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芳镇

胜芳镇

人口 126672人(2017年)
车牌代码 冀R
所属地区 河北省霸州市
气候类型 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河北省冀中平原东部
中文名称 胜芳镇
电话区号 0316
特色民俗 花灯、花会、武术、镇南音乐会等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胜芳镇胜芳镇(4)

胜芳镇历史悠久,始建于2400年前的春秋末期,[1]原为水乡,始称堤头村,后称武平亭、渭城,宋时定名为胜芳,取意“胜水荷香,万古流芳”。古时的胜芳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水则帆樯林立,陆则车马喧阗”,客商云集、风景秀丽、交通便捷。清朝时被列为直隶六大重镇之一,有杨家大院,戏楼等著名景点。

解放前,胜芳镇隶属文安县,1948年胜芳解放,成立胜芳市,后与霸县合并为胜霸县,后从霸县析出称为县级独立镇,1958年后并入霸县为建制镇。现在胜芳镇隶属河北省霸州市。

1948年冬至1949年1月,接管天津市的党政机关的人员在胜芳市集结,在胜芳成立了天津市各区政府和各部门、天津日报社及新华社天津分社、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1945年建胜芳市,1949年改胜芳镇(县级),1963年改置胜芳公社,入属霸县,1981年复设胜芳镇。1997年,面积86.6平方千米,人口7.3万,辖红星、红光、东风、建华、民强、东方红、东升、建国、新华、巨华、向阳、朝阳、前进、红旗、幸福、中山、胜利、中华、东明、繁荣、建新、永明、新明、新村、崔庄子、石沟一村、石沟二村、石沟三村、石沟四村、南楼、北楼31个行政村和中山街、东环、北环、河西、河北5个居委会。2002年面积83.4平方千米,人口6.55万人,辖1个社区、3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胜芳村。2005年4月23日将信安镇的中口等8个村划归胜芳镇。

行政区划

131081105:~001胜芳镇居委会 ~201民强村 ~202红光村 ~203凡荣村 ~204中华村 ~205红星村~206前进村~207永明村 ~208新明村 ~209新华村 ~210建国村 ~211中山村 ~212石四村 ~213石二村 ~214胜利村 ~215北楼村~216朝阳村~217幸福村~218石三村 ~219向阳村 ~220东升村 ~221红旗村 ~222东方村 ~223东明村 ~224新村 ~225建新村 ~226东风村 ~227南楼村 ~228崔庄子村 ~229石一村 ~230巨华村 ~231建华村 ~232中口村 ~233西董村 ~234尚堡村 ~235纪堡村 ~236田堡村 ~237陈堡村 ~238楼庄村 ~239桃园村

东升街 位于胜芳镇穿心河以北,分蔡家窑、一中北、胜利场、蔡家合子及新区五个居民区。现有居民815户,4100人。总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2617亩。农作物有玉米、高粱、大豆、小麦等。在农.业生产上推行农场耕作制,实行机械化作业,改变了旧有的农业生产模式。

东升街工业企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1994年成为省级乡镇企北集闭,兮:2003年,集团公司有16家企业,产品有热镀锌钢管、冷轧带钢、家具管、异型管、冷热轧线材?螺纹钢,轻钢龙骨等,年产量80万吨。另有大型注塑、化工染料等企业,集体织累2,1亿元。2003年创利润4500万元,人均收人4840元。1989年,东升街成为河北省第一个亿元村街,先后被命名为“小康建设示范村”广省级文明村"。

建国街 位于镇区北部,现有居民815户,5320人。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3056亩,农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植树400亩。个体私营企业7家,个体工商户丨10户主要经营家具、塑料制品、钢化玻璃、服装、小五金等。

新华街 位于胜芳镇大河西,现有居民633户,3058人。总面积2.69平方公里,耕地2562亩,农作物以玉米、大豆、棉花为主。企业8家,以钢材改制、塑料加工为主商业服务摊点475个。2003年人均收入4330元。

巨华街 位于镇区西部,1961年为巨华大队,1966年为红卫大队,1984年为巨华街。3060人。总面积2.29平方公里,耕地2363亩,农作物以玉米为主。

个体私营企业150多家,主要有塑料加工、服装、石英钟、吹塑复合膜、纸箱、钢材改制钢管、钢木家具等行业。商业服务摊点40多个。

繁荣街 位于镇区西南部,现有居民245户,1250人。总面积0.91平方公里,耕地1510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为主。个体私营企业32家,有轧麻厂、化工厂、医疗器具厂、钢材改制厂、高频制管厂等。

