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

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

外文名 Deaflympics
首届时间 1924年
目录导航

发展历史

起源

聋人奥林匹克运动会(Deaflympics)的前身是世界聋人运动会(Deaf World Games ),第1届世界聋人运动会于1924年在法国巴黎举行为世界最早举办的身心障碍类运动会。

当时仅有来自欧洲各地的9国145人参赛,随后参赛的国家和人数不断增加到2005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第20届时已达到97国3660人参赛竞技水准也不断提升。

世界聋人运动会自1924年创始后,一直只有每4年举行一次的夏季运动会到1949年第1届冬季聋运会终于在奥地利举行,当时共有5国33人参赛。

更名

2001年5月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有鉴于在国际聋人体育联合会(CISS)主导之下的世界聋人运动会办得极具规模且具有聋人文化的特色决议,同意更名为聋人奥林匹克运动会(Deaflympics)并于2001年7月意大利罗马第19届起实施。

竞赛项目

聋奥会的比赛项目和健全人的比赛项目无异,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径、自行车、体操、游泳等,有区别的是选手在起跑时不用发令枪而是用旗子来指挥。

参赛的选手中除听力障碍者以外也包括语言残疾的人,因为听力残疾的人必然语言也有障碍。

2009年第21届夏季聋奥会共有19个竞赛项目,包括:田径、羽毛球、篮球、保龄球、自行车、足球、手球、定向运动、射击、游泳、乒乓球、网球、排球、沙滩排球、水球、摔跤、空手道、柔道及跆拳道。

2007年第16届冬季聋奥会共有5个竞赛项目,包括: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壶、冰球和滑板滑雪。

历届举办地

夏季聋奥会

届次 年份 举办会员国 举办地点

第1届 1924年 法国 巴黎

第2届 1928年 荷兰 阿姆斯特丹

第3届 1931年 德国 纽伦堡

第4届 1935年 英国 伦敦

第5届 1939年 瑞典 斯德哥尔摩

1940年~1948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停滞

2005年在墨尔本举行的第20夏季聋奥会会徽2005年在墨尔本举行的第20夏季聋奥会会徽第6届 1949年 丹麦 哥本哈根

第7届 1953年 比利时 布鲁塞尔

第8届 1957年 意大利 米兰

第9届 1961年 芬兰 赫尔辛基

第10届1965年 美国 华盛顿特区

第11届1969年 南斯拉夫 贝尔格莱德

第12届1973年 瑞典 马尔默

第13届1977年 罗马尼亚 布加勒斯特

第14届1981年 德国 科隆

第15届1985年 美国 洛杉矶

第16届1989年 新西兰 基督城

第17届1993年 保加利亚 索菲亚

第18届1997年 丹麦 哥本哈根

第19届2001年 意大利 罗马

第20届2005年 澳大利亚 墨尔本

第21届2009年 中国台湾 台北

第22届2013年 保加利亚 索菲亚

第23届2017年 土耳其

2009年在台北举办的第21届夏季聋奥会会徽2009年在台北举办的第21届夏季聋奥会会徽

冬季聋奥会

届次 年份举办会员国 举办地点

第1届1949年奥地利 西菲德

第2届1953年挪威 奥斯陆

第3届1955年西德 奥柏蓝麦告

第4届1959年瑞士 蒙塔那—荷马纳

第5届1963年瑞典 阿雷

第6届1967年德国 贝希特斯加登

第7届1971年瑞士 阿德尔博登

第8届1975年美国 纽约州 普莱西德湖

第9届1979年法国 美黑贝

第10届1983年意大利 摩德纳迪-坎皮格里奥

第11届1987年挪威 奥斯陆

第12届1991年加拿大 班夫

第13届1995年芬兰 雅莱斯

第14届1999年瑞士 达沃斯

第15届2003年瑞典 宋兹瓦

第16届2007年美国 犹他州 盐湖城

第17届2011年斯洛伐克 高塔特拉

国际聋体联

国际聋人体育联合会(法文Comité International des Sports des Sourds、简称CISS)成立于1924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现任主席是唐娜达·阿蒙斯。其宗旨是:通过体育达到平等并积极组织聋人的体育竞赛,每四年举办一次世界聋人运动会。

该联合会共有94个会员,中国大陆于1988年4月加入国际聋人体育联合会。

中国大陆参与历史

第十六届聋奥会

1989年1月7日至17日在新西兰的基督城举行了第十六届世界聋人奥运会,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959名聋人运动员参加了本届运动会。本届运动会共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手球、自行车、摔跤、射击、游泳、田径等12个比赛项目,中国大陆首次组团派出8名运动员参加了乒乓球项目的比赛。

第十八届聋奥会

第十八届聋人奥运会于1997年7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2068名聋人运动员参加比赛,运动会共设篮球、足球、手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水球、游泳、射击、自行车、摔跤、保龄球、田径14个比赛项目,中国大陆派出了13名运动员参加田径(6人)、乒乓球(6人)和游泳(1人)三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一枚金牌、两个第四名和三个第五名的成绩。

北京运动员赵晓东在跳远比赛中以7.03米的好成绩摘取了金牌,实现了中国在世界聋人运动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第十九届聋奥会

第十九届聋奥会于2001年7月23日至31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有71个国家和地区的2405名运动员参加了篮球、足球等15个项目的比赛。

中国大陆体育代表团派出15名运动员参加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5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2枚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其中张珺在女子三级跳远比赛中打破聋奥会纪录。

第二十届聋人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载誉而归第二十届聋人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载誉而归

第二十届聋奥会

2005年1月5日至16日第二十届聋奥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来自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2300名运动员参加了15个项目的比赛。中国大陆组成了100人的体育代表团(其中运动员69名),参加了田径、游泳、篮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的比赛。共获得5枚金牌、8枚银牌和4枚铜牌名列奖牌榜第9位。

第十六届冬季聋奥会

2007年2月3日第十六届冬季聋人奥运会在美国盐湖城开幕,十天当中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壶、冰球和滑板滑雪等五个大项的比赛和自由式滑雪表演赛。中国大陆首次派出14名运动员,参加越野滑雪和冰壶两个项目的比赛。

中国大陆代表团在男子冰壶项目的比赛中取得铜牌,实现了大陆残疾人冬季运动项目在奥运奖牌零的突破。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