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头镇

樟木头镇

中文名 樟木头镇
外文名 ZhangmutouTown
别名 泰安(旧称)、樟城、小香港
地理位置 东莞市东南部
方言 客家语(粤台片新惠小片)
著名人物 蔡子培
邮政编码 523616~523620
国家/地区 广东东莞
政府驻地 东莞市樟木头镇银河北路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樟木头,原名泰安。泰安作为粤港要道,历来是 兵家必争之地。传说在清初年间,皇帝派出官员巡视海防,途经泰安。当时泰安承宝山山脉仙气和 黄大仙留下的树种,千年樟树,满山遍野,阵阵凉风带来阵阵的清香。巡按大人一路南下,舟车劳累,香风飘过,遂觉心旷神怡,于是下令安营扎寨。巡按大人坐于一棵千年古树之树头,询问当地的向导,是何树木如此神奇。向导禀告为樟木树,而大人所坐的树头为樟木头,再告之黄大仙的传说,及樟木树的功效。巡按大人哈哈大笑:樟木树能驱瘴,樟木头能留人,真是一个财丁两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于是下令地方官将此地易名为樟木头。从此,泰安就改名为樟木头,如今,樟木头被誉为“小香港”、“南粤小明珠”。

行政区划

樟木头镇管辖9个社区:百果洞社区、樟洋社区、裕丰社区、柏地社区、官仓社区、玗镇社区、石新社区、金河社区、樟罗社区。

樟木头镇是东莞市下辖的32个镇区之一,面积118.8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人,毗邻港澳,地处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一小时生活圈的中心,南往深圳38公里,东距惠州40公里,北去东莞36公里、广州100公里。镇内有长途、短途两个汽车客运站,长途客运站直达97个城市,短途客运站是周边镇区公路客运的中转枢纽。省道莞惠、东深公路在此交汇,惠常、莞从高速从辖区内经过,常虎、龙林、莞深高速均惠及樟木头,广深、京九、广梅汕铁路途经此地,镇火车站每天有113次列车停靠,樟木头至九龙不足1小时车程,交通十分便利。

自然环境

樟木头镇樟木头镇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总面积118.8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人,毗邻港澳,地处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一小时生活圈的中心,省道莞惠、东深公路在此交汇,惠常、莞从高速从辖区内经过,常虎、龙林、莞深高速均惠及樟木头,镇内有长途、短途两个汽车站,是周边镇区公路客运的中转站;广深、京九、广梅汕铁路途经此地,是一处风景美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百姓殷实、民风淳朴的宝地。樟木头是东莞市唯一的纯客家古镇,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客家麒麟舞艺术有近5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民间艺术麒麟之乡”,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广东省中心城镇、中国百强镇、中国麒麟舞之乡、广东省特色旅游城镇、中国塑胶商贸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生态宜居示范乡镇、全国全民创业示范镇等多项殊荣。改革开放以来,樟木头镇坚持敢为人先的精神,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怀着“工业立镇、房产富镇、商业旺镇”的强烈发展理念,积极吸引香港、澳门、台湾等企业开发工业、房地产业和服务业,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商业蓬勃发展,吸引上万计的人才为之拼搏.同时以优美的居住创业环境吸引了近15万港人前来购房安居,被誉为“小香港”。

政治

镇党委领导

书,记 ·陈灼林
副,书,记 ·,周伟森 ·,赵智佳
党委委员 蔡传胜, ·,赖远强,·,徐鸿飞,·,梁裕英,·,黄美青
·,蔡伟明,·,詹振锋,·,蔡献军,·,黄育辉·,胡珏

镇人大主席团领导

主,席 ·,陈灼林
副,主,席 ·,赖远强 ·,刘秀荣

镇政府领导

镇,长 ·,周伟森
副,镇,长 ·,蔡建彬,·,罗水发,·,刘玉春·李淦球

镇纪委领导

书,记 ·詹振锋

经济

镇党委领导

书,记 ·陈灼林
副,书,记 ·,周伟森 ·,赵智佳
党委委员 蔡传胜, ·,赖远强,·,徐鸿飞,·,梁裕英,·,黄美青
·,蔡伟明,·,詹振锋,·,蔡献军,·,黄育辉·,胡珏