建新街 位于镇区西南部,2003年有居民310户,1170人。总面积0.9平方公里,耕地921亩,农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有1600亩的农场一个。个体私营企业8家,有玻璃制品、化工、家具、制板、制管等。2003年人均收入4202元。

永明街 位于镇区西部,2003年有居民222户,1047人。总面积0.74平方公里,耕地936亩,农作物以玉米、高粱、豆类为主。个体私营企业25家,以轧钢、制管、钢木家具、皮鞋、玻璃制品为主。2003年人均收入3990元。

新明街 位于镇区西部,1961年为新明大队,1966年为红胜大队,1984年为新明街,2003年有居民204户,777人。总面积0.68平方公里,耕地847亩,农作物以玉米为主。个体私营企业30家,以制管、家具为主。2003年人均收人3600元。

中华街 位于镇区西南部,原为农军大队,1984年改为中华街。2003年有居民551户,2275人。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1974亩,农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个体私营企业56家,以装饰板加工、吹塑、钢木家具、烤漆、服装为主。2003年人均收人3785元。

中山街 位于镇区中部,1961年为中山大队,1966年为永革大队,1984年为中山街。2003年有居民872户,2028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2005亩,农作物以玉米、高粱为主。个体私营企业40家,主要生产铁管、钢木家具、钢化玻璃等。商业摊点70个。年人均收入4325元。

胜利街 位于镇区中心,2003年有居民474户,1677人。总面积1.55平方公里,耕地邮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个体私营企业28家,主要有制管、包装材料、钢木家具,制板、服装、钢化玻璃、异型钢材、五金电器等行业。个体工商户41户。2003年人均收人4610元。

向阳街 位于镇区南部,2003年有居民514户,2114人。总面积1.81平方公里,耕地1491亩,农作物以玉米、小麦、大豆为主。个体私营企业188家主要有家具、铟料、服装、化工、汽车配件等行业。2003年人均收人4335元。

前进街 位于镇区南部,2003年有居民965户,3693人。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2851亩,作物以玉米、高粱、大豆为主。个体私营企业u家,主要有钢材、制管、制板、冷拉等行业。2003年人均收入5125元。2002年被廊坊市命名为“三十强村街”。

朝阳街 位于镇区南部,2003年有居民652户,1570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1273亩,农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有500亩农场一个。个体私营企业80家,主要有家具、注塑、印刷、钢材改制等行业。2003年人均收人3970元。

红旗街 位于镇区南部,2003年有居民570户,2096人。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2124亩,农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街内建有2个工业小区,企业有制管、塑料、印刷、钢木家具、商标印刷等。其中,红旗商标印刷厂是河北省商标定点生产单位,业务遍及全国各地。2003年人均收入4512元。

幸福街 位于镇区东南边缘,2003年有居民700户,3405人。总面积2.81平方公里,耕地3037亩,农作物以玉米、豆类为主。个体私营企业18家,主要有轧钢制管、铝合金制品、钢木家具等企业。个体工商户47户。2003年人均收入4618元。

红星街 位于镇区东部,2003年有居民627户,3102人。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2700亩,农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个体私营企业14家,以丝网印刷、商标装潢、塑料包装为主。红星丝网印刷厂产品远销欧、亚、美等国家和地区。2003年人均收入5946元。

红光街 位于胜芳镇区东桥东,2003年有居民1143户,3211人。总面积3.32平方公里,耕地3368亩,农作物以玉米、小麦、大豆、高粱为主。个体私营企业45家,以家具、服装、玻璃等行业为主。2003年人均收入5049元。

东方街 位于胜芳镇河东,2003年有居民601户,2682人。总面积2.83平方公里,耕地2849亩,农作物以玉米为主。个体私营企业37家,以生产钢化玻璃、塑料、地板革为主。商业摊点40户。2003年人均收人4505元。

东风街 位于镇区东部,西连穿心河,2003年有居民595户,2819人。总面积2.82平方公里,耕地3212亩,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个体私营企业203家,以家具、制管、塑料加工、服装为主。2003年人均收入4830元。

民强街 位于镇区北部,2003年有居民680户,3000人。总面积3.13平方公里,耕地3344亩,农作物以玉米、髙粱、小麦、大豆为主。个体私营企业12家,以制管、钢木家具、塑料印花、服装等行业为主。2003年人均收入4430元。

建华街 位于镇区东部,2003年有居民573户,3000人。总面积2.45平方公里,耕地3053亩,农作物以玉米、大豆、高粱为主。个体私营企业有塑料制品厂、轧钢冷拉厂、制板厂等。2003年人均收入4645元。

