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镇

新民镇

人口 19万(2016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型海岛气候
车牌代码 闽D
地理位置 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城郊西南侧
下辖地区 四口圳、后宅、禾山、梧侣、乌涂、西塘等
中文名称 新民镇
行政区类别
电话区号 +86(0)592
目录导航

乡镇概况

新民镇位于同安城郊西南侧,北邻祥平,南临集美,东边西柯,西接莲花、凤南。镇域面积51.2平方公里,人口30939人,外来人口近4万人。已建立40个党(总)支部,其中非公企业党支部23个,共有党员999人。

历史沿革

1959年属策槽公社,1961年置新民公社,1984年更名祥桥乡,1991年改镇,1992年更名新民镇。

气候环境

镇区东、南以平原为主,西、北则多为丘陵山地,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分山地、丘陵和平原三个部份。最高峰是大西山,海拔高度324米。

交通概况

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交通四通八达,福厦铁路、福厦高速公路、324国道、同集公路、同莲路穿镇而过。

经济发展

几年来,新民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以工业立镇、工业强镇”作为发展定位,主动对接厦门市区总体规划布局,主动承接岛内产业转移升级,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再加上镇地域广大,宜于规划和开发,容纳性强,几个工业园区已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取得可喜的成效,吸引着内、外资企业“奔赴”新民,增资比重和落地速度都创造了历史新纪录,呈现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如虹气势、强劲态势与良好的趋势。已有8个村(居)涉及开发区建设,现有同安工业集中区、厦门食品轻工业园区、城南工业区以及华诚工业片区,基本形成以食品、电子、皮革、纺织为主导的大型工业综合产业区。工业经济比重大,2006年全年工农业总产值22.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0.8亿元,财政总收入为4132.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40元。

新民镇政府充分利用同安工业集中区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培植增收亮点;增强壮大劳务输出产业,至2006年,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人2388人次,转移3946人。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和农村城镇化水平,夯实增收基础;努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开辟增收渠道;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全镇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有针对性地采用政策宣传、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服务扶持等方式推进农村工作,基本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扎实推进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新民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初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联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传统村落向农村新社区转变,传统农民向专业农民和现代市民转变,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

  总人口

  52516

  男   26384
  女   26132
  家庭户户数   11987
  家庭户总人口(总)   44164
  家庭户男   22347
  家庭户女   21817
  0-14岁(总)   9629
  0-14岁男   5376
  0-14岁女   4253
  15-64岁(总)   39772
  15-64岁男   19743
  15-64岁女   20029
  65岁及以上(总)   3115
  65岁及以上男   1265
  65岁及以上女   185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0770  

人文景观

  总人口

  52516

  男   26384
  女   26132
  家庭户户数   11987
  家庭户总人口(总)   44164
  家庭户男   22347
  家庭户女   21817
  0-14岁(总)   9629
  0-14岁男   5376
  0-14岁女   4253
  15-64岁(总)   39772
  15-64岁男   19743
  15-64岁女   20029
  65岁及以上(总)   3115
  65岁及以上男   1265
  65岁及以上女   185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0770  

荣誉记录

新民镇人文自然景观多,是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境内大西山、小西山、石佛山、康山以及虎头山等青山如屏,绿水环抱。尤其是大西山的白云岩、石佛山的慈云岩香火鼎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善男信女,或进香朝觐或登山览胜。为了切实开发利用大西山的自然景观,已在大西山建设上山路径,而且还提供了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较好的休闲环境,成为同安市民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成为同安区的城市公园。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