工业产业

镇人大主席团领导

主,席 ·,陈灼林
副,主,席 ·,赖远强 ·,刘秀荣

塑胶产业

镇政府领导

镇,长 ·,周伟森
副,镇,长 ·,蔡建彬,·,罗水发,·,刘玉春·李淦球

房地产业

镇纪委领导

书,记 ·詹振锋

商贸服务

投资环境

樟木头镇全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等“七大环境”。在全国率先提出“感恩商家,帮扶企业”活动,为企业解决用地指标、消防及土地办证、投资配套、工程立项、人才入户、科技项目申报等困难;并为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方案,争取银行授信额度贷款等等,使一些资金链断裂、濒临倒闭的企业及时得到帮助。政府雪中送炭的行为,创造了政企互相感恩、携手共渡难关前所未有的和谐局面。

发展定位

走“以旅游促环境优化,以环境带百业兴旺”的特色经济之路,到2011年成为

特色产业

至2007年底,全镇工业总产值达89.0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68亿元。樟木头镇注重招商引资工作,2007年全镇合同利用外资653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99万美元,出口总值80485万美元,至2007年底共有外资企业296家,民营企业1052家。

全镇建有工业园区12个,其中金河工业园和文裕工业园规模最大,占地280多万平方米。引进了上市企业味千拉面、国际知名时装品牌美国GUESS集团、西源纸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龙头项目。山高嶂工业园和塑胶科技产业园在开发建设中,占地近60万平方米,在樟洋规划建设占地超10万平方米的大型塑胶仓储、生产工业园,与镇内大型塑胶原料市场相对应,形成樟木头镇塑胶产业“前店后厂”的格局,实现交易、仓储、生产一条龙配套,构筑完整产业链,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对进一步提升樟木头镇综合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樟木头镇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出台《樟木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试行办法》和《樟木头镇扶持民营企业和“两自”企业实施方案》等系列扶持措施,以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唱戏为原则,成立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和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建设商贸服务业技术创新、行业技术、工程技术、人才服务四大平台,通过人才引进、鼓励与扶持、管理与服务等措施,重点扶持引导综合实力强、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竞争力较强的民营企业加快发展。

至2007年底全镇共有省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级以上民营科技企业71家;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3个。太粮米业、小猪班纳童装等一批产品和商标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全镇年销售额达5000万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有21家,民营经济已成为樟木头镇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交通

进入新世纪,樟木头镇开始着力打造塑胶市场,先后大手笔投入巨资,开发樟木头塑胶物流园区。到目前为止,樟木头镇已经建设了三期总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的大型塑胶交易市场,当前正在加紧第四期(即广东塑料城)近50000平方米的300余标准铺位以及塑胶交易中心和交易大楼的工程建设,再次吹响樟木头镇大力创建塑胶产业重镇的号角。

樟木头镇拥有塑胶原料物流园区、塑胶市场电子信息中心、仓储信息服务中心、樟木头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塑胶化工产业科技园区、东莞市柏百顺阻燃技术研究院等塑胶化工产业及配套产业体系,樟木头镇素有“北有浙江余姚,南有东莞樟木头”的美誉,更是中国华南地区的塑胶原料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社会

樟木头镇大力发展外向型房地产业,房地产产值占全镇GDP的比例一度高达40%以上。据有关数据显示,全镇已立项房地产项目120多项,引进外资100多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800多万平方米,向港推出花园楼盘90多个,外销商品房5万多套,吸引约15万港人在此投资置业。樟木头镇运用“抓大放小,择优扶强”战略,全力支持和配合有实力的房地产发展商,按照高尚生活社区的理念,集中开发建设一批规划设计一流、建筑质量一流、生态环境一流、生活配套一流、物业管理一流的精品楼盘,先后开发了帝豪、御景、碧河、嘉多利山、绿茵、帝雍等多个大型楼盘,逐步成为山区片的生活居住、休闲购物中心和旅游度假中心。

