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词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1]
白话译文:精卫啊精卫,是谁让你来填平这苍茫浩阔的大海?看那海边苍青的石子木块累累堆积!你誓要茫茫沧海变成干涸的池塘啊,海中的鱼龙水族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你口喙伤痕累累皆因衔取坚硬木石?看那山中草木都已没有了完整枝丫!一大早就开始在山中林间忙碌不停啊,到日暮天黑仍奔赴这辽远无边的大海。你不辞辛苦劳碌,奋飞穿行不息止啊,以至羽翼折损,被这汹涌的波涛吞没。只要峻岭高山的木石没有搬完衔尽啊,只要凶狠噬人的大海一天没有填平啊,我精卫一天也不会停歇!宁愿我一人身死赴难啊,还有我的子孙活着继续完成我的事业!
精卫:精卫鸟。相传它原是上古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她在游东海时,被海水淹死,变成精卫鸟,从此她不断衔来西山的木石发誓填平东海。精卫填海的精神为历代诗人所咏赞。
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
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王建是大历进士。门第衰微,早岁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
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
贞元十三年(797年),辞家从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荆州等地,写了一些以边塞战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篇。在“从军走马十三年”(《别杨校书》)后,离开军队,寓居咸阳乡间,过着“终日忧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的生活。
元和八年(813年)前后,“白发初为吏”(《初到昭应呈同僚》),任昭应县丞。
长庆元年(821年),迁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在长安时,与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杨巨源等均有往来。大和初,再迁太常寺丞。
约在大和三年(829年),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大和五年,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刺史,贾岛曾往见赠诗。此后行迹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