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的神话》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者:(法国)加缪 译者:闫正坤 赖丽薇
西西弗斯的神话
地狱中的普罗米修斯
对我来说,《西西弗斯的神话》标志着我在《反叛的人》一文中追寻观点的开始。《反叛的人》试图剖析谋杀的问题,而本书试图解析自杀问题。二者同出一辙,分析的过程都没有借用永恒价值观,因为在当今的欧洲,这种价值体系可能暂时缺失或被扭曲了。《西西弗斯的神话》的基本论点是:了解生命是否有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直面自杀问题亦合情合理。而且该问题的答案就隐含在诸种悖论之中,只是后者掩盖了前者的存在,即:即使一个人并不信仰上帝,他也不应该自寻短见。本书写于十五年前,正值1940年法国和欧洲历经灾难之际,但本书认为,即使当时受到了虚无主义的种种约束,我们也应找寻道路,走出虚无。在我写过的所有书中,我一直尝试着以此为方向探索。尽管《西西弗斯的神话》提出的是各种道德问题,但它的结论对于尚处荒漠之中的我来说,是一种鼓励我继续生存并从事创作的邀请。
因此,我认为可能应在哲学思辨之后加入一系列的散文。散文我从未停笔过。因此,尽管相对于我写的书而言,这些散文显得有点另类,但它们皆以一种更加诗化的形式例证了从赞同到拒绝这种本质上的波动。在我看来,这种波动界定了艺术家和他艰难的呐喊的界限。我希望美国读者能够和我一样明晰:本书的统一性存在于冷漠与激情交替的反思之中,这是一位艺术家为了寻求他的生活和创作的缘由而放纵的反思。十五年来,我已经走出了书中曾经记载的某几种境遇,虽然对我来说,我看似依然停留在往昔,但我依然忠实于那些推动境遇改变的迫切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本书为什么是我在美国出版的那些书中最为私密的原因。因此,这本书比其他书更需要得到读者的宽容和理解。
——阿尔贝·加缪,巴黎,195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