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时代

荷马时代

中文名 荷马时代
国家 古希腊
所属时代 公元前12世纪-前9世纪
目录导航

荷马时代

  荷马史诗记载的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史诗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多少世纪的口头传说,到公元前6世纪才写成文字。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耶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加米农和勇将阿溪里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希腊联军围攻特洛耶十年未克,而勇将阿溪里愤恨统帅阿加米农夺其女俘,不肯出战,后因其好友战死,乃复出战。特洛耶王子赫克托英勇地与阿溪里作战身死,特洛耶国王普利安姆哀求讨回赫克托的尸体,举行葬礼,《伊利亚特》描写的故事至此结束。《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赛在攻陷特洛耶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奥德赛受神明捉弄,归国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当奥德赛流落异域时,伊大卡及邻国的贵族们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皮涅罗普求婚,迫她改嫁,皮涅罗普用尽了各种方法拖延。最后奥德赛扮成乞丐归家,与其子杀尽求婚者,恢复了他在伊大卡的权力。由这两部史诗组成的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是古代世界一部著名的杰作。

  荷马时代的社会是迈锡尼文明的结束,荷马时代的开始都是与多利亚人南下有关联的。多利亚人原居于希腊半岛北部的伊庇鲁斯,公元前12世纪南下,他们当时尚处于军事民主制时期。多利亚人首先侵入狄萨利亚和彼阿提亚,后来侵入伯罗奔尼撒半岛,灭亡了阿卡亚人建立的迈锡尼、太林斯等国家,毁灭了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时代的城市和王宫、王陵消失了,精美的手工艺品不见了,连线形文字乙也被遗忘了。

  在多利亚人压迫下,原有的希腊居民也在移动:居于狄萨利亚和彼阿提亚的伊奥利亚人很多迁往列斯堡岛和小亚细亚沿岸北部。居住中希腊的爱奥尼亚人很多迁往西克拉底斯群岛和小亚细亚沿岸中部。①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阿卡亚人由于多利亚人南下;有的被迫迁到山地或边区(阿卡地亚、阿卡亚和依利斯)。多利亚人在占领了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之后,有一部分又越海征服了克里特、罗德斯岛和小亚细亚的西南角。随着多利亚人的南下和希腊原有居民的迁移,希腊进入荷马时代。这时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各地盛行的是解体中的氏族部落制度。这时的氏族部落制度,在一些地区是入侵者多利亚人带来的。另一些地区,原来在迈锡尼文明时代并未进入阶级社会,本来就存在着氏族部落制度。过着氏族部落生活的居民,在迁移到移居地后保留了从家乡带来的氏族部落组织。而那些在迈锡尼文明时代建立国家的居民,当时还保有氏族部落制度的残余,他们在国破后①伊奥利亚人和爱奥尼亚人,原来也居于巴尔干半岛北部,后来大约与阿卡亚人同时南下进入希腊半岛。被迫迁移的过程中是按氏族部落组织行动的。上述种种情况使得在迈锡尼文明终结后,希腊出现的是氏族部落盛行的社会。

  荷马时代又称英雄时代,恩格斯指出:"在英雄时代的希腊社会制度中,古代的氏族组织还是很有活力的,不过我们也已经看到,它的瓦解已经开始"。②这时多利亚人一般有三个部落,阿提卡居民则有四个部落,爱奥尼亚人在小亚细亚的居住地除了由阿提卡移来的四个部落外,还有的是从别处移来的部落。每个部落包括若干胞族,每个胞族包括若干氏族,每个氏族包括若干家长制家庭。氏族部落在战时也是军队编制的基础。

  荷马时代与迈锡尼文明时代相比较,在社会制度方面确有倒退的情况,但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有重要进步现象。公元前二千年代末至一千年代初,希腊由青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荷马史诗曾提到铁器,考古发现属于公元前11世纪的有铁剑,属公元前10世纪的有铁斧、铁锄、铁矛头、铁刀、铁马衔等。在属于9世纪的出土文物中,铁器更多些。铁制工具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农业和畜牧业是当时主要的生产部门。农具有犁、鹤嘴锄、镰刀和铲等,犁用双牛牵引,进行深耕和使用天然肥料。畜牧业如马、牛、羊、猪等由专人成群饲养。手工业开始脱离农业。在手工业内部出现木匠、皮革匠、陶器匠和铁器匠等行业粗略的分工。但当时手工业发展有限,在荷马史诗中,手工业者一词还兼指手工工匠以外的巫师、医生和行吟诗人等。商业交换也已发生,主要是物物交换,但也有以铜、铁、皮革和牲畜等作为交换的媒介物。

