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贤皇贵妃(?-1745年2月25日),高氏,大学士高斌之女。生年不详,世居辽阳地,出身内务府包衣世家,依照惯例,内务府三旗女子均需参选秀女,入宫当差,作“承值侍应之人”,即使女。雍正十三年前,高家尚为内务府包衣,其家女子自然不应例外,高斌之女应是以秀女身份入选,并被指派给皇四子弘历为使女。 慧贤皇贵妃朝服像高氏入侍的详细时间不明,其后也未生育子女。
雍正十二年三月,因为雍正帝的一纸谕令,高氏由使女上升为侧福晋,谕曰:“宝亲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为王侧福晋”(福金即福晋)。后高斌谢恩折奏曰:“ 伏念奴才女儿至微至贱,蒙皇上天恩,令侍候宝亲王,今乃于使女之中超拔为侧福晋”。
慧贤皇贵妃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十三年,雍正帝驾崩;九月初三,宝亲王弘历继皇帝位,年号乾隆;九月二十四日,乾隆皇帝诏封高氏为贵妃。 九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谕旨:贵妃之外戚著出包衣,入满洲镶黄旗。
雍正驾崩后,高斌奏请入京觐见,十月八日,乾隆帝批示:“两淮盐政职任最为紧要,不必来京。若明年冬初无事可奏请来京。汝女已封贵妃并令汝出旗,但此系私恩不可恃也。若能勉励,公忠为国,朕自然嘉奖。若稍有不逮,始终不能如一,则其当罚,又岂可与常人一例乎”。可见此时,高氏已被封为贵妃,但因为正值孝期,所以册封后妃之礼直到乾隆二年才正式举行。《清实录》所载:”乾隆二年。丁巳。册立嫡妃富察氏为皇后·······册封庶妃高氏为贵妃。”
册封贵妃时,高氏享有了公主王福晋和三品以上命妇到她的寝宫向她跪拜叩头朝贺的礼仪,而册封娴贵妃,纯贵妃,嘉贵妃这些由妃嫔逐步晋升上来的贵妃时。乾隆以“初封即系贵妃,与由妃嫔晋封贵妃者不同,前者位份尊贵,所以得享公主王福晋大臣命妇的叩头。由妃嫔逐级晋升贵妃的则不同,未便照初封即系贵妃的典礼”为由取消了贵妃的所享公主福晋命妇齐集叩头的大典。
事见鄂尔泰、张廷玉《国朝宫史》所记载:
乾隆十四年四月初六日,上谕:礼部所进册封皇贵妃摄六宫事及晋封贵妃仪注内称,公主、王妃、命妇俱诣皇贵妃、贵妃宫行礼等语。从前皇考时册封敦肃皇贵妃为贵妃,公主、王妃、命妇等俱曾行礼(而据雍正朝会典记载“雍正元年册立皇后同日册封贵妃及二妃二嫔仪。是日,奏请陈设贵妃仪仗。公主、王妃一下、大臣命妇等,行庆贺皇后礼毕,于贵妃前行庆贺礼。奉旨贵妃前免行礼。”)。乾隆二年册封慧贤皇贵妃为贵妃,亦照例行礼。至乾隆十年今皇贵妃及纯贵妃晋封贵妃时,则未经行礼。朕意初封即系贵妃者,公主、王妃、命妇自应加敬行礼。若由妃晋封者,仪节较当略减,此一定之差等。且今皇贵妃及嘉贵妃同日受封,而公主、王妃、命妇行礼略无分别,于礼制亦未允协。嘉贵妃前著照纯贵妃之例,不必行礼。将此载入会典。
根据乾隆帝御制诗《填仓日》中的自注:“圆明园内韶景轩,慧贤皇贵妃所居住也,妃于丙寅年填仓日仙逝,绕逾三年,而孝贤皇后天游又将浃岁遇节于不能已也。”可知高氏在圆明园的住所是韶景轩,又根据《节次照常膳底档》中的记载:“乾隆元年二月十五日,禁止屠宰,“皇太后,承乾宫、钟粹宫贵妃等位,俱各止荤添素·······”可知高氏的寝宫可能为钟粹宫。
