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双十中学

厦门双十中学

校训 勤毅信诚
旧称 厦门第八中学
创办时间 1919年10月
主管部门 厦门市教育局
知名校友 李焕之、庄炎林、李景昀
邮编 361009
学校属性 福建省文明学校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创办时期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创办于1919年10月。马侨儒先生自任校长,设初级两个班、高级一个班,另附设小学,学生120名。

1922年,林珠光与厦门商界人士石鼎宗、卓全成、林怡山、杨天乞、陈福星、陈清吉、高敬廷、余宗模、林逢春、梁绳国等相继被邀为校董。募集资金建筑新校舍,林珠光首先倡捐8000元,马来亚华侨刘育才捐助1 000元,厦门诸校董捐助数千元,于外清保箭场仔花园地(即今镇海校区校址)奠校舍之基。校舍为一座四方形两层楼房(后命名为“马侨儒纪念楼”)。1923年春,该校从霞溪迁至新校址,仍循旧制。共有学生110名。

1946年,从平和迁回现址。聘请国内教育界和知识界知名人士到校任教。

补充时期

1925年春,设商中一年级、二年级两个班,预科一年级、二年级两个班,学生共计80名(预科只设两年,该年度后即不招生)。黄其华先生应聘担任第一任教务主任,全校教职员共计12人。

1925年夏天,马侨儒校长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年仅36岁。校董会为纪念其功绩,将其遗体安葬于校内,立石铭记,并约定把第一座新校舍命名为“侨儒楼”,以资追念。

1926年春,校董会聘请厦门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王宗仁兼任校长。王宗仁事务繁多,校务实由黄其华先生负责。

1927年2月,校董会改行董事长制,由林珠光担任第一任董事长,余金隆、石鼎宗、白嘉祥、杨辉煌担任常务董事,常年经费大部分由林珠光董事长捐助。

1927年春,该校开始招收女生,开厦门私立中等学校实行男女生同校之先河。

1927年8月,该校遵令改行新学制,改成普通中学。设初中、高中两部,学制各三年,改校名为“双十中学”。

1929年春,该校正式定名为“厦门私立双十中学”。

1930年7月,王宗仁校长因受青年会新制度的限制(不得在会外兼职),辞其双十中学校长兼职。8月,校董会聘黄其华任校长。黄其华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提出“德、智、体、群、美五育并进”,提倡师生同生活、同甘苦。 学校积极筹募资金,添建校舍,增置设备,大力聘请优秀教师,扩大办学规模。

1934年,该校还增设小学部,成为闽南一所学生数最多的中学。

发展时期

1956年,该校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学校,校名为“厦门双十中学”。

1959年,该校跻身全省先进行列,被评为“红旗中学”,荣获中共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奖旗,成为省重点中学。

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上,被授予全国“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

挫折时期

1965年,该校改名为“厦门第八中学”。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该校在建国后所取得的成绩被全盘否定,该校行政机构和党组织曾一度被迫瘫痪,无法正常工作,大部分领导和教师惨遭迫害,整个教师队伍被摧残、肢解;学校教学设备遭受严重破坏,图书和体育音乐等器材被洗劫一空;更严重的是几代人不懈努力而形成的优良校风和优秀传统在“文革,期间荡然无存。

腾飞时期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教学工作恢复正常。

1979年,该校重新被列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1983年,该校恢复原校名“厦门双十中学”。

1984-1988年,连续五年荣获市中学生田径竞赛团体冠军,男牌、女篮、棒球、棋类等单项冠军,荣获省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1996年,通过省一级学校达标验收。

1998年,该校高中合唱团荣获首届全国中小学文艺会演节目一等奖并晋京汇报演出。

2002年,该校与大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厦门康桥中学。

2003年,该校与飞人体育有限公司合作开设篮球特长班,为国内各专业球队和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的篮球后备人才。该校还与厦门市新店中学、厦门市莲花中学、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建立分校或合作校关系。

2005年,枋湖高中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6年,位于金尚路东、县黄路西和枋湖东路北的枋湖校区(新校区)建成并作为该校的高中部投入使用。同年5月,该校与澳大利亚圣詹姆士学院举办“中澳双学历高中课程实验班”。

2013年,该校获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福建赛区团体第一名,并再次代表福建省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赛。

厦门双十中学镇海校区厦门双十中学镇海校区2014年,该校被评为“2014年度中招考务工作优秀学校”。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3年12月,该校拥有两个校区(枋湖校区和镇海校区),占地总面积17万平方米,设置100个班级,拥有5000名学生。[9]