  从史诗中所见,这个时期的土地所有制,主要是公社所有和氏族贵族占有两种。前者表现为公社成员的小块份地,后者表现为富有者占有大片土地。这时已出现了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的现象。氏族贵族不仅拥有大量金银财产和大批牲畜,而且占有比普通氏族成员较多较好的土地,经营田园或牧场。失掉份地和脱离公社的人,有的做雇工,有的沦为乞丐。氏族贵族剥削雇工,也剥削奴隶。奴隶的来源是战俘和海盗劫夺。女奴主要用于家务,男奴多用作放牧,直接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奴隶不多。

  在荷马时代还没有产生国家,部落管理实行军事民主制,有三种机构:军事首领、议事会和民众会。军事首领(巴赛勒斯)是公举出来的部落领袖,平时管理祭祀和裁决争讼,战时统率军队。议事会由氏族长老组成,有广泛的权力,重大问题首先由议事会讨论。民众会由全体成年男子亦即全体战士组成,对重大问题如作战、媾和、移徙和推举领袖等,以举手或呼声等方式进行表决,它原则上拥有最高权力。但是,随着氏族内部分化的加剧,军事首领和长老的权力越来越大,重大问题往往先由议事会决定,民众会只作形式上的表决。贵族力图压制普通氏族成员的意见,甚至长期不召开民众会。荷马时代后期,部落的管理机构开始向国家统治机关过渡,希腊已处在文明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106页。时代的门槛上了。

 

历史起源

荷马时代(约前1100年至前800年)指的是希腊历史中从多利亚人入侵及迈锡尼文明灭亡的公元前十二世纪直到公元前九世纪最早的希腊城邦之崛起时期。公元前8世纪荷马史诗中记录的便是这段历史,其中最著名的为《木马屠城记》

迈锡尼文明的没落在时间上对应于数个近东帝国的衰落,特别是赫梯帝国和埃及新王国的衰落,其原因可能为某个装备有铁兵器的“海上民族”的入侵。当多利亚人南下希腊的时候,他们也装备有更为先进的铁兵器,可以轻易地将已然衰弱的迈锡尼人消灭。这之后的历史时期被古希腊诗人荷马后来记录在自己的诗集《伊利亚斯》及《奥德赛》之中,故统称为“荷马时代”。

考古学显示出希腊世界在这一时期中文明的衰落,迈锡尼人雄伟的宫殿被摧毁或是遗弃,希腊语停止被书写。荷马时代的陶器只有简单的几何装饰,缺乏迈锡尼文明期间的器件所展现的丰富的图案设计。荷马时代的希腊人的居住点数量稀少,并且规模很小,可能说明人口的急剧减少。没有发现产自国外的货品,可能表示国际贸易的丧失。同时,与其他文明的联络也消失了,导致社会文化等的全面倒退。

社会制度

政治

荷马时代的多利亚人没有建立国家,尚处于军事民主制度时期,这一时期的多利亚人部落有议事会、人民大会、军事首领三种机构。

议事会由各个氏族部落的族长组成,后来成为全体氏族贵族的会议,重大问题皆须经此议论然后通过,最后提交人民大会表决;人民大会则是由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成年男子组成,原则上是部落的最高权力机构;而军事首领(古希腊语称“巴赛勒斯”)是由人民大会选举而出的军事领袖,主持祭司和诉讼,战时出征。

随着后来多利亚人的经济不断的发展,议事会和军事首领不断的变为世袭工具和权力机关,标志着荷马时代的氏族制度的逐渐解体。

经济

荷马时代的多利亚部落的生产力开始发展,出现了铁器,在农业上,繁复的农业用具和双牛犁已经出现并使用;三耕法和天然肥料也开始广泛使用;各类家畜也已经由专人饲养。手工业也开始和农业分离,出现了陶匠、木匠等分工。商业交换也开始发生,以物物交换为主,用铜、铁、牲畜或皮革进行交换。

土地制度和奴隶制度

荷马时代,由于氏族部落的解体,农村公社(即与我国建国初期相仿的制度),这一文明退化的象征开始建立在古希腊地区。

接着,公社的土地开始划分为小块份地,氏族贵族则占有庞大的土地和牲畜,而普通的农村公社成员则沦为雇工甚至乞丐。奴隶制度也在此时开始出现,主要是战俘,男奴进行放牧,女奴进行家务劳作,完全没有人身自由。

时代消亡

多利亚人部落经济的发展,使得多利亚部落开始解体,国家开始逐渐形成。进入公元前8世纪后,铁器在古希腊社会广泛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造成了人口的增大,使得古希腊人开始在小亚细亚、爱琴海、地中海地区进行殖民。

在这一时期,商人出现,各个地区开始形成城市和商业中心,随着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开始形成。

至公元前8世纪至6世纪,希腊各地产生了200多个城邦,荷马时代就此结束。由于这个时期的繁荣度有类于迈锡尼文明时期和克里特文明时期,故又被史学家称为“古风时代”。荷马时代荷马时代(5)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