅的笔墨表现宽阔的气势。画人物和水墨花卉,技法熟练,风格秀丽。画水仙多用冰白知法,花叶离披,备天然之妙。书法亦丰富多彩,造诣很高,他的字宽宽展舒和,具有温和雅尊遒的丰富。又善刻印,雅而不俗,清而有神,书画、印章均为名手。他的绘画作品有《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洞庭西山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钟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等。其著作有《莆田集》。

艺术价值

文征明人物画中的代表作;

文征明早期仅存的人物画名作;

吴门画派的典型人物画

吴门画派

聪颖博学,诗、文、书、画都名闻一时。画学沈周,兼有李唐、吴仲圭、赵孟頫、黄公望笔法。画山水、人物、花卉都极出色。画风细致温雅,笔墨精锐,气韵神采,独步一时。他的子女都善于书画,门人杰出的也多,形成了“吴门派”。又写沈周、唐寅、仇英齐名胜古迹,并称“明四家”。其画特点粗暴,粗笔有沈周温厚淳朴之风,又有细腻工整之趣;细笔取法于王蒙,取其苍润浑厚的构调,又有高雅的风采。长于用细笔创造出幽雅间静的意境,也能用潇洒、酣畅的笔墨表现宽阔的气势。画人物和水墨花卉,技法熟练,风格秀丽。画水仙多用冰白知法,花叶离披,备天然之妙。书法亦丰富多彩,造诣很高,他的字宽宽展舒和,具有温和雅尊遒的丰富。又善刻印,雅而不俗,清而有神,书画、印章均为名手。

新闻报道

文徵明文徵明(5)明朝"吴门四家"文徵明:仕途受挫归乡专心艺术(2014年05月16日 16:18 来源:青年时报)

  正是文徵明在书法上的极高造诣,使得他的风格成为后辈模仿的对象,也引领了吴门书法的发展趋势,但这导致了吴地的书法失去了其多样性,对于当时吴中的书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明代,在书画界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从明初以戴进、吴伟为中心的浙派,到被合称为“吴门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将国画艺术推向了一个继赵孟頫和以黄公望为首的元四家后的新高潮。

  前段时间在苏州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文徵明《兰亭序图》,该作品由祝枝山的行楷开篇,补之文徵明青绿设色画,这足以说明二人密切的关系,严谨构图,细致的描绘,将曲水流觞之景跃然纸上,贯穿于画面的溪水,两岸相互吟诗攀谈的文人雅士以及环绕四周的青山绿树,给人一种悠闲愉悦之感。

  与传承自南宋画院风格的浙派所带有的凝重稳健和工整严谨不同,文徵明等吴门艺术家的作品则是继承了元代文人的绘画风格,形成了一种带有吴地温婉特点的细润恬静的画风。

  虽然说文徵明是继承了元代文人画的风格,但是文徵明的作品中剔除了元画中飘渺的出世之风,更多地表现出理想的文人阶层情趣和生活,他曾多次绘制与友交游图,如在苏州博物馆展览中的《浒溪草堂图卷》《惠山茶会图》等等都是文徵明青山绿水作品中的精品。

  其继承自元代赵孟頫的笔法,用细腻的工笔线条刻画人物、山水树房屋,纤细的干笔轮廓线缓缓勾勒出物形,墨点稀疏错落,意在表现山石的皴理,而非丰富画面,紧密而秩序井然的布局,画中不论是人的动作还是树木的姿态都是合乎情理而相互映衬地存在,带有江南特色的景物和浓浓的文人气息,俨然一幅幅吴中文人的生活写照。与其师沈周的酣畅和即兴不同,文徵明的作品中总是带着理智和谨慎,并且贯穿于其作品始终,但这种谨慎也使得他的画作中常会带有一些添补和修饰痕迹,似乎并不是一气呵成,反而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除了绘画,文徵明在书法上的造诣也十分深厚,篆书、草书、行书、楷书、隶书无一不通。他的书法,可以说是“人书俱老”命题下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尤其是小楷,即使到了晚年仍然可以自如地书写蝇头小楷。其上习古法,又自成一体,作品行云流水间又精心布局,字体温润稳重而法度严谨。

  正是文徵明在书法上的极高造诣,使得他的风格成为后辈模仿的对象,也引领了吴门书法的发展趋势,但这导致了吴地的书法失去了其多样性,对于当时吴中的书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或许也是吴门艺术在之后发展停滞并被旁人超越的一大原因。

  作为书画史上的一个全才式的人物,文徵明也曾十年苦读渴望仕途,但对于官场的失望使得他几次请辞最终归乡专心艺术。书香门第熏陶以及当时文人间交友圈的影响,还有吴地的社会风气,最终成就了文徵明在书画上的造诣,并引领了明代吴中地区的书画发展潮流,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无视时空的限制,透过他的书画感受这位百年前的艺术家高超的技艺。[1]

