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宫怀古

馆娃宫怀古

作者 皮日休
文学体裁 近体诗
作品别名 馆娃宫怀古五绝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百科名片

皮日休

《馆娃宫怀古》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作品,一共有六首诗。其中一首为七言律诗,另外五首为七言绝句。五首七绝构成组诗。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怀古之幽情及对世事之慨叹。

作品名称: 《馆娃宫怀古》
作品别名: 馆娃宫怀古五绝
创作年代: 晚唐

作品出处: 《皮子文薮》
文学体裁: 近体诗
作者: 皮日休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 《馆娃宫怀古》
作品别名: 馆娃宫怀古五绝
创作年代: 晚唐

作品原文

作品出处: 《皮子文薮》
文学体裁: 近体诗
作者: 皮日休

七律·馆娃宫怀古

【名称】《馆娃宫怀古》

【年代】晚唐

【作者】皮日休

【体裁】近体诗

七绝·馆娃宫怀古

作品注释

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弩台雨坏逢金镞⑴,香径泥销露玉钗。

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⑵。

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1]

七律·馆娃宫怀古

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郑妲无言下玉墀⑶,夜来飞箭满罘罳⑷。越王定指高台笑,却见当时金镂楣。

半夜娃宫作战场,血腥犹杂宴时香。西施不及烧残蜡,犹为君王泣数行。

素袜虽遮未掩羞,越兵犹怕伍员头⑸。吴王恨魄今如在,只合西施濑上游。

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2]

七绝·馆娃宫怀古

⑴金镞(zú):金属制的箭头。

⑵屟(xiè)廊:亦作“屧廊”,即响屧廊。春秋时吴宫廊名。屟是木板拖鞋。吴王夫差命人将廊下的土地凿成瓮形大坑,上面用厚木板覆盖辅平,让西施和宫女穿上木鞋在上面行走,铮铮有声,所以取名响屟。今苏州灵岩寺圆照塔前有一个小斜廊,就是其遗址。

⑶郑妲:一作“郑旦”,是历史上一位刚烈女子。她与西施一样,也是被越王勾践选中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之一。

⑷罘罳(fú sī ):也作“罦罳”。古代一种设在门外的屏风;设在屋檐下防鸟雀来筑巢的金属网。

 

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

馆娃宫,春秋时期吴宫名,是吴王夫差建造的宫殿,故址在今苏州市西南灵岩山上。宫以西施得名。吴王夫差作宫于砚石山以馆西施。吴人谓美女为娃,故曰馆娃。夫差和西施的故事,见《吴越春秋》和《越绝书》。吴败越后,相传越王采用大夫文种的建议,把苎萝山“鬻薪”女子西施献于吴王,“吴王悦”。伍子胥力谏,吴王不听。后越师袭吴,乘胜灭了吴国。七律《馆娃宫怀古》是皮日休任苏州刺史从事时所作。

作为一个品性高洁的文人,皮日休对西施还是比较同情,比较包容的。在这首七言律诗中,作者面对吴国王宫废墟,抒发了思古之幽情,比较含蓄、隐蔽地表达了对西施的同情。此诗借古讽今,对历史作出了沉痛的评价和反思,认为西施是个没有选择、只能充当政治牺牲品的女子,对她的悲剧表示了深沉的感叹。[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