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创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李白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出处】《全唐诗》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1]
汉朝末年,群雄逐鹿,军阀混战。
都没有形成稳定的疆域,豪雄英略之士,纷纷割据一方。
汉家朝廷颓运来临,诸葛亮来到卧龙岗。
当时他在南阳耕田种粮,等待时机。
当刘备三顾茅庐,鱼水之情,风云际会,顿时风起云涌。
诸葛亮协助建立了蜀国,并把眼光放在了咸阳,力求吞并统一。
但是谁首先赏识诸葛亮并向刘备推荐他的呢?正是崔州平。
我也是隐居山野的人,也是胸怀大志。
晚年与你相遇,你就是崔州平样的人物,我们生死与共,风雨同舟。
就如桃园三结义,一起做生意,一起奋发图强。
我们的友谊要像管仲与鲍叔牙的友谊一样,无独有偶,千古流名。[2]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3]
译文来源:慕名至此搜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