由著名房地产公司中惠地产最新开发建设的香樟绿洲项目,总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首期投资5.5亿元,规划建设西班牙式风情小区,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应。香樟半岛、绿茵山庄、富盈山水华府等多个总占地800多亩的房地产精品项目将陆续上马,建成后可有力提高樟木头镇房地产业的总体水平,全面优化樟木头镇居住环境和配套建设,大力推进樟木头镇城市化建设进程。

新开发的南城新区,房地产项目用地近700亩,计划规划建设大规模、生态式、智能化、高标准的住宅新区,是未来全镇的居住中心。

南城文化广场

2007年全镇共实现工业总产值89.0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68亿元,各项税收6.39亿元,财政总收入6.9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6亿元。

镇内建有水果交易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电子城、南方汽车博览中心、鞋材市场等专业市场10多个,其中粮食市场和塑胶原料市场已发展成为珠三角行业龙头,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樟木头塑胶原料市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拥有标准铺位800多个,经营商户1000多家,集塑胶原料、工程塑料、再生塑料、塑料机械、塑料模具于一体,配套有仓储中心、信息中心、展览中心,开通大型电子报价信息显示系统、资金支付结算电子系统和塑胶原料市场信息交易网,年销售量超百万吨,年交易额超百亿元,是粤港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的塑胶原料集散地,与乐从、余姚塑胶市场一起位居国内超大型塑胶原料市场三甲。

2005年起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香港塑胶原料商会联合举办每年一届的“粤港台国际塑胶博览会”,吸引众多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和逾10万客商前来参展,是华南地区塑胶行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影响的专业展会。期间并举办行业论坛、高峰会议等,在业界树立了该镇塑胶产业的良好品牌。2007年4月11日正式被中国塑胶加工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塑胶商贸重镇”的荣誉称号。

樟木头粮食批发市场占地11万平方米,拥有商铺700间,仓库面积25000平方米,可存放粮食25000吨;铁路线长3000米,有三条铁路货物卸车线,每天可卸100个车皮,年吞吐能力达200万吨,市场辐射范围覆盖整个珠三角地区,是全国产粮基地与广东粮食消费市场之间的纽带,年销量位居全国各专业粮食市场首位。

按照“传统商铺+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樟木头各大专业市场通过网络和服务平台实现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四流合一的完整电子商务流程。已建成小香港商务网、政府信息网络基础平台、村镇数字管理服务系统、樟木头塑胶原料市场信息中心,是广东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镇和省商贸服务业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

樟木头商贸零售业发达,天和百货、龙洲百货、百佳超市、佳华商场、时尚电器、地王商场、明都商业城、华富广场等一大批大中型商场,奠定了樟木头镇在山区片购物中心的地位。全镇有5星级酒店1间,四星级酒店2间,半山酒店、东莞花园酒店、新都会酒店、商旅之家酒店、新概念生活酒店等配套完善,环境优雅。镇中心区云集粤、湘、川、苏等多种菜系及东北、新疆、台湾、泰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美食,是有名的“饮食街”。

西城文化广场

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工业强镇。扶持发展“产学研”一体的科技进步企业,规划和支持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完善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未来的樟木头将成为精尖、环保、节能、循环利用等先进产业发展的硅谷。

开发精品楼盘,享誉“小香港”。据有关数据显示,樟木头镇大力引进外资100多亿元人民币,建有房地产项目120多个,建筑面积800多万平方米,向港推出精品楼盘90多个,外销商品房5万多套,吸引15万港人在此投资置业,是国内最多香港人居住的建制镇。

打造一圈四网,保障商贸物流发展。以塑胶大市场为龙头,做强做大塑胶、电子、鞋业皮具、粮油、汽车、小商品、重油、农批、水果、建材等十大专业市场,以主干道和新干道的无缝对接构筑城内畅通网络,依托铁路、轻轨、高速公路和两大主道构建大物流网络。打造东莞东南部最具吸引力的现代商业物流城镇。

