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瓣纹是古代陶瓷]最装饰,始于春秋,盛于南北朝至宋,流行于整个封建时代。春秋战国多用立体莲瓣作壶盖上的装饰。魏晋至隋代,莲瓣纹常用堆塑手法装饰在器物腹部,有的分几层装饰在器物的颈、腹、足各个部位,使器物显得繁缛华丽。也有用刻划和模印手法制作的。唐宋时,刻划和模印是莲瓣纹装饰的主要手法。尤其是定窑]、用品净瓶,器身刻有多层莲瓣纹,刀法犀利,匀净利落。元代以后,莲瓣纹不再作为器物的主体纹饰,多作为口沿、肩颈、腹部和底足的辅助花纹出现,装饰技法改为绘画。
【名称】:莲瓣纹碟
【年代】:宋朝
【尺寸】:直径:10cm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而驰名。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品种。莲瓣纹碟是典型的宋代定窑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洁净,釉色纯白滋润,玉质感足,富有灵动之气。碟内刻莲瓣纹饰,线条优雅婉转,底题“官”字款字样,碟背部光素无纹。此类宋代定窑“官”字款瓷器较为罕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