乾隆十年高氏病重,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病逝,正月二十六日病逝消息传出同时加乾隆帝加封她为慧贤皇贵妃。后乾隆帝为高氏写下挽诗《慧贤皇贵妃挽诗叠旧作春怀诗韵》纪念她,她病逝后的超度道场除了将照皇贵妃例诵经五次外,还额外增加了雍和宫和栢龄寺的超度道场。其中,在雍和宫的道场更是派五百喇嘛(当时的雍和宫喇嘛满编为500人)念过祝辞后于大殿诵经九日。乾隆帝还曾在清东陵所在地遵化为高氏的父亲赐予了近邻山陵的坟地,使得长眠地下的慧贤皇贵妃能在父母过世后与其长久相望。
慧贤皇贵妃的谥号“慧贤”的“慧”字的满文为“ulhisu”,意为“有悟性”、“灵慧”,“贤”字的满文是“erdemungge”,意为“有德才的”。
高斌的子孙高恒因“两淮盐引案”、高朴因"私鬻玉石案"被乾隆帝处死,在处死高恒之前,大学士傅恒曾奏请皇帝看在已经去世的慧贤皇贵妃的面上,贷其一死。乾隆对此颇不快,不肯赦免,至杀高朴,皇帝再谕:"高朴贪婪无忌,罔顾法纪,较其父高恒尤甚,不能念为慧贤皇贵妃侄而稍矜宥也。"。
正式挽诗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五日(填仓日)慧贤皇贵妃病逝,乾隆皇帝写下以贵妃为题的正式挽诗《慧贤皇贵妃挽诗叠旧作春怀诗韵》:
慧贤皇贵妃挽诗叠旧作春怀诗韵
序:昔谢恵连不得志,于时而有秋怀之作,去年三春无雨忧怀悒欝,因题春怀诗,今岁三白兆于冬万物,熙于春宜,其愉恱舒适矣,而伤逝之感不能释于情,叠韵志怀兼以自讼。
牛女岁一会,讵云隔天汉。
崦嵫虽下舂,扶桑复明旦。
人生赴壑蛇,去势谁能绊。
永惟王衍言,言笑忆晏晏。
更虑汉武事,空贻后人案。
双双梁上燕,队队滩头雁。
时或失乳巢,亦或别沙岸。
况曽赋抱裯,尝经陪曲宴。
忧农予悒欝,强慰予之畔。
频进徐妃箴,未怨班姬扇。
廿年如一日,谁料沉疴臶。
嘱我为君难,不作徒背面。
悼淑励不伤,亏盈月规半。
徘徊虚堂襟,小星三五烂。
有愧庄叟达,匪学陈王叹。
由于慧贤皇贵妃死于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五即填仓日,因此,此后多年填仓日皇帝写诗表达怀念之情:
填仓日诗
填仓日作(乾隆十一年)
光春风物和氤氲,日逢晴鬯三农欣,
粔籹菜甲酬节令,礼从其俗古所云,
忧民之忧乐民乐,翳予忧乐因民托,
底事间情一惘然,自为此念奚堪者。[5]
填仓日(乾隆十二年)
嫩日轻寒复此辰,评量往事偶伤神,两年未试挑青菜,百岁谁非观电人,
月过上元旋就缺,花争谷雨待成尘,梦华因识无生趣,更不随流漫惜春。
填仓日偶感(乾隆十三年)
最是践春频遇节,每教忆旧一牵情,三年岁月堂堂过,两字空华了了评,
盘菜试挑生意趣,盆花还看幻芳容,能言好鸟枝头啅,拟问因何不得平。
填仓日(乾隆十四年)
已是伤神日,尤然韶景春,三年才过忌,周岁又思人。
悲喜何曾定,平生难具陈,无心饶苑卉,特地更怀新。
(纯皇自注:圆明园内韶景轩,慧贤皇贵妃所居也,妃以丙寅年填仓日仙逝,绕逾三年,而孝贤皇后天游,又将浃岁遇节,兴悲亦情之,不能已也。)
填仓日(乾隆十五年)
五辛盘已撤,十字饼初尝,节物排年纪,风光此日良,
占农真得吉,从俗亦何妨,积润塍鳞叠,成波沼镜张,
从新春婉娩,忆旧景彷徨,更切怀贤匹,无何逮小祥。
(纯皇自注:慧贤皇贵妃于此日仙逝已五阅岁矣,而孝贤皇后二周年将次又及,抚景追昔不禁神伤。)
填仓日作(乾隆十六年)
俗节重填仓,此日宜晴和,朝来风日佳,所喜占得禾,