下属学校
学校名称 创办时间 学校属性
厦门双十中学漳州分校 2013年6月 公立中学
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 2012年9月 公办初中
以上参考资料:[10][11]

硬件设施

下属学校
学校名称 创办时间 学校属性
厦门双十中学漳州分校 2013年6月 公立中学
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 2012年9月 公办初中
以上参考资料:[10][11]

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7月,建有综合教学大楼,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内有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还建有图书馆、体育馆、科学实验楼、田径场、校园网等。 新建有游泳馆,游泳馆是室内恒温,共设8个泳道,25×50米标准建设,有更衣室和淋浴房。

对外交流

截至2013年,该校有教职工196人,特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45人,一级教师73人,专家型教师1人、研究生学历16人、省级学科带头人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4人、外籍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8人、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8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等。

特级教师:陈红珍、刘艳丽、肖培林、李海北、陈聪颖、赵祥枝、杨滨[9]

省级学科带头人:黄锡栋(语文)、陈文强(数学)、张景铨(物理)、郑昭琳(生物)、罗翔(艺术)、陆敏(语文)。

办学成果

2002年,该校与大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厦门康桥中学。2003年,与飞人体育有限公司合作开设篮球特长班。该校还与厦门市新店中学、厦门市莲花中学、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建立分校或合作校关系。

厦门双十中学学生赴美参与芝加哥模联大会厦门双十中学学生赴美参与芝加哥模联大会据该校官网2006年12月显示,该校还于英国苏格兰博尼斯学院、英国Westbourne House Prep. School、美国巴尔的摩理工高中、新西兰惠灵顿中学和惠灵顿女子中学多所国外学校结成友好校或姊妹校,互派师生交流访问。该校还与澳大利亚霍尔姆斯学院合作“中澳高中课程实验班”。

学生成绩

教师成绩

2015年,高考中朱志博获得厦门市文科状元。

2014年,高考中26人考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4人被香港大学录取,14人被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香港高校录取。

2013年,高考中总录取人数894人,其中北京大学17人,清华大学9人,复旦大学9人。

2012年,高考总录取884人,其中北京大学14人,清华大学9人,复旦大学8人。

截至2006年,该校培养出两位高考个人总分省状元,196名优秀毕业生考入或保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每年均有数位学生通过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每年还有5至8名学生经省教育厅组织选拔赴新加坡留学。

1999年起,该校高考成绩连续十二年厦门市大连冠。进入新千年以来的15年高考,已有281名双十学子被北大清华录取。

双十中学历年来被清华北大录取人数
年份 人数 年份 人数
2000年 9人 2001年 15人
2002年 15人 2003年 13人
2004年 20人 2005年 19人
2006年 21人 2007年 10人
2008年 16人 2009年 28人
2010年 16人 2011年 15人
2012年 23人 2013年 26人
2014年 26人 参考资料来源

科技竞赛

姓名 比赛名称 获奖情况
陈诚斌 2008“WRO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中国区选拔赛 高中组“创意赛”银牌
方兴 第59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工程类一等奖
郑深迪 第14届世界航海模型仿真锦标赛 金牌
刘轶凡 第六届“ITT杯”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 全国三等奖

学科竞赛

2014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荣获国家铜牌;2013年,荣获第二十七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国家金牌和国家银牌;2012年,中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赛荣获全国金牌和银牌;201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荣获一等奖;2011年-2014年,该校已获得国际、国家级的金、银、铜牌奖共19个。[12][13][14]

姓名 比赛名称 获奖情况
罗陀平 第39届国际化学奥赛 金牌
张兴潭 2005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全国二等奖
童哲、金鑫 第2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二等奖
巫立凡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APIO2010) 金牌
李振东 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全国一等奖

素质竞赛

厦门双十中学素质竞赛厦门双十中学素质竞赛2015年,该校在由厦门市教育局和厦门市体育局主办的厦门中学生篮球赛中获得全市初高中女篮冠军和高中男篮冠军。

2014年,该校学生在2014厦门市趣味科学竞赛活动中,获得中学组一等奖,在“感动生命的故事”全省主题征文评比活动中获得三等奖,在第十二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厦门赛区选拔赛中获得第二名,晋级参加福建省舞蹈比赛总决赛。

2007年,该校获得国际比赛2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获国内比赛17枚金牌,共有30多位同学获国家二级运动员或国家运动健将称号。

