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贝彻加盟威尔·马里奥思·库克的管弦乐团并随团防问欧洲,获得了著名指挥家昂塞尔梅的高度赞赏。1923年,他与钢琴家克拉伦斯·威廉斯合作录制了自己的首张唱片。在其后的两年中,又与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录制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乐曲。然而,贝彻并没有在美国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他再次来到欧洲,在各国访问演出,生性好动的贝彻在欧洲招惹了一连串的麻烦而先后被英国和法国政府驱逐出境。30年代,贝彻与诺布·希西勒合作过,又与新奥尔良“脚炉”乐队举办过一次非常精彩的演奏会。1938年,贝彻演奏的《夏日》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惊喜并成为热门乐曲,在其后的3年中还录制了许多经典乐曲并参加了埃迪·科顿在纽约音乐厅的演出。
1945年,贝彻试图组建一支自己的乐队,由于未能挑选到合适的伙伴而使计划成为泡影。此后,他希望办一所音乐学校,又以名不副实而告终(仅有鲍勃·威尔伯成为他惟一知名的学生)。1949年,贝彻应邀参加了在巴黎举办的萨勒·普莱耶爵士节,在远离家乡的异邦,贝彻被视为一位有才华的爵士音乐家而受到人们的尊重,这使他心中平添了许多感慨并决心在巴黎定居。在在此后的10年里,贝彻有过许多精彩的音乐会和录音,曾不止一次地返回美国演出。1959年5月14日,贝彻在法国巴黎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年仅62岁。
在爵士乐的历史上,西德尼·贝彻是第一位录制唱片的独奏音乐家,也是一位精彩的高音萨克斯管演奏家和单簧管演奏家,他在演奏中广泛地运用了颤音的技巧,无论人们喜欢与否,贝彻在演奏中一直保持了始终如一的风格。而且,在许多年里,他的热情和创造力从未丧失过。贝彻最早的时候是在新奥尔良学习单簧管演奏,他在音乐上的天赋使他进步神速,因此在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和当地的最项尖的乐队合作演出。
在 美国,人们靠肤色来判段一个人的成就,如果一个有色人取得了同白种人一样的艺术上的成就,甚至在才能上超过了白种人,那就一定被看作是不可思议,更不可原谅的过失。贝彻的最后的十年里有过许多精彩的音乐会和录音,还曾不止一次地返回美国演出,直到他被癌症夺去了生命。他的绘声绘色的回忆录《温柔地对待》,以约翰·克林顿的详细记述了他生平的专辑《爵士奇才》,都能使人们了解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西德尼·贝彻,Sidney Bechet,音乐成就是爵士乐——美国的古典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