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消费

盲目消费

中文名 盲目消费
性质 消费方式
主要人群 大学生、富二代等
目录导航

阶段及分类

盲目消费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广义上,按照人生经历来看,从一个人能够自主消费开始,盲目消费就产生了。

上学阶段

1.请客吃饭。

“我请你吃饭”是学生间的人际交往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句话,或是嫌饭堂的饭菜不合口味,隔三岔五地下馆子,一些人就是这样吃穷的。真正的感情不是吃出来的,既然选择了一个地方就要适应它的风土人情,包括食物。

2.疯狂购物。

购物狂,这主要出现在部分女生身上,逛街看到这个也好,那个也漂亮,一次又一次买回一大堆有用的没用的东西,最后大部分都用来压箱底。

3.信用卡 - 眼不见,没底线。

它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便利,另一方面又导致我们盲目消费,你刷卡的时候完全不晓得自己还剩多少钱,直到在柜员机前点击余额查询键时再如梦初醒,还是一个恶梦!

4.谈恋爱。

没钱别谈恋爱?这是某些恋爱中学生给我们的感觉:上百元一束的玫瑰,生日礼物要有分量才能表达对对方的爱意……其实简简单单的浪漫也能打动人心,况且真正爱你的人应该不会希望你花费那么多不必要的金钱反而要委屈自己节衣缩食过生活。

5.追求名牌。

高档消费品,无意义的虚荣心、攀比心在作祟。一些穿的用的都要求名牌,其实大可不必,学生还都是花父母的血汗钱,东西能满足需求就好,不该浪费。

6.跟风报学习班,出国留学。

这个多是家长代办的,学生是有苦难言。

工作阶段

工作了,挣钱了,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了。可是,由于工作中面临工作、同事交往、客户交流等压力时,会有一部分人选择疯狂购物来释放压力。

在最近上映的一部由张柏芝演的《购物狂》电影里,女主角因为过度迷恋购物,刷爆了20多张信用卡,把自己的生活和经济状况都搞得一团糟。

据都市快报报道,事实上,这样的“购物狂”在杭州就有,不仅有女的,还有男的。心理专家认为,“购物狂”的产生源于压力。

杭州购物狂个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陈树林博士医治的病例里,前几年几乎没有因为控制不住购物来看心理医生的,这两三年,这样的病例却在逐年增加。

有这样典型的“购物狂”个案:一位女士事业上受到挫折,夫妻俩在沟通上存在问题。在这种现状下,她唯一的放松途径就是购物。她以一周2-3次的频率流连于杭州大厦、连卡佛,花上几千元只盯着一些品牌的新款买。因

为通常是在没有人陪伴的状况下购物,她买了很多不一定适合她的东西。她本身收入有限,丈夫也并非财力雄厚,以至于夫妻俩终日为这个问题吵架,即便如此,她还是难以遏制自己的购物欲望,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 不过,购物狂换上男性,表现得就不太一样了。据陈树林博士介绍,也有男人因为购物疯狂来到他这里求治的。一位男士这几年事业颇有成就,突然间感到没有寄托,他开始不停地买各种各样的数码产品,诸如手机、MP3等等。看到新款就想买,手机一两个月就换,最后到了控制不住的地步。

准购物狂群体

“几个热门的女装专柜会有几名每个星期都来、甚至隔两三天就来一趟的老顾客,”杭州大厦工作人员说。

张柏芝演的“购物狂”每次有LV新款包面市时,尽管价格高达上万元,也一定会去买下,而且喜欢一买就是好几个。哪怕在等心理医生的短短时间里,她也会冲到店里去买10多件衣服。据杭州大厦某几个专柜工作人员说,到店里一次消费五六千元很正常,而一次刷掉过万元的也有不少。但是,他们发现,有的人连衣裙一买就是七八条,买一套衣服要去配10来件首饰,买了几抽屉同一品牌的手表,或者一有新款试都不试就买下……销售人员见识过这些跟电影情节一样夸张的形形色色“购物狂”,虽然难以判断她们的实际经济状况如何,但是很明显,她们的消费行为已经超过实际需要。 “有的顾客挑中的衣服尺码已经不全了,她也要先买走一件,等到她合适的尺码到货时,即使打电话通知了,她也压根忘了要拿回来换,”一家女装专柜的工作人员说。

