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架

气管支架

目录导航

1.简介:

人呼吸时,空气经过支气管进出肺部。 支气管好像树枝一样,由大支气管分为小支气管,在最小的支管末梢, 就是空气囊,在这里空气中氧被人体吸收以维生, 同时把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炎性肉芽肿、瘢痕、结核、创伤、气管软化症、淀粉样变、肿瘤等病变导致的气管及支气管狭窄,可引起阻塞性肺炎、肺不张和呼吸困难,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喘鸣、呛咳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气管支架置入是治疗气道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迅速解除呼吸困难、改善临床症状。有关气道支架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近20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可弯曲支气管镜在临床的普及,气道内支架置入才真正得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机会,同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金属支架在血管成形术中的成功应用,近年来亦开始在临床上用于气管狭窄的情况,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所用的支架为不锈钢支架,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支架由以上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而成,用于主气管和支气管。为了防止肿瘤向腔内生长,堵住食管-气管瘘,有的支架是部分覆膜或全覆膜。

图1. 气管支架置入示意图

2. 气管支架有哪些种类

理想的气管支架应具备以下特征: ①容易置入和取出;②有良好的扩张能力又不引起气管黏膜的损伤;③有多种大小不同的型号适用于各种气管狭窄;④能够维持置入位置而不移动;⑤不刺激气管黏膜加重感染和促进肉芽组织形成; ⑥不阻塞气管引流;⑦不抑制纤毛运动及对分泌物的清除功能。

“Y”型气管支架

支气管残端堵瘘支架

Y型支架完全符合气管隆突部位的解剖结构;独创的主体和两分支设计,支架和气管隆突完全贴合,不会移位和变形,有利于呼吸和痰液的排出;支架覆膜,即可减少刺激又可以堵瘘,保持呼吸道长期畅通;Y型设计,一次完成隆突部位多种病变的治疗,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手术难度,降低费用。

图2. “Y”型气管支架

主气管、支气管支架

支架主体与分支部分相连,固定分支,减少移位,减少并发症;支架主体不带膜,固定牢靠并且方便回收;子弹头盲端双层覆膜,有效封堵住瘘口且刺激性小支架外侧壁带有定位标记,操作方便。

图3. 支气管残端堵瘘支架

扩展阅读:

主气管、支气管支架为圆柱型,独特的编织方式让支架对气管管腔有良好的支撑和塑形作用;全覆膜的设计帮助瘘口的愈合,同时能让气道保持长期的通畅;气管、支气管等多种规格的选择。

图4. 主气管、支气管支架

3. 气管支架的置入

目前国内采取的支架置入方法有 3 种: 一是经纤支镜引导, X 线透视定位下放置支架; 二是全麻下硬质气管镜直视下放置支架; 三是在纤支镜直视下放置支架。

根据气管、支气管不同部位的解剖特点和病变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支架。下面以主支气管支架置入为例:送入导丝后,沿导丝送入扩张器和前端带有不透X线标记的长鞘(如图5A所示);长鞘通过狭窄部后迅速撤出扩张器,保留长鞘的位置不变(如图5B所示);将支架放入长鞘,并迅速地推送至狭窄部(如图5C所示);固定推送器并迅速后撤长鞘,释放支架(如图5D所示)。

图5. 气管支架置入步骤

4. 气管支架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气管支架置入主要达到以下目的:①中心气道器质性狭窄的管腔重建。②气管、支气管软化症软骨薄弱处的支撑。③气管、支气管瘘口或裂口的封堵。气管支架置入的适应证正逐步扩大,但仍主要作为姑息治疗手段。置入支架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已获得公认。由于支架长期在气道内可能被腐蚀而崩溃,并可能导致肉芽组织增生及气道损伤,因此,良性疾病导致的气管狭窄长期置入支架的作用尚有待进一步评价。

(2)禁忌证:由于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很少,目前对于良性气管狭窄置入气管支架在临床上也被认为是合理的。一般地说,所有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恶性气管、主支气管狭窄均可用支架治疗,但是,以下几种情况须慎重对待:①儿童患者,因儿童气管的长度和宽度在不断发育变化,即增长和增宽,而支架内径,长度一经选择就定形,不会适应气管的生长。②气管出血。③大气道狭窄合并多发小气道狭窄、阻塞,严重气胸、纵隔皮下气肿。④心肺功能严重损害者。⑤肿瘤累及声门引起声门及声门下狭窄、支架规格与病灶情况不符。⑥气管、支气管存在严重感染的患者。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