东京中央拍卖携沈周及文徵明佳作巡展到沪(2015-04-05 08:08:00 东方网)

东方网4月5日消息:吴门派文人画代表人物沈周及文徵明的佳作,4月9日至11日将在上海花园饭店举行的东京中央拍卖2015年香港春拍上海巡展上亮相,艺术爱好者可从中一览“吴门画派”之诗意。

明代早期淡泊名利的苏州文士多不愿出仕,终日流连园林山水之间,纵情于笔墨之中,被后人称为“诗旅”,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他们也被称为“吴门四家”。此次亮相的沈周山水画作《琼江寒月图 》以元人风格为基础,远景山体似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近景又见倪瓒样式,质朴清新、平静淡雅。画后还有题诗,其诗意气氛近似其存世名作《夜坐图》(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行书诗册》所写乃其诗作《金山》、《平山堂》、《天平山》,其中《平山堂》被收录于四库全书《甫田集》卷十一中,为《过扬州登平山堂·二》。《甫田集》收录时多取文徵明诗稿反复推敲后之稿,而此《平山堂》被推测为最初的版本,最见文徵明天然之趣。

近几年,艺术市场对“吴门画派”的关注度很高,沈周和文徵明身为“吴门画派”的旗手,更是对文人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苏州博物馆近两年相继推出“吴门画派”之沈周特展、文徵明特展及唐寅特展,掀起观展热潮。不久前,沈周一幅《落花诗意图》在南京博物院展出时,策展人透露,新中国成立之初,本来上海博物馆就想把该画收入馆中,甚至都已上了名录,但北京也想要,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点名说非要这幅诗画不可。沈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吴门四家”中,文徵明是传世作品最多的一个,无论在书法史还是绘画史上,文徵明都可以说是一位巨匠,他的作品分散收藏于世界各地。 [2]

文徵明《秋山觅句图》赏析(2011年12月11日 11:00:57来源: 新民晚报)

嘉靖壬寅九月六日,风雨初歇,七十三岁的文徵明在其刚刚完成的一幅设色山水轴上写下“天风寂历雨初收,木叶萧条满径秋。诗在古松岩石畔,支筇欲去每回头”这样一首略带感伤的题画诗。不过,在这幅被后人命名为《秋山觅句图》的作品上,读者却很难产生悲伤凄凉的观感,如果不看题诗,反而会有一种平和、舒适、宁静、怡然的感觉。

这种舒适宁和的格调正是文徵明细笔小青绿山水的典型风格。一小块峰峦合抱的山间平地,在高大苍翠的树木和温厚敦穆的山壁的包围中,坐落着一进小小的院落,茅檐柴扉,窗明几净,虽然是在山野之中,却分外予人一种安全感。屋舍前是山溪水、石板桥,一个策杖的文士带着随侍童子缓缓走来。房子后面的主峰层峦叠嶂,负势竞上,山腰处的寺院隐约可见。由于布局工稳而略带程式化,巍峨的山峰及其繁复的石壁并没有压迫感,而显得稳重而温和。整个画面的笔触非常细腻,山石的皴笔柔和而精致,树木的刻画既富有自然的生意,又略有装饰性的美感。文氏的山水画有简略与精工两种主要风格,后世有“粗文”、“细文”之分,而尤以“细文”为画史所重。就风格来看,此件《秋山觅句图》当属典型的“细文”作品,而更加难得的是,这幅“细文”还是用文徵明最擅长、最知名的小青绿画法所作。

作为“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论辈分不及沈周,论年纪只比仇英年长,但他之于“吴门画派”这个明代、乃至整个中国绘画史上最重要的画派之一的形成、确立以及传承,却有着其他三人无法企及的重要影响。唐寅与仇英虽然才华横溢,但一则天不假年,二则德行不足以为领袖;沈周德高望重,文、唐皆出自门下,但因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客观上只能成为吴门画派的开创者。而文徵明出身世家,由于父亲的关系,与当时显赫一时的高官王鏊、吴宽、林俊、吴一鹏等交好,广受延誉,又曾被荐入朝任过翰林,加之为人稳重端方,名望之隆不止于吴中,甚至远播京城,于是,隐居乡里,专心绘事后,文徵明身边的从游追随者日众,并且文氏一门自文彭、文嘉、文伯仁而下,直到清代,擅书画者不乏其人,这为吴门画派的确立以及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秋山觅句图》历经明人陆树声与应谦的收藏,两人与文徵明生活的时代相距很近,只比他晚四五十年。此画二十世纪时成为上海文物商店的藏品,八十年代经过全国文物鉴定小组鉴定,谢稚柳等诸先生皆确认为真迹,收录在《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以及劳继雄先生所著《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中。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