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堡村村委会三堡村委会在柳城街道驻地东南6.4公里,位于现南安市区东南部,距南安市区5公里、距泉州市区20公里,南安—石井高速公路和南官公路(南安县道329线)经过本地,榕桥至邱钟公路贯通全村,与安南泉省道交接,交通十分便利。村委会设在胭脂巷。有三舍桥、石蛇、胭脂巷、坑头、砖美埕、古茂、茂厝7个自然村。聚落在观音山南麓,呈散点形分布。有12个村民小组586户3362人。多次被南安市委市府评为“文明村”“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1]
耕地972亩,林地7000余亩。农作物以水稻(省农科院杂优水稻示范种植基地)、花生为主;林果有杨梅(2004年9月“山宝黑”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龙眼等。以“水果之乡”著称。有华侨热心家乡教育事业捐建的榕树中学、三堡小学、医疗所。
投资了近30万元绿化乡道191线,添置路灯,方便群众出行,投入100万元建设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和村老人活动中心,为村民及空巢老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三堡村还加大支持教育力度,发动乡贤投入资金35万元建设三堡小学标准化学校。[2]
三堡以前因境内山上有石英石,油页岩和石鼓(击石如鼓)这三种磺石,称“三宝”后因方言谐音改称三堡。该村民国期间归属榕桥乡,解放后自立三堡乡,1958年公社化时为三堡大队,1984年改称为三堡村民委员会。
三堡村名胜古迹(3)境内有南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贰处:白云寺、通郭桥。
三堡村盛产杨梅,种植杨梅已有近千年历史,品种繁多,主要有:长蒂、乌梅、硬丝等。2004年9月,南安市柳城三堡杨梅生产基地生产的“山宝黑”杨梅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成为目前南安唯一的杨梅绿色食品品牌,杨梅逐步发展为村里的优势产业。
2008年9月组建了南安市柳城“山宝黑”杨梅专业合作社,对全村1000亩杨梅统购统销,通过产业化发展、品牌化经营的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为农户提供杨梅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等服务,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管理模式,构建杨梅品种多样化、销售渠道多元化的产业格局。[2]
除了杨梅,三堡村以得天独厚的资源,利用土地流转和整合荒地,发展水稻、草莓、火龙果等种植业,建设白云生态休闲农庄,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2]
近年来,三堡村大力实施“科技兴村”策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南安市农业与海洋局种子管理站和柳城街道农技站大力关心支持下,三堡村的粮食(杂优水稻)示范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2008年,南安市科技局在三堡村设立南安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点,服务“三农”。2009年,三堡村被定为南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