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德乐义

尊德乐义

出处 《孟子.尽心上》
中文名 尊德乐义
目录导航

基础信息

[词目]尊德乐义

详细释义

尊:这里指尊崇,崇尚。乐:这里指喜欢,以……为乐的意思。

语出《孟子.尽心上》:“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出处原文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 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 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 天下。”

原文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 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解析

儒者的确是心灵美的呼唤者、卫道者。

孟子认为,人要做到“尽心、知性、知天”,就必须存心、养性、事天,就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尊德乐义”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