学校荣誉

双十中学历年来被清华北大录取人数
年份 人数 年份 人数
2000年 9人 2001年 15人
2002年 15人 2003年 13人
2004年 20人 2005年 19人
2006年 21人 2007年 10人
2008年 16人 2009年 28人
2010年 16人 2011年 15人
2012年 23人 2013年 26人
2014年 26人 参考资料来源

文化传统

姓名 比赛名称 获奖情况
陈诚斌 2008“WRO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中国区选拔赛 高中组“创意赛”银牌
方兴 第59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工程类一等奖
郑深迪 第14届世界航海模型仿真锦标赛 金牌
刘轶凡 第六届“ITT杯”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 全国三等奖

学校标识

姓名 比赛名称 获奖情况
罗陀平 第39届国际化学奥赛 金牌
张兴潭 2005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全国二等奖
童哲、金鑫 第2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二等奖
巫立凡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APIO2010) 金牌
李振东 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全国一等奖

社团文化

教师荣誉

截至2015年4月,该校被评”福建省优秀教师“1人、”厦门市优秀班主任“3人、”厦门市优秀教师“3人、”厦门中小学杰出教师“1人、“厦门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厦门市师德表现先进个人”3人、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

教师荣誉
序号 荣誉称号 姓名
1 福建省优秀教师 赵祥枝
2 厦门市优秀班主任 李爽、范代腾、赵祥枝
3 厦门市优秀教师 赵祥枝、许清龙、李增祥
4 厦门中小学杰出教师 赵祥枝
5 厦门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罗俊明
6 厦门市师德表现先进个人 吴一非、范代腾、李爽
7 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 杨磊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课题研究

姓名 课题名称 级别
杨磊 化学基本观念及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策略研究 国家级课题
初中化学《酸和碱》课堂中高效教学行为组合方式特征的研究 国家级课题子课题
李志东 《高中语文读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市级“十一五”课题
马刚耀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出版作品

姓名 参编著作 出版专著
范代腾 / 心“病”还须心药医获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获二等奖
罗俊明 《作文新突破》 《中考语文百题大过关》
赵向波 / 《中学班主任》
李志东 《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指要》、《高中语文总复习导与练(福建版)》、《创新设计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用书(福建版)》 汇编《青春双十》(第一期)《班级管理艺术》,第二期《今天如何当好老师》
马刚耀 《双十考霸》《名校学案》《作为新突破》《作文帆》《高考文化文学名著导读》《创新方案》 /
林妮卿 / 《作文新突破》丛书责任主编

学校领导

教师荣誉
序号 荣誉称号 姓名
1 福建省优秀教师 赵祥枝
2 厦门市优秀班主任 李爽、范代腾、赵祥枝
3 厦门市优秀教师 赵祥枝、许清龙、李增祥
4 厦门中小学杰出教师 赵祥枝
5 厦门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罗俊明
6 厦门市师德表现先进个人 吴一非、范代腾、李爽
7 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 杨磊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现任领导

姓名 课题名称 级别
杨磊 化学基本观念及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策略研究 国家级课题
初中化学《酸和碱》课堂中高效教学行为组合方式特征的研究 国家级课题子课题
李志东 《高中语文读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市级“十一五”课题
马刚耀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历任校长

姓名 参编著作 出版专著
范代腾 / 心“病”还须心药医获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获二等奖
罗俊明 《作文新突破》 《中考语文百题大过关》
赵向波 / 《中学班主任》
李志东 《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指要》、《高中语文总复习导与练(福建版)》、《创新设计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用书(福建版)》 汇编《青春双十》(第一期)《班级管理艺术》,第二期《今天如何当好老师》
马刚耀 《双十考霸》《名校学案》《作为新突破》《作文帆》《高考文化文学名著导读》《创新方案》 /
林妮卿 / 《作文新突破》丛书责任主编

知名校友

年份 所获荣誉
2017年 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15]
2013年 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
2012年 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2011年 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示范学校
2006年 “健康杯”全国第四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先进学校
2004年 中国瑞典合作“环境小硕士”中国项目实验学校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厦门市)中学综合实验基地学校
2001年 厦门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1960年 福建省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排名

年份 所获荣誉
2017年 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15]
2013年 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
2012年 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2011年 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示范学校
2006年 “健康杯”全国第四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先进学校
2004年 中国瑞典合作“环境小硕士”中国项目实验学校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厦门市)中学综合实验基地学校
2001年 厦门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1960年 福建省教育先进单位

词条图册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