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
3.及时掌握供应商生产状况的变化
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供应商的生产状况必然随之发生变化。采购方应及时掌握其变化的情况,对生产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应要求供应商及时向采购方报告。例如产品设计或结构上的重大变化、制造工艺上的重大变化、检验和试验设备及规程方面的重大变化等,供应商都应向采购方主动报告说明情况。采购方接到报告后,要认真分析情况,必要时应到供应商那里直接了解,主要应弄清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供应商变更产品设计,采取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是为了提高商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对保证商品质量是有益的。但是也必须注意到,任何改变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变更的初始阶段容易造成商品质量的不稳定。这就需要通过加强最终检验和试验来把关。
4.帮助供应商导人新的体系和方法
为有效地控制采购商品的质量,采购方应对供应商导人自己多年总结出的先进质量管理手段和技术方法,主动地帮助、指导供应商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质量保证能力。采购方对供应商给予一定的帮助对供应商是有利的,对采购方自己也是有利的。对供应商的帮助是多方面的,主要目的不是扩大生产能力而是提高产品质量。对供应商的帮助重点是加强商品质量的薄弱环节,解决影响商品质量的关键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国家对相应的职业制定《国家职业标准》,实行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知识与技能水平、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竞争上岗、以贡献定报酬,这种新型的劳动、分配制度,正成为千千万万劳动者努力提高职业技能的动力。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建设是重要的一环。为适应职业技能培训的迫切需要,推动职业培训教学改革,提高培训质量,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司局,。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和职业培训教学人员编写了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材。
职业技能培训教材贯彻“求知重能”的原则,在保证知识连贯性的基础上,着眼于技能操作,力求内容浓缩、精炼,突出教材的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
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供各级培训机构的学员参加培训、考核使用,亦可作为就业培训、再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用书,对于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师生、相关行业技术人员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编写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是一项艰巨的探索性工作,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切欢迎各使用单位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