“购物狂”产生源于压力

如果你购物达到每周2-3次的高频率,购物并不出于实际需求并且难以遏制购物冲动,就属于超过理智范围的购物狂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压力太大或者感到空虚失落,购物就成了唯一的逃避和发泄途径。”陈树林博士这样解释“购物狂”心理,购物过程中不停地比较、接受营业员非常礼貌的服务……这些都使得购物显得很愉快,整个购物过程也就成了摆脱现实的美妙体验。

在心理专家看来,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生活压力虽然更大,但是周围环境普遍是差不多的,人们也就能容易延续一惯的压力。杭州这个城市休闲和度假的氛围更浓一些,人们承受的工作压力较大时,会希望尽快释放。举个例子,周末你的很多朋友都去灵峰探梅、去梅家坞喝茶去了,你却还在加班;下午三点钟工作最忙碌,但是如果你想到这时候还有那么多人在西湖边喝茶晒太阳,手头的工作就会变得难以忍受。这时候你就会希望自己不要有这样的压力,一些人就会选择购物这一途径,让自己放松。

在鼓励消费的商业社会氛围下,“购物狂”成了一种都市病,“购物狂”所缺乏的,是一种更好的缓解压力的途径。心理专家说,适当的购物确实可以缓解紧张的压力。大多数超出正常购物心理状态的人,可先进行心理调适,通过看书,听音乐等各种方式。如果很严重,就需要心理治疗,甚至药物治疗。

家庭生活

误区一:耐用品集中消费

“集中消费”,一是指消费时间过于集中,二是指消费品种过于集中。近年来,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农村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如彩电、冰箱、电话等。这些高档耐用消费品品种需求过于集中,会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家庭大量投资,造成居民消费结构的不合理;二是引起社会产生巨额投资需求,且投资范围仅限于几种产品,造成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而一旦消费浪潮过去,又会引起产业的过快萎缩,造成企业生产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误区二:过分追求“一步到位”

目前社会上流行一个口号,叫做消费“一步到位”。其实,“一步到位”的消费观点是不正确的。当今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产品升级换代很快,你今天实现了“一步到位”,说不定很快就又落伍了;许多家庭购买了“一步到位”消费品,功能闲置,不能充分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误区三:人情消费比重过大

人情消费支出过多,不但误导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更重要的是给居民的生活,尤其是给消费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民家庭的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

误区四:在子女消费上重物质投资,轻思想品德教育

据统计,一些家庭在孩子的吃、穿、玩方面投资不遗余力,而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重视不够,这样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对待子女消费的问题上,应当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几方面都要抓,这才是明智之举。

其他环境

1. 暴富者的盲目消费

因为拆迁,获得巨额补偿款,一夜暴富,无度挥霍;

彩票中奖,一夜暴富,盲目疯狂消费;

富二代炫耀、攀比而开名贵豪车、穿国际名牌;

2. 结婚大摆筵席

最近最受关注的结婚要数2012年3月18日,三亚,山西柳林首富、联盛集团董事长邢利斌花7000万巨资在三亚丽思卡尔顿酒店为女儿举办大型婚礼,并邀请了很多明星到场表演。

3. 围绕孩子的盲目消费

龙年出现“天价月嫂”,在北京、上海,她们佣金最高已超过1.5万元。媒体或呼吁政府加强监管,或探讨高价月嫂是否“物有所值”,但都忽略一个有趣的现象:月嫂这个连单独职业都算不上的家政工作,为何收入能高于一个医学博士?

据此新闻,人民网进行了调查“京沪等地月嫂最高月薪超1.5万元,您咋看?”。

截止10日23时,共有4616人次参与,其中,

33.1%的网友(1526票)表示“支持,请得起这价位的根本不在乎 ”;

23.1%的网友(1066票)表示“反对,卖的就是概念,价格都是炒”;

42.7%的网友(1969票)表示“不应盲目消费,月嫂行业还须合理规范 ”。

此外,还有1.2%的网友(55票)选择“其他,我有话要说”。

4. 提前透支消费

“先消费后还款,手头更宽裕。”时下,不少市民渐渐接受了贷款消费的方式。无论是房贷、车贷还是信用卡透支购物,提前消费已成为当下的一种消费时尚。

但随着个人消费贷款的火爆,盲目超前消费或个人信用诚信等问题也随之暴露,给个人、家庭或商家、银行都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12月20日从无锡市滨湖法院了解到,今年该院已受理22起汽车消费贷款案件,因提前消费引发的纠纷呈现上升趋势。