石沟 位于市区东偏南25.5公里处。北魏建村,因村边有小河沟,在河沟之上建有石桥一座,故名石沟。1981年12月,石沟村分为4个行政村。

石沟一村 2003年有居民356户,1610人。总面积2.49平方公里,耕地1980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个体私营企业12家,以服装、胶合板、家具生产为主。服装厂生产的服装款式新、质置好,打人了欧亚市场。液压件厂生产的液压油缸多次获省优、部优称号。2003年人均收入3760元。

石沟二村 2003年有居民355户,1550人。总面积2.81平方公里。耕地1987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为主。个体私营企业10家,以木器、化工、塑料、服装生产为主。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品种齐全、样式新颖,出口国外。2003年人均收入3680元。

石沟三村 年有居民335户,1578人。总面积1.舛平方公里,耕地2444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棉^为主。个体私营企业76家,以脤装、胶合板、家具生产为主。2003年人均收人3770元。

石沟四村 2003年有居民416户,1698人。总面积2.22平方公里,耕地2134亩,农作物以玉米、小麦、豆类为主。个体私营企业79家,以多层板、细木工板、塑料、家具、服装生产为主。生产的服装打入国际市场。2003年人均收人3685元。

北楼村 位于镇西3公里处。明代建村,地处东淀中,相传这里有昭国城池一座,建北钟鼓二楼,明代一次地震城池陷落,南北二楼废为两处高台,后来形成村庄,居北者为北楼。2003年有居民668户,2980人。总面积5.58平方公里,耕地6128亩,农作物以棉花、玉米为主。个体私营企业90家,以家具制作为主。产品销往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人均收入4215元。

南楼村 位于镇区西4公里处。建村历史与北楼同,居南者为南楼村。2003年有居民294?户,1316人。总面积3.39平方公里,耕地2735亩,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个体私营企业24家。以机械加工、服装、木制压板为主。2003年人均收人4215元。

崔庄子村 位于镇区西偏北2公里处。明成祖北伐路经此地,营中有姓崔的陕西人留此定居。后崔姓发展较快,形成村庄,取名崔庄子。2003年有居民890户,3788人。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4569亩,农作物以玉米、棉花为主。个体私营企业200家,以制作钢木家具为主。三强家具厂和新思钢木家具有限公司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及中东地区。2003年人均收入3708元。

新村 位于镇区西7.5公里处。1965年,从胜芳镇内迁民于此建村,故名新村。2003年有居民180户,895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耕地766亩,农作物有玉米、大豆、高粱等。2003年人均收入3132元。[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胜芳镇位于东经 116°41′15〃,北纬 39°3′30〃。地处北京、天津、保定三角中心的东淀及其北岸,北距北京市 120 公里,东距天津市仅 35 公里,西距保定市 130 公里,距霸州市市区 26 公里。镇域面积104.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6.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胜芳地区属滩涂平原。整个地区幅员 16 平方公里,地表高程最高最低相差 ,东南偏低最低 3.6 ㎡平不过 60 公分。总的趋向是西北偏高(最高 4.2 ㎡)均地坡只有 0.1‰。表层为耕土,其下为第四系沉积土,地震裂度为7度区,承载力为110-130kpa(千帕),最大冻土深度为0.55米,地下水位深度为6-12米。全镇平畴百里,物阜民丰,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盛产优质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西瓜和蔬菜,及苹果、鸭梨、桃、杏、葡萄等鲜果,是河北省著名的林果区。近几年大力发展生态林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45%。

气候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507毫米,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年日照时数2493小时,基本上不受台风、飓风、洪水等灾害影响。

水文

水质达到国家级饮用水标准,符合食品、医药行业的特殊要求,且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胜芳古镇1胜芳古镇1胜芳古镇2胜芳古镇2胜芳古镇3胜芳古镇3

胜芳古镇4胜芳古镇4

胜芳经济协作区胜芳经济协作区

胜芳小区胜芳小区胜芳小区2胜芳小区2胜芳国际家具城胜芳国际家具城

人口

全镇总人口17万,其中常住人口12万人,流动人口5万余人,外来常住人口10万余人。

经济

1985年胜芳镇成为河北省第一个亿元镇;1989年胜芳镇东升街成为河北省第一个亿元村。

全镇经济总量不断提高,运行质量明显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成为2008年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

单位(亿元)

类别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社会总产值 100.9 121.8 160 208 261.2 276.7 280.2

目前全镇共拥有工商企业7000多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其中总资产亿元以上企业30家,千万元以上40家,形成了钢铁、金属玻璃家具、玻璃、板材、塑料、服装、食品、化工、印刷等九大行业,

全镇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产业化集群效应明显,正朝着全市财政收入百亿目标大踏步前进(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为涵养税源实施减税,财政收入略有下降)。(2009年全镇纳税超100万元的企业28家,超1000万元的企业13家)。

