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漂洗

洗衣机漂洗

中文名 洗衣机漂洗
检测方法 酸碱滴定
相关文件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动洗衣机》
目录导航

影响因素分析

  GB/T 4288-2008《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动洗衣机》中,通过测量残留漂洗液(湿衣物进行2800rpm高速脱水得到的溶液)的相对碱度(相对于试验用水的碱度,是为了消除用水对结果的影响)来确定洗衣机漂洗能力的大小,限值是 0.06×10-2mol/L。碱度是溶液中碱性物质的浓度,碱性物质是洗衣粉成分之一,相比于检测其他的洗衣粉成分,它的检测方法更加容易可行,通过酸碱滴定测得。

  但是,这个方法在应用上有几个缺点:

  ①定义不科学,残留碱度取决于洗衣粉的添加量,但是国家标准中洗衣粉添加量与洗衣机容量有关,如若洗衣粉量不同,即便是有相同的漂洗能力,残留碱度也不可能一样,即现行方法无法反应真实的漂洗能力;②碱度测定需要标定盐酸的精确浓度,由于盐酸本身有挥发性,标定工作加大了操作难度,降低了结果准确度,试验重复性差,见公式(1)

  式中,

  min—高速脱水(2800rpm)时取样的代号;

  Ar-min—完整洗衣程序结束后进行高速脱水得到的残留漂洗液的碱度,单位mol/L;

  Mmin—残留漂洗液碱度,单位mol/L;

  M水—试验用水碱度,单位mol/L;

  VHCI—水—滴定试验用水(软水)所消耗的HCI的量,单位ml;

  VHCI-min—滴定高速脱水得到的残留漂洗液所消耗的HCI的量,单位ml;

  VMIN, V水—残留漂洗液及试验用水(作为空白参比)的取样体积,一般相等,取为V;

  CHCI—盐酸浓度,单位mol/L。

漂洗次数对洗衣机漂洗效果的影响

  针对漂洗检测方法的缺点,在原有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①为了消除洗衣粉添加量对残留碱度的影响,把洗衣粉初始浓度考虑进来,采用比值的形式来表示漂洗能力,改为残留碱度与初始碱度的比值;②关于盐酸标定的问题,由于采用了比值方式,在数学计算中分子分母同类项抵消,正好去除了盐酸浓度这一项,就省去了盐酸标定步骤,具体见公式(2)

  把这个新概念定义为漂洗率,其反映了洗衣粉中碱性物质的浓度(即碱度)变化情况。由于洗衣粉中碱性物质的含量相对稳定,碱性物质浓度的变化比率就可以认为等于洗衣粉浓度的变化比率。

  式中,

  P—漂洗率,单位1减去残留漂洗液相对碱度与洗涤液相对碱度的比值;

  Max—洗涤程序结束后取样的代号;

  Ar-max—洗涤程序结束后取样的洗涤液的碱度,单位mol/L,计算公式同(1);

  VHCI-maz—滴定洗涤程序结束后取样的洗涤液所消耗的HCL的量,单位ml。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