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友公司的张国华先生,在创立助友公司前作为深圳华为员工,从事的是“华为供应链的IT业务支持”工作。在2001年中旬的一天,华为采购总部的一位采购员找到张先生,询问能否“帮助供应商解决生产排产的问题”。原因是华为公司对供应商的交货情况进行考核,其中及时交货占有很大的考核权重,有些供应商因此购置了很多先进的设备,但对及时交货情况的改善并不明显,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车间生产安排的混乱”,车间生产什么往往是车间领导“拍脑袋决定”,造成“在有大量设备闲置的情况下,无法按时交货”
经过多次探讨,并到典型供应商进行了实地观察,了解问题产生的过程,希望帮助供应商找到成熟的软件加以解决,但通过互联网检索,仅找到一些做定制开发的企业,定制开发意味软件不成熟,开发成本及之后的维护成本都不可控!这不是企业所需要的。
经过检索也发现车间排产问题是“世界性技术难题”!具有相当高的技术门槛,于是决定解决这个排产问题,但由于不是华为份内工作,只能用业余时间抽空研究,进展缓慢。到2002年底时与几位同事探讨,认为不能再拖了,于是提出离开华为,专心进行排产软件的开发。
2004年4月,排产软件的雏形开发出来,送到深圳的几家生产企业试用,到5月底有一家企业提出购买,购买价格也是这家企业提出的,只有3万元(实际成交是31800元,这家企业加了税金),但确是宝贵的第一单啊!于是迅速注册公司,当时因为在深圳,注册的名称是“深圳市助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
2003年1月开始产品研发
2004年6月注册公司并获得首个正式用户
2005年1月2日,第一个用户上线,开始正式使用
2007年8月公司迁移至珠海,公司名称变更为现在的“珠海市助友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专心于产品核心功能的研发,并希望通过增强产品的易用性,解决软件的应用瓶颈[2]
… …
… …
产品质量、及时交货及成本是制造业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因此也就成为了生产企业管理的重点,这就是企业的物料控制、生产排产及执行、质量控制。
在物料控制方面,物料不足影响生产,物料多了占用资金及场地, 因此物料控制的核心是物料计划,在ERP软件中,物料计划(MRP)相当于飞机的发动机,飞机很多国家可以造了,但能独立研制飞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几个。
助友只用了15个月就完成了U3ERP的大部分功能,软件可以运行并实现了销售,但核心功能(MRP)的完善却花费了7年的时间!直到2010年8月才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基础资料正确,就可以得到正确的采购、生产及外协数据”。虽然代价巨大,但却为U3ERP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生产排产(APS)及执行(MES)方面,如何安排生产,以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多订单的要求,这是U3ERP最初的出发点,经过不断探索及几次大的改进,U3ERP已经可以“根据订单的交货期,参考已经安排情况,把制造件的生产安排到设备,给出用什么设备,加工什么产品,具体的工序及加工数量,加工起止时间”
排产结果可以生成工作单,并指定具体人,完成情况可以录入到U3ERP中,支持条码扫描识别物料
质量控制方面,由于质量是加工时产生的,因此工艺的合理及规范对产品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但从软件角度,却只能提供检验的辅助工具,U3ERP提供了“工序首检、工序过程抽检,入库检验”等,同时提供了产品质量监控功能[1]
助友公司的目标比较简单,就是希望给生产企业提供适合的排产软件,这是创立公司时的目标,为了排产,先要解决排什么的问题,于是就有了销售订单、MRP,有了MRP后,除排产需要的生产数据外,还包括了采购及外协的数据,ERP也就逐渐完善起来,排产结果继续执行,生成工作单,工作单的执行,因此成就了MES
助友公司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就只想解决生产企业遇到的问题,帮助生产企业更好的发展。这也是“助友”这个名字的由来,只是这个“友”表示的是企业而已。[1]
助友软件的“七段式MRP”,计算时自动参考了当前库存、在途供应、在制品、给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需求,可以直接执行,不会有缺料情况
助友软件的“APS排产功能”,已经考虑了当前设备的安排情况,根据订单紧急程度,排产到设备,给出“用什么设备,加工什么产品,安排的加工时间,加工工序及加工数量”
助友软件的MES功能,可以在生产工作单执行时,通过条码扫描,自动判断某物料是否为当前产品的物料,并自动建立产品档案,[3]
计算机之所以得到大范围的普及,与WINDOWS的方便易用有极大的关系。最好的软件应该是最容易使用,不需要服务的软件
助友在研发软件解决企业问题的同时,把软件的易用性放在了重要位置,目标是“让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正常使用”。软件尽量自动化,减少对人员的依赖,成为“很难出错”的系统
在软件维护方面,U3ERP使用了自动升级技术,只要应用服务器所在电脑可以连接互联网,软件就可以自动升级,不需要人工干预,大大降低了企业使用的成本[3]
从客户的角度建立销售模式:
客户不了解软件是否适合自己的企业,希望先试用
ERP软件通常不提供试用,这是因为大多数ERP使用复杂,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才可能运行,企业根本试用不起来的
而助友的U3ERP,由于在易用性方面进行了特别的考虑,使用起来比WORD、EXCEL还简单,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就可以正常使用,因此试用是没有问题的
U3ERP使用“系统配置”来体现行业特性,以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3]
可以解决企业的特殊需求?
对于软件系统没有的功能,助友公司会先进行评估,若属于一类企业的共性需求,则会在U3ERP系统中加入,并建立新的系统选项,软件升级后,企业自己决定是否使用新功能[3]
客户担心售后服务跟不上
售后服务主要包括两方面,问题处理及软件升级,若是使用方面的问题,可以现场指导予以解决,但即使是同城,到达现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可以通过“远程协助”,即时了解并解决使用的问题。 若是软件问题,服务人员到达现场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通过软件升级加以解决,
U3ERP使用自动升级方式,优势明显[3]
助友研发了具有国际领先的“七段式MRP”,可以做到“在基础资料正确”的前提下,只要正常输入销售订单及预测,就可以自动计算出所有半成品、原材料的需求数据。对于当前库存,及尚未完工的在制及在途,给出“最新MRP确认需求数量”,企业可以清理当前库存中超过“最新需求数量”的物料,并尽可能按需求数量调整在途及在制,从而降低库存总量。对于库存、在制及在途不能满足的部分,自动给出采购、生产及外协指令,可以直接执行,不会再有缺料的问题[4]
根据订单的交期及销售预测进行排产,自动参考设备已安排情况、待排产品工艺加工需求及设备工艺能力,自动安排每个制造件的每个工序,给出“在什么时间,用什么设备,加工什么产品,具体的加工数量及参考加工时间[4]
安排工作任务:可以把“加工任务生成工作指令单”(工票),并分配给具体的人员执行
执行工作任务: 根据工作票、工作看板执行具体的操作
工作任务完成结果录入计算机中,可扫描每个单件的条码,及其组件的条码,生成产品档案(此功能非常精妙!系统自动识别单件,及某物料是否为该产品的组件,可避免混合生产时产生的混乱,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4]
从2010年8月1日开始,所有购买U3ERP的企业,100%上线正式使用[5]
助友以诚相待,软件试用后再购买[5]
正式购买后“若MRP数量不准确,助友保证全额退款!”
助友通过提高软件的易用性,降低使用难度,节约企业培训成本
通过软件的自动升级,解决了软件的维护瓶颈[5]
助友公司简介助友成长历程创新价值产品布局市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