塑造四大文化,促进旅游发展。镇内有观音山森林公园、宝山森林公园、冠和博物馆、客家祠堂、三家巷等景点。樟木头镇深入推进一系列感恩文化;复兴客家语言、风俗、饮食、音乐等客家文化;科学推动观音信仰、慈善、健康节等观音文化;倡导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文化。

东城文化广场

樟木头镇是东莞市下辖的32个镇区之一,毗邻港澳,地处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一小时生活圈的中心,南往深圳38公里,东距惠州40公里,北去东莞36公里、广州100公里。镇内有长途、短途两个汽车客运站,长途客运站直达97个城市,短途客运站是周边镇区公路客运的中转枢纽。省道莞惠、东深公路在此交汇,惠常、莞从高速从辖区内经过,常虎、龙林、莞深高速均惠及樟木头,广深、京九、广梅汕铁路途经此地,镇火车站每天有113次列车停靠,樟木头至九龙不足1小时车程,交通十分便利。

旅游

公园

南城文化广场位于镇中心南面,宝山麓下,树木扶疏,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南城文化广场,建筑格调为多级阶梯状,游人拾级而上,潺潺流水顺势而下,顶端为喷水池,下端为广场活动空间。园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于1999年春向社会开放,免费进场。南城区比较僻静,绿化面积大,吸引很多居民(尤其老年人)清晨休闲运动。

博物馆

西城文化广场位于镇中心西区。坐落在樟木头影剧院、文化活动中心大楼的中间地段,南临地王、百佳等商业城,北靠——莞惠公路,占地3万平方米,周边车水马龙,人潮汹涌。于1997年开启使用,投建金额250万元。

西城文化广场侧重于晚上开展群众性舞蹈(交谊舞,集体舞、健身操)活动。舞池占地1.8万平方米,全场铺设陶质地砖,地面平滑通畅。

舞场正面,横跨一座古罗马格调圆柱拱托,下设一圆形小舞台,紧挨三座音乐喷池;两座大功率音箱和一座石块结构播音室,分别置于广场的终端,8株10米高的灯饰椰子树,交换着变幻图案,乐韵柔扬,流光溢彩,舞影翩翩,人头窜动。每晚参与活动者(含围观群众)不下1000人/次。一些公益性宣传活动和商业广告,都在此举办。

酒店

东城文化广场在城东,坐落于石新、柏地两社区交界处(今仙河路地段),占地7万平方米,与滨河公园(占地40万平方米)融为一体,是镇广场文化活动的最大空间,地势一式平坦,河涌交错,视野开阔。广场于1998年1月建成使用,建设投放资金为1500万元。广场演出区占地1.5万平方米,中间设一个多功能舞台,台高12米;台面宽250平方米。台侧装有大功率音响、化妆间、DJ室、舞台灯光等设备一应俱全。

演出区右侧建有一座隋园形声控音乐喷池,池中多支喷管,随着不同的乐曲节奏,同步喷出各式水柱或水花,加上底座装饰灯的照射,更显得流光溢彩,剔透玲珑。音乐喷池的控制开关,设置在一把竖立状大提琴室内。中心舞台的四周,占地约5万余平方米的开阔地带,全铺盖人工草皮。奇珍花木点缀其间;大小山丘起伏。游人或席地聊天,晨运耍拳,各随所好。

1998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授于首届“广东省十佳文化广场”称号。

相关信息

景点简介

樟木头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东莞市唯一的客家镇,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镇”。镇委镇政府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力度,全力打造旅游强镇,力争到2010年,年接待旅客300万人次以上。樟木头镇有一批优秀旅游景点包括观音山森林公园、宝山森林公园、全国最大的古代家具博物馆——冠和博物馆、樟木头镇将军馆、滨河公园等。