在该院日前执结的一起汽车消费贷款案件中,被执行人冯某夫妇因未归还银行贷款,致使轿车被依法拍卖。经审理,今年3月,冯某夫妇从银行贷款购买了一辆桑塔纳3000型轿车。购车后,两人一次都没有还过贷。在银行申请法院执行后,冯某夫妇仍未履行还款义务,于是法院依法强制扣押了两人的车辆并进行拍卖。最终,原本10余万元购买的轿车拍卖了8.2万元,而冯某夫妇因延误还款还须支付银行的逾期利息,以及法院执行款、律师费等数千元。据被执行人称,由于平时工作太忙,加上资金一时周转不来,便将还贷之事给忘了。

据了解,若用户连续3个月或累积6个月未归还贷款,银行就可以向法院申请依法执行。大多数车贷纠纷经法院受理后,被执行人都能履行还款义务,但却要因此被追加因逾期未还款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谓得不偿失。“提前消费应量力而行。”法院执行局人士表示,“贷款消费对收入不稳定的个人或家庭并不合适。有些人只管享受,不肯还钱,在消费能力透支后,依然我行我素,信用的缺乏常导致纠纷的产生。”在今年受理的22起车贷案中,除了小部分人确实因特殊情况而忘了,还有一部分人因经济能力尚未达到,在提前消费后,便以“拆东补西”来还贷,其消费动机存在偏差。有的人甚至伪造单位证明或是假借他人名义办理贷款,也给法院审查带来了一定难度。

提前消费的理念,滋生出了一批“车奴”、“房奴”、“卡奴”,这些人在提前享受到物质的同时,却也承受着巨大的还贷压力。有关人士指出,许多商家受利益驱使,鼓励消费者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有些人即使没有多少偿还能力,但受到“提前享受”的诱惑,便也盲目跟风。而车贷门槛过低,个人信用体系难以建立,商家、银行等对消费信用的风险系数就变得很难估测,由此也制约了消费信用的健康发展。专家建议市民应理性消费,控制提前消费的度,以免个人诚信蒙受污点。[1]

社会影响

误导下一代

家庭消费向孩子“一边倒”,这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这一“倾斜”又多数表现在不断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上,当然还包括“教育投资”的不断升级。

据报载,某市有一批“小皇帝”去国外旅游观光,结果,一些孩子“出手不凡”,羡煞老外;有的孩子一出手便是数千元、上万元。如果说这只是个别现象,没有代表性的话,那么,某市一份调查就能充分说明问题:“小皇帝”平均每人每月的生活费,要比一般的生活费高出三分之一。尤其是“生日热”、“谢师热”、“家教热”、“营养热”、“投资热”……更把“小皇帝”的消费推向了巅峰。比如“小皇帝”过生日,已经不是买一只蛋糕,或由父母在家“烧一桌”,而是到饭店、酒楼乃至豪华宾馆“包桌”庆贺,过一次生日花费一两千元是很普通的事。孩子考入重点中学或考进大学,为了表示一点心意,做家长的就在饭店、宾馆包上一桌,答谢劳苦功高的老师。这一“谢”少则近千元,多则几千元。至于“家教”、“投资”更是“热度”不退,日益升级。不少家庭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聘请家庭老师给自己的孩子“开小灶”,只要成绩好,花再多的钱也心甘情愿。眼下,小提琴、电子琴、钢琴等不断涌入千家万户,许多家长就千方百计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培训,如学琴、学舞、学唱、学画……不惜几万元、几十万元的“一次性投入”,目的是让孩子进入一个所谓有较好条件的学习环境。

家庭消费向孩子倾斜,这原本无可厚非。在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的情况下,在孩子身上多花点钱也属常理。如果是在智力、教育、营养上合理和科学投资,那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确是不可缺少的。然而,纵观如今“倾斜”的“口袋”,则普遍出现了盲目、宠爱和相互攀比的现象。比如孩子过生日,买一只蛋糕庆贺一下也未尝不可,但一些家长非要到大宾馆、大酒店去“包桌”,这就显得不正常了;比如把孩子送入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读书也是必要的,但如果惟“贵”是举,非要将孩子塞入所谓的“贵族学校”,就未必是一件好事;又比如适当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也是应该的,但一给就是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这恐怕就不是给孩子“零钱”了。由此可见,凡事都有一个度,超出了这个度,好事将会变成坏事。

