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它的微观组织。对于绝大多数金属(合金)材料,微观组织的变化主要包含在液相一固相以及固相一固相转变过程中。过去人们为了改善 金属(或合金)的质量,往往侧重于研究工艺过程等外部因素对微观组织影响。事实上,无论是液一固相变,还是固一固相变,都是极为复杂的非平衡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金属(或合金)的相变过程为界面前沿的浓度起伏、结构起伏、能量起伏及界面微观结构等因素所控制。
在一定的温度下,有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成分一定的两个固相的转变过程,称为共晶转变或共晶反应。
共晶组织的形态很多,按其中两相的分布形态,可将它们分为层片状、棒状(条状或纤维状)、球状(短棒状)、针片状、螺旋状等。
共晶组织的形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有人提出,共晶组织中两个组成相的本质是其形态的决定性因素。在研究纯金属结晶时已知,晶体的生长形态与固液界面的结构有关。金属的界面为粗糙界面,半金属和非金属为光滑界面。
因此,金属-金属型的两相共晶组织大多为层片状或棒状,金属-非金属型的两相共晶组织通常具有复杂的形态,表现为树枝状、针片状或骨骼状等。
马涛研究不同Cu含量的Al—Cu合金共晶组织的析出方式及形貌特征,为共晶合金凝固研究提供了参考。采用Al-25%Cu和Al-40%Cu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铸型条件下合金的铸态显微组织,来探讨初生a-Al及初生金属间化合物相β-CuAL2。以及共晶Al/CuAL2的凝固行为。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研究了Al-Cu合金中a-Al及β-AlzCu相的生长行为,成分对共晶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过共晶组织中,初生肌CuAL2相形貌大部分有明显的拐角,呈现小平面生长特性。
在a-Al与β-CuAL2相共晶耦合生长时,β-CuAL2择优生长特征削弱,与a-Al耦合生长呈现非小平面一非小平面生长。在亚共晶组织中.出现了β-CuAL2包裹着初生a-Al相的晕圈组织。
利用OM和SEM等观察不同铜含量Mg-Cu合金的铸态共晶组织形貌,探讨不同共晶组织的形成机理及2CuMg相的小平面特性。结果表明,Mg-Cu亚共晶合金中共晶组织的数量随铜含量的逐渐增加,初生相数量减少,且在Mg-15%Cu合金中出现了晕圈组织。在Mg-Cu合金系中有2CuMg和Cu2两种金属问化合物相,2CuMg以有棱有角的小平面生长,而MgCu2以非小平面生长。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研究了不同Al含量的Mg-Al合金的铸态共晶组织形貌,分析了不同共晶组织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共晶生长时其领先相为β相;随着Al含量的加,Mg-Al合金的共晶组织由离异共晶向粒状、纤维状和层片状共晶转变。共晶组Al含量直接影响到凝固后期剩余共晶成分的液相率,是影响Mg-Al合金共晶形貌的主要因素。
吴琼研究了在不同冷却速度情况下Mg-Al合金的铸态共晶组织形貌,实验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共晶组织细化,初生a相发达。初生a枝晶显著影响固溶区Mg-Al合金的共晶组织形貌。图1分别Mg-27Al和Mg-32Al合金在砂型和金属型中铸造试样的显微组织,可以看出,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初生α-Mg相枝晶发达,共晶组织细化。冷却速度对共晶组织形貌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改变了初生树枝晶的形态;②冷却速度影响凝固的枝晶前沿液相的溶质浓度分布梯度,进一步影响共晶组织的形核、长大;③快速冷却将增加B相形核时的过冷度,影响共晶β相的形状。
图1
前景
共晶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铸造合金,其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同时兼有良好的铸造性能、耐蚀性、可焊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仪表及机械等工业。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共晶合金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无论在基础理论上,还是生产应用中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但由于研究方法、实验条件以及探索思路的不同,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以揭示其内在基本规律,这无疑对改善该类合金的性能,挖掘其内在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航空、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铸件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对合金的综合性能和特种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保持优良的铸造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强韧性,是共晶合金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