词条图册

观音山森林公园

观音山森林公园位于樟木头镇石新社区内,距镇中心区1.5公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是集生态观光、宗教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观音山原名观音肚山,是樟木头境内东南屏嶂诸山之一,与双面髻山(主峰海拔791.3米)、大细锅、笔架山、仙宫岭、飞鼠山、尖峰等群山互绕,海拔为450~750米,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观音山森林覆盖率达99%,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1100个,年平均气温22.1℃,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无霜期332天。植被完整,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动植物资源丰富。据专家考证,常见植物种类有73类,199种,属国家保护的植物有22种,其中粘木、白桂木、苏铁厥、土蚕霜、金茶花和野生龙眼为受保护的濒危植物。动物有兽类野猪、黄猄、蟒蛇、穿山甲等;飞鸟类有鹧鸪、了哥、画眉、麻雀、山鸡等,甲壳类动物以繁殖在山溪水涧中的坑螺、山虾公为多;昆虫类的动物更是难于胜数。

2004年夏,园区勘察人员在耀佛岭地域海拔400~560米处,发现多处前人石垒,引发不少专家,游人前往猎奇。

游人自樟木头中心区客运站搭乘园区大巴,只需15分钟车程,就可抵达公园的“佛光路”。它是一条盘山公路,盘旋曲折,个别路段山陡弯急(最大坡度35度),蜿蜒6公里,直达488米的观音山顶。此路始建于1993年,以后不断完善,(降坡、设防护栏等),安全系数较高。该路是唯一以车代步的公路。

园区另一条供游人徒步攀登的步行路叫“佛缘路”。游客需爬越3999级石阶(1650米)方可到达目的地。此路林深叶茂,曲径回廊,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最高。

观音山园区内峰峦叠嶂,十多个主峰簇拥环绕、互竞姿色,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变幻莫测。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为观音山添设了无数自然景观,较为壮观的是落差380米、逶迤跌岩36级的仙泉瀑布和3999级曲径的“佛缘路”、林海松涛的“森林浴”。

2000年后,公园进入构筑的中期阶段,先后投入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项目有玄武岩观音菩萨雕像、观音寺大雄宝殿、国际会展中心、古树博物馆和不断完善20余个大小景点、添设交通工具等,使旅游观光、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科技教育等公园多项功能日趋完善。

公园2001年投入运作以来,借助“樟木头——小香港”的知名度和优越的地理、交通优势,积极协同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展多层次、多内容的活动,借以提升公园形象和知名度。

2005年12月15~17日。园区主办了第二届健康文化节,其中“十万人齐颂祖国”图片汇报展览在北京政协会议中心阳光厅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为该展厅开幕剪彩,95岁高龄政协委员(老红军女战士)王定国、著名京剧艺术家叶妙兰等参与了该活动,深获好评。

园区备有多部接送中巴13部观光游览车,东莞市区有旅游专线巴士直达观音山。

宝山森林公园

宝山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西南部,总面积1424公顷,东莞老八景“宝山石翁出芙蓉”就源于此。园内林木繁茂、湖水澄碧、百鸟鸣唱、野趣浓郁、以幽、静、秀、野为特色,共分为四大区域:

一、宝山登山游览区,内设潇夫影视城游乐区、菊湖顶森林游览区、金矿坑特色园科教区、宝山登山揽胜区、斯罗坑溪沟探幽区;

二、芙蓉寺宗教文化游览区,内设渔翁晒网特色文化区、芙蓉寺文化区;

三、天湖森林静养区,内设天湖保健静养区,天湖山庄休闲区、鸡古石顶健身游览区;

四、金交椅公园管理服务区,内设公园管理区、职工生活区、饮食服务区。

滨河公园

滨河公园位于樟木头东城区,占地面积达40万平方米,为镇政府斥资4000多万元建造,于2001年2月开放,是樟木头镇公益性公园。

滨河公园紧依石马河畔,自然态势是河涌交错,湿地宽阔而润泽,植物丛生,常年披绿。公园的构筑格局是平地堆山,遇水架桥,因地设景,碧水蓝天。公园全境由中心岛、南端、北端、文化广场四块地域组成。园区计有泥桥、木桥、石砌桥8座,河边栈道长2公里。人造山丘蜿蜒起伏,各色亭、台楼、阁、假山、喷泉、水榭、钓鱼台,错落有致。此外,整个园区布满了热带林木不下百种的花卉苗圃,曲径通幽,造型工艺应有尽有。市民免费入园观赏。老少咸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