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沟

人口 约1300人
方言 中原官话
机场 南阳姜营机场
中文名称 黑鱼沟村
行政区类别 行政村
政府驻地 上沟
外文名称 heiyugou
目录导航

具体情况

黑鱼沟村历史悠久, 但是由于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的交流也不便,全村都是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方村支部无视,村发展相对落后,就只能靠种地,牲畜和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最近几年有将近很大一部分外出打工者安家外地或是有钱人在镇上, 县里买房子来脱离此地,告别这种艰难辛苦的生活。村里如今剩下的基本都是老人在家里带带小孩等。由于交通不便,也就没有像样的招商引资等情况。最近今年由于国家的惠民政策等,村里也修通了老百姓们期盼已久的水泥路。所谓说”要想富, 先修路“,如今水泥路已修通, 希望未来的日子越来越好吧。

地形

黑鱼沟村属突起展开的马蹄状地形,为低山区,为丘陵区,海拔在500-900米不等,全是连绵不断的东西、南北不规则的山脉,属于南阳盆地西南边缘,呈平垄岗状。

气候

黑鱼沟村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区,四季特征为, 春季(3月-5月)回暖快,偏东南风多,气温升降剧烈,4月阴雨天气较多,5月常有大风出现。 夏季(6月-8月),降雨集中、旱涝不均,初夏多干旱,中、后夏降雨较多。 秋季(9月-11月)凉爽,多连阴雨,晚秋降温迅速,降雨骤减。 冬季(12月-2月)西北风多,干冷,由于西北方有 秦岭、 伏牛山的天然屏障和境内西北诸山峰形成的两道防线,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北方的冷气团南侵,年平均气温15.8°C,高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2°C左右,无霜期约为228天。

黑鱼沟境内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391.3—1423.7毫米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04.3毫米,区内初汛较早,末汛较迟,汛期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58%,个别年份高达79.8%,地域分布上也不均匀;具有西北多东南少的特点,平均在731.2—809.4毫米之间。

文化及古籍

黑鱼沟村是 楚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抗战时期也曾有过许多的小战役,现在山顶山还有很多连在一起的石头建筑,也是当时抗战时的防护设施。有的地方也有很多地洞, 有可能就是当时百姓躲避的地方吧。

资源

自然资源

据传,已探明的有钒矿,有铁矿等,据说铁矿储量还不小,位于北边与内乡县交界的山脉地带。

生物资源

黑鱼沟村已形成小辣椒、 花椒、棉花、玉米、小麦、芝麻、红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生物资源也多种多样。

水力资源

水资源相对缺乏, 村里几十年前修建有一个大坝,由于气候、管理不善等原因常年经常干涸,夏秋雨水丰富时能存上水, 冬春雨水稀少时, 就河床外露。百姓吃水也相对困难,经常无水可吃,就要到附近的金竹河等河水丰富的地方拉水吃,拉回来的水又要人吃,还要饮牲口,相当坚难。就更别说种地要用水了,所以收成就不好,可以说是收成还不保本呢!最近几年家里都打了自家用的小水窖有水的时候就存满,没水的时候也就方便多了。

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有辣椒、芝麻、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红薯等作物。当地老百姓就靠这些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另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就是牲畜,当地百姓在种地的同时顺便放几头牛,几只羊来补贴家用。但是由于交通不便百姓收获得庄稼跟牲口自己运到很远的集镇根本划不来。很多小贩也不愿意来这里收庄稼和牲畜,有的小贩聚在一起甚至还商量好了划分某些区域,这一带就是自己的“地盘”不允许别的小贩过来收。这样自己就可以在百姓面前肆意的压低价格,百姓也没有办法,看着差不多的也就只好硬硬头皮出手算了, 以免放到家里时间长了就坏了。

下辖村民小组

截止到2014年10月黑鱼沟村共下辖7个村民小组,分别是:苏眼、金马山、徐家岭、银洞门、上沟、下沟、新建队。

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传说

相传,黑鱼沟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一条狭长的细水沟 ,沟中是一段段隆起的浅滩,每到夏天,沟中细流涓涓,黑鱼成群。沟上游横着一座青石板桥,桥二面尽是一块块光滑的青石板,状似鱼鳞,据说,这些青石,很有灵性,看得,摸不得。一些不信邪的年青人,将青石板运回家筑房铺路,家人不是头痛,就是招灾,只要将石块乖乖地放回原处,家中一切恢复平安。一年大旱,自春至夏,滴雨未落,沱湖几乎显底,一天傍晚,附近村民看见桥上来了一位黄衣黄帽的老者,年逾九旬,白胡宣天,腰间别着一杆巨大的烟斗,烟锅足有碗口大。老者大约是赶路累了,取下烟斗,坐在桥上抽烟小息,那只巨大的烟锅被烟燃得红通通的,抽完后,老者向桥板上磕烟灰,不料那燃得通红的烟锅刚一触及桥板,刹那间,狂风大起,电闪雷明,空中下起了瓢泊大雨。大雨中,忽听一声巨响,山崩地裂,震耳欲聋,附近有村民顺着响声看见——那沟中扑腾起一条巨大的黑鱼,鳞似锅盖,眼若铜钟,鱼身上一黄衣老者,正架鱼向西南方向行去。

大雨下了约一个时辰,雨过天晴,彩虹西挂,附近牧民惊奇的发现,原来的小水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又宽又长的河沟,深不见底,状似黑鱼。原来,那沟中躺着的是一条千年黑鱼,据说是天宫中的一员黑脸大将,因酒后失控,触犯天条,被玉皇大帝打下地界。后来,西天如来佛祖见其能伏法悔过,从不作贱乡民,反而以身做桥,为乡民提供方便,便遣其弟子下界将其领返佛门。那弟子到此一看,见鱼精确是憨厚,以脑袋当桥,任人踏行,又恰逢大旱,黑鱼几乎晕眩,所以那弟子向桥上磕烟灰,实则是用烧红的烟锅烫醒那沉睡多年的老鱼。那鱼随老者羽化成佛后,此地便空出一条又大又长的河沟来,后人就称其为黑鱼沟。从此人们在黑鱼沟二面繁衍生息,延古到今。

黑鱼沟图册黑鱼沟图册(4) 黑鱼沟图册黑鱼沟图册(4)

词条图册

黑鱼沟图册黑鱼沟图册(4) 黑鱼沟图册黑鱼沟图册(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