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最新报告称,房价在经历较快上升后,2016年第二季度后,有出现一波断崖式下跌的可能;但商品房投资有望缓慢回升,对经济增长带动有望增强。
报告认为,2016年住房市场回暖基础不稳,波动风险较大,分化趋势严重。在整体经济趋势没有重大变化和没有重大举措出台的情况下,有鉴于2015年商品住房销售接近2013年的峰值,改善性需求大幅释放,商品住房销售增长比较乏力,库存压力缓解有限。
2014-2015年,中国的住房形势超出预期。统计数据显示,商品住房销售同比增长经历V型变化。销售面积2015年2月份同比跌幅最大,6月份由负变正,1-10月份增长7.9%;商品住房价格从下降减缓到明显上升。 2014年10月降幅减小,2015年3月份由负转正,明显上升;商品住房供应减缓。 1-10月份,新开工降幅增加(-17%);施工持平(0.2%);竣工增幅下降(2.7%);库存增幅下降。企业出现停工烂尾,破产倒闭,转型升级,兼并重组。商品住房过剩库存高达21亿。其中,现房过剩1亿(超过18个月外);期房过剩19.923亿(超过两年外);总库存:39.96亿。其中,待售现房库存4.2585亿(去化期23个月);待售期房库存35.7亿(库存=施工面积51.48—两年销售15.78亿)(去化期4.5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呈现俯冲式下降。
商品房投资增速从2014年的10.5%到2015年1-10月份的2%。商品住房投资增速从2014年的9.2%下降到2015年1-10月份的1.3%。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直接贡献几乎为零,与上年相比较对经济增长率降低0.21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和预期影响下,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结构的不均衡,是导致“销售增加,库存增幅减低,但价格明显回升,投资增幅剧降”的主要原因。
自2014年四季度以来,中央采取一系列针对和涉及房地产的宏观政策措施。2015年实施5次降准,5次降息,实行个人将购买两年及以上的住房出售免征营业税,除一线城市外,取消住房限购等。但金融市场 资金供给呈现结构性不均衡,即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快速增长,同比增幅高达19.9%;开发商银行贷款同比下降3.6%,自筹资金同比下降4%,企业资金来源总体增长仅1.3%。与此同时,库存较低的一线城市销售及价格大幅增加,库存较多的三、四线城市形势依然严峻。
继2016年9月30日至10月7日,北京、天津、苏州、郑州、成都、济南、无锡、合肥、武汉、南京、南宁、广州、深圳、佛山、厦门、东莞、珠海、福州、惠州,这19个涵盖了一线、二线、三线的城市发布了力度不一的楼市调控政策后,10月8日,南昌也出台了最新的楼市新政,上海则公布了六条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由于楼市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一夜之间,楼市气氛骤然冰冻,成交量出现断崖式下滑。
“单纯依靠短期宏观政策难以刺激更大的需求,应从需求与供给、长期与短期等方面综合用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报告认为,应考虑不同经济变量对不同的政策工具的差异化响应;考虑政策工具发挥作用的时滞,以及作用强度变化的差异,同时考虑不同城市对政策工具响应程度的空间差异。
报告建议,2016-2017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应锁定三大目标:去库存,实现销售大幅增长;防风险,保持房价增幅在合理水平,防止大起大落,防止违约风险;促投资:房地产投资恢复到正常水平。
报告认为,未来我国房地产调调控应主要完成六大任务:需求端:借调原需求,实施货币化棚户区改造;开辟新需求,支持农民工购房;扩大原增量,刺激改善型需求。供给端:转型升级,减少开工;融通资金,加快施工;并购重组,减少烂尾。
对此,社科院建议实施六项政策,包括金融政策:继续适时降准降息,注意降息降准对住房市场的影响,扩大公积金对中、低收入居民的覆盖;财税政策:增加财政支出,支持保障房由建转买;继续降低住房交易环节税负;实施出台按揭贷款利息抵扣个人所得税政策;土地政策:按照土地与人口挂钩要求,增加热点地区住房建设用地供应;行政措施:调整住房户型“一刀切”限制,简化住房交易审批环节及手续;配套措施:加快相关领域制度改革,推动住房发展软硬件环境的优化;供给措施:支持开发企业转型升级,帮助开发企业融通资金,支持企业并购重组。[1]
北京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国庆节期间(10月1日-10月6日),北京楼市日成交量在291套,而在之前的6天(9月25日-9月30日),北京楼市日成交量达到1066套,不足之前成交量的3成。
深圳
创下中国楼市上涨之最的深圳楼市,单日成交量甚至达到可怜的个位数。10月1日,深圳楼市成交数据还在246套,10月2日数据降到12套,到10月3日,成交套数仅有8套。
南京
在此轮房价上涨中,拔得头筹的二线城市,也从盛夏直接跌入寒冬。
数据显示,国庆节期间(10月1日-10月6日),南京楼市平均每天成交量在138套,而在国庆节前6天(9月25日-9月30日),这个数据则达到744套,也就是说新政后的成交量不足调控前的2成。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0月3日和4日的成交量分别仅有29套,创下近年来的最低纪录。
杭州
杭州楼市同样在劫难逃。10月以来,杭州每日新房签约套数已经出现六连降。
东莞
10月6日,东莞发布限购新政。消息传开来,不少销售人员通知购房者前去签约,这也使得6日的签约数据爆棚。数据显示,10月6日东莞新建住宅成交1385套,成交面积16.57万平方米,均价为18297.64元/平方米,成交套数是10月5日的七倍,同时一天的签约也是8月一周签约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