家庭消费一旦滑入“倾斜”的误区,就不是给孩子带来福音,而是直接带来了消极影响,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健康,也不利于让孩子养成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更不利于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在国外,许多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其“口袋”也不是如此向子女“倾斜”的。在某程度上,“老外”在子女身上的“小气”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合理消费

大学生消费理财

一个合格的大学生,除了要管好自己的学习以外,还要做好自己财务工作。父母们会按学期或按月给你们提供生活费,多则数千,少则数百,这就是你们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比起从前几块十几块的零用钱,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大学生由于没有理财经验,各种“经济问题”层出不穷,有在月初大手大脚,到月末就口袋空空的“月光族”,有花销远远超过积蓄而不得不借钱度日的“负债族”,有为了买高档消费品而宁愿不吃饭的“自虐族”……前人的教训,新生要引以为戒,学会量入为出,合理消费。最好的方式是制订预算和做好结算。

制订预算

先来看看大学生生活的必要花销清单(以普遍水平来看):

1.日常开支

伙食费:早餐1.5~3元,午餐3~6元,晚餐3~6元,加上偶尔的夜宵或改善伙食的情况,一般每月约300~450元。

通讯费:现在手机已经变成学生的必备品,30~50元。

日用品费:香皂(沐浴露)、洗发水、洗衣粉、纸巾,平均到每个月约20元。女生还有洗面奶。

交通费:20元。

书籍和学习用品:50元。

合计约350~550元。

2.其他花销

服装费用:衣服、鞋子等,大部分学生一学期都会购买一到两次,花费300元左右,平均到每个月是60元。

交际费:大学经常会有饭局,或是人家请你(自然你也要回请人家),或是大家AA制,都是在饭堂或学校周边的小饭馆,价格不会很贵,平均每月约30元。

合计约100元。

可见每月400~600元就能满足需要,一学期以5个月计算,则每学期2500~3000元就行。新生可以此花销清单为基础,依个人的需要做出适当变更和添补(如女生还需要护理品,男生可能要加上运动器材的花费),制订出符合自己的消费计划。

做好结算

有预算自然就要有结算,平时消费时就要做好记录,可保留帐单、购物小票等收费凭据,还可用专门的小账本记下每一笔开支,到月底时就能准确做出结算。

结算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统计出本月的总花费,看是否超支或结余,对照《消费计划》看看是哪一项超了,又是哪一项节省了;二是算出各类花费占总花费的百分比,看消费是否合理,伙食费、必要生活用品费和购书费占总花费的70%以上,是比较合理的消费比例。

新生应根据结算的结果对下个月的花销计划做出调整。

精明消费招数

花钱也是一门学问,花得巧一分钱就能变成两分用。

1.促销活动。大商场和专卖店逢重要节日都会有促销活动,尤其是电脑、相机、MP3等贵重物品此时入手,价格会比平时优惠很多,而且常附送赠品。

2.换季选购。服装类商品在换季时会以低价出售,想买物美价廉的东西,一定要把握这段“过渡时间”,而且有是很多学生钟爱的专卖店品牌。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你买的衣服要到明年才能穿。

3.网络购物。网络购物是当下一种流行的购物方式,因其无须店面租金、员工薪酬等支出,故商品的价格常常低于市面上的价格,这也是人们选择它的主要原因。不过网络购物存在一定风险,注意应找诚信度高网友口碑好的网站和网店。

4.集体购买。一些日用品,如香皂、洗衣粉等购买大剂量装的会比较合算,同宿舍同学可商量一起购买。

家庭消费理财

目前,女性在家庭理财方面面临更多的选择与挑战,如何将家庭理财规划做好,借助一些理财原则,提供三点理财建议:

首先,做好资产状况和支出分析。对自己家庭目前的资产状况、收支状况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养成记账的好习惯,分析家庭开支中的成分,哪些是必要消费,哪些是盲目消费,从而了解自己家庭资金的流向,继而在日常生活中保证必要消费,降低不必要的消费支出。

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现在投资的渠道比以前多了,但多数女性往往在投资上喜欢从众,如果你希望投资某种金融产品,首先还是要了解它的风险,然后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和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财富增长的同时,保证你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最后,做好家庭各阶段的理财规划。子女的教育规划、自身的养老准备等等是家庭理财中的重中之重,在家庭理财中,提早规划,只有理财有了明确目标,家庭梦想才会有可能实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