青齐经数程,气象异昔过,转旋赖天佑,振救之吏宜,
遂使三年间,元气复万家,烟村惜年芳,灯事今夕罗,
便于占民风,姑驰金吾呵,戚戚忆昔人,鹊华况嵯峨,
寻思事固然,旧绪徒延俄,达者戒一往,毋为感慨多。
(纯皇自注:忆慧贤皇贵妃以乙丑是日薨逝,而孝贤皇后又以戊辰春月东巡至济南抱病仙逝,三年之间两失故侣,触绪伤怀何能己己。)
填仓日题(乾隆十七年)
焰灺春镫雪扫花,六街人尚恋年华,昔传端识今堪例,闹后从看静可佳,
十字云腴谩说饼,一杯露馥且分茶,拈毫即景艰成句,惭愧词臣颂八义。
(此年冬,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随孝贤皇后一同入葬裕陵。)
填仓日二首之二(乾隆二十二年)
前章即景后章抒情,该诗为后章;纯皇自注:慧贤皇贵妃以乙丑年是日薨逝。
屈指为期十二过,可堪回忆是耶歌,
悲欢辗转都为幻,岁月推迁积以多,
永巷传维式仪则,中宫复素喜祥和,
不三年又辞予去,难向君平问若何。
纯皇自注:孝贤皇后以戊辰三月崩于德州舟次;此年距慧贤皇贵妃仙逝已一纪。
其他诗作
除了填仓日为贵妃写挽诗外,纯皇其他时日也有感怀慧贤皇贵妃并提及的的作品:
间题(乾隆十三年作)
年将不足畏,事每有余悲,得句凭消闷,参禅那断痴,
两疏谁为待,三岁忽云期,忧喜一番梦,长眠人未知。
(纯皇自注:忆慧贤皇贵妃薨逝至今春三期矣,在时亦以嫡子未获为忧,今得而复失是一番忧喜梦也,彼不知。兴言及此,殊难为情云。)
烟郊行宫叠去岁诗韵(乾隆十三年)
命驾田盘止顿便,绿窗碧树又葱然,游观藉以消无赖,来往相于似有缘,静悟春花复秋月,痛因今岁较前年(纯皇自注:去岁诗云所思难遣忆前年,盖谓乙丑春慧贤皇贵妃事后谒陵之便一驻盘山,亦止顿于此,今后丧又已逾时,抚今追昔,无不助感),徘徊未获安心处,空说安心以竟禅。
奉移孝贤皇后梓宫于静安庄凄然神伤抆泪赋此(乾隆十三年)
凤幰平明将奉移,欲留不住我心悲,幽宫閟殿仍同叙(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旧安别殿,是日均令祔于皇后之旁,如昔日也),旧感新愁并一时,廿载恩情惟梦会,千秋懿徳尽人知,重垣纵复如中禁,肠断荒郊朔籁吹。
十月二十七日永安孝贤皇后于万年吉地宫(乾隆十七年)
以慧贤、哲悯二皇贵妃附,皆少时相从者。既感逝存、更参梦幻,命笔成什以志一时。
鳯翣龙輴何事尔,贯鱼故剑适相从,可知此别非常别,谩道无逢㑹有逢,芦殿惊心陈白日,菆涂举目惨寒冬,百年等是行云寄,廿载凭参流水踪。
孝贤皇后陵寝酹酒(乾隆四十五年)
已是别多时,能无一写悲,七旬忽我逮,百岁任他期,幻景徒惊速,故人不慭遗,(随皇后殡地宫者慧贤皇贵妃淑嘉皇贵妃如在世皆年逮七旬,今皆辞世益增怅然)曾孙毕姻近,眠者可闻知。
孝贤皇后陵酹酒(乾隆五十四年)
拜瞻礼既毕,胜水峪临前。(皇陵卜此胜水峪在诸陵之右)
追念吟窈窕,不孤谥孝贤。
春秋复三岁,参昴共千年。(皇后陵内并有慧贤皇贵妃等为配)
可识元孙获,思之益怅然。
慧贤皇贵妃大祭文:
翊宣坤教,资婉娩以凝庥;协赞壸仪,式柔嘉以起化。绻(此字为:耳卷)怀淑范,申锡翼(此字为:横山+粉+大)章。尔慧贤皇贵妃高氏,诞育名门。克膺德选,率天家之礼度;允称翟褕,佩女史之箴铭。尤耽文翰,夙承皇考之恩眷,封以侧妃。懋赞朕躬,而谦和深谐中壶。班阶既贵,温良常浃於六宫;褒誉方隆,惠好更周乎九御。宜享和平之福,岂期痰疾之侵,竟谢年华,弥怀轸恻,于戏。功分内治,空陈象服之辉煌;谥表遗徽,载布龙文之焕爤。灵其不昧,尚克歆承。