单位(亿元)

  1. 53
类别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财政收入
  1. 02





34.786.746.57.73

金属玻璃家具产业

金属玻璃家具产业2009年实现产值62亿元 ,占到全镇经济总量的 22.13% ,全镇现有家具企业达1300多家,年产金属玻璃家具4500万(套)2010年年产值155亿元,年产金属玻璃家具6000多万台(套),占全国金属玻璃家具总产值70%,

包括金属玻璃家具,涉及办公用具、教学用品、餐桌餐椅、沙发茶几等十余类,近4000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东南亚、欧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出口额1.82亿美元。2005年9月胜芳镇在继广东大涌、乐从、大岭山,浙江安吉,山东宁津之后成为家具业全国第六个区域性特色基地中国轻工业联合颁授给胜芳——“中国金属玻璃家具产业基地”称号。

钢铁产业

2009年钢铁行业完成产值158亿元,占到全镇经济总量的56.39%, 目前全镇方圆15公里共有大型炼钢企业3家,炼钢能力达1000万吨。钢铁及钢材改制企业130余家, 行业拥有热轧生产线17条,冷轧生产线120条,制管生产线350条,热轧产能1000万吨,冷轧产能650万吨,制管生产能力1000万吨。

玻璃产业

2009年胜芳镇玻璃行业实现产值15亿元。占到全镇经济总量的5.35%,全镇玻璃行业在九十年代以后,特别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成为全镇产业中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目前全镇已有大型玻璃生产企业2家,钢化玻璃深加工企业28家,年生产加工玻璃约6000万平方米。

板材产业

2009年胜芳板材行业实现产值10亿元,占全镇经济总量的3.57%, 拥有细木板、中密度板、装饰板等生产企业50多家,年生产能力95万立方米。距胜芳镇6公里的左各庄是全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年产量达到700万立方米,年交易额70亿元。

交通运输

类别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社会总产值 100.9 121.8 160 208 261.2 276.7 280.2

社会事业

类别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财政收入
  1. 02





历史文化

胜芳镇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京、津腹地,北距北京120公里,一个半小时内可直达北京机场,东距天津仅35公里,一小时内可直达天津港口。112国道毗邻胜芳,省级廊大公路南北向贯穿全镇,保津高速公路在胜芳设有出口,北部13公里有连接天津的津霸铁路货站,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荣誉称号

改革开放30年以来,胜芳镇党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进位争先、和谐安定、富民强镇的发展目标,以及置身沿海、对接京津、抢抓机遇、迅速崛起的发展定位,不断强化率先改革和发展的意识,加快经济强镇、文化名城的建设步伐,全民动员齐创业,合力建设新胜芳,着力建设霸州东部乃至廊坊南部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全力打造更具实力、更加靓丽、更为和谐的新胜芳。

近几年来胜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商贸、金融、保险、通讯等现代服务业配套完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随着中国科学院中试基地和中国金属玻璃家具研发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基地落户胜芳,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得到不断提升,胜芳镇综合竞争力位居河北省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前茅。

河北霸州市胜芳镇产业以钢铁为主,在生产储存过程中,有大量铁离子及其化合物产生。胜芳镇早年无污水处理厂,污水直排中亭河。2005年开始进行治理,但含有铁离子的污泥沉降到河底无法清理,所以映着河面泛红。每年随着春季到来,温度升高,大量铁离子悬浮物导致河水颜色变红。

2016年,有网友发帖称河北霸州市胜芳镇的中亭河变成“红河”,长度达十余公里。霸州市胜芳镇环保分局解释,污染主要缘于春季温度上升,河中铁离子悬浮物导致河水颜色变红。并称,环保部应急中心已将水样取走,目前正等待上级的治理方案。

2017年,胜芳对钢铁产业、板材产业等污染企业进行大幅治理,所有钢铁企业全部搬迁,目前治理略有成效,胜芳将进一步转变为旅游城镇。

词条图册

今霸州市胜芳镇原属文安县古八景之首。此处原为胜芳淀,过去多栽植莲藕。每到夏季,碧绿的荷叶映衬盛开的荷花,微风吹拂,清香四溢,绵延数十里,灿如云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美丽的景象真有杭州西湖的风采,古有诗云:“胜水荷香,万古流芳”,故后称为胜芳。胜芳集市贸易繁荣,商贾云集,为直隶(河北省)六镇之一,南来北往的人跨关渡河,胜水荷香的美名传遍海内外。

2008年修复和重建了胜芳历史上的“三宗宝”(戏楼、牌坊、文昌阁),对旧区进行了恢复性重建,胜芳古镇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并建设了胜芳历史博物馆,已逐步形成旅游热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