翻译:慧贤皇贵妃大祭文
辅佐宣教女性仪则,天资委婉柔美得到上天的庇护。协助宫中内治,示范柔和美善来引导后宫风尚。为缅怀善美的榜样。。(此句由于为查到一字,暂越过未译)。你慧贤皇贵妃高氏,出自名门,能够接受以德行为标准的选拔,成为遵守皇家的礼仪法度的表率。与地位相称,常说出令人心悦诚服的女史般的规诫之言。尤其有才华擅文采,早在潜邸就承皇父的恩眷,封为侧福晋。勤奋努力的协助我(皇帝),并且对皇后谦逊平和与她配合得当非常和谐。在后宫位份已经非常尊贵,却能够在后宫温和善良的融洽相处;所受的褒奖和声誉正尊崇盛大,却能够在后宫做得更加友好周全。本来正该享受这和平的福气,谁想到旧病复发,竟在大好年华病逝。我满怀思念地悲痛啊。你有功于内治,空摆着遗像礼服光彩夺目;加谥号表达遗留的美好,也只有美好文章文采灿烂。如果你在天之灵有知,请享用供品。
慧贤皇贵妃初次祭文
内政克襄,式宫闱之雅化;壶仪允弼,流图史之芳声。礼备饰终,哀申誺德。尔慧贤皇妃高氏,毓秀名家,承恩天室。赞盘匜于慈庆,早蒙贤孝之褒;佐鞶帨于中宫,聿著温恭之誉。晋封椒殿,协福履以均绥;服训籣闱,播徽音而逾茂。讵沉疴之难愈,致令范之云徂。载奠苾芬,良深怆悼,于戏。隆秩有加,怅望翟衣之掩。嘉称特锡,长留彤管之辉。灵其有知,庶几歆格。
翻译:慧贤皇贵妃初次祭文
能够辅佐内政,是后宫文秀高雅的楷模;能够辅弼内治,在图史中流传美好的名声。完备礼仪是为了给逝去的你增加尊荣,寄托哀思陈述你的美德。你慧贤皇贵妃高氏,是名家出身的优秀人物,并且承受了皇室的恩泽。佐理太后盥洗之事,很早就蒙受太后褒奖你贤德孝顺。帮助皇后制作女红(或帮助皇后穿衣打扮),常听到皇后夸赞她温和恭敬。要求晋级封赏后宫,让大家与你共享福禄使得后宫更加安静平和;担任教导后宫之责,传扬令闻美德而使得大家更加美好。谁能料到这个拖延良久的重病是如此难以治愈,使得你这个具有楷模般美德的良好的典范像行云般离我而去。陈列祭品满怀深情悲伤地祭奠你啊!抬高品级来厚待你,也只能伤感失意的望着华丽礼服掩盖下的你了。特别赐给你美好的名号,想要长久保存记住你文墨的光辉。如果你在天之灵有知,请享用供品。
慧贤皇贵妃加增谥号祭文
徳赞坤仪,重徽柔之作则;功参内治,晋位号以垂声。礼制长昭,音尘若接。尔慧贤皇贵妃高氏:韫秀怀文、含章履顺,娴习天家之典,弼成王化之原。方期令德以凝庥,岂意盛年而告逝。悲深慈幄,永怀克孝之贤妃;悼切中宫,谓失同心之益友。允协哀荣之典,特申谥祭之仪,于戏。黻翣乍移,叠受隆施于纶綍,椒樽载长,贻懿号于图书。灵其有知,庶几歆格。
翻译:慧贤皇贵妃加增谥号祭文
由于你品德佐赞天下女性仪表,是遵守规矩法度的榜样,并且有功于协助后宫内治,因此晋升你的位号使得您美好的名声得以流传。礼遇和制度得以长期彰显,美好的名誉得以传承。你慧贤皇贵妃高氏:蕴藏秀美、怀藏文采,深含美质、顺循礼仪。熟悉皇家的各项典礼,辅佐成就王业风化的基础和本原。正期待你的美德能够永恒的获得上天的庇护,谁料到正值年华大好却早早离世。太后为此深深的伤悲,永远怀念你这个孝顺的德才兼备的皇妃;皇后也深切悲伤地怀念你,说自己失去了同心协力的对自己有帮助的好朋友。现在依据给予逝者荣誉的典制,为你举行册谥祭奠的仪式。你的棺椁虽然刚刚奉移,可我已经多次发布诏令对你施恩。提高祭器和仪仗规格,使你在图史中流传美好的名号。如果你在天之灵有知,请享用供品。
年号纪年 |
公元纪年 |
事件 |
雍正时期 | 1725 | 选入皇四子弘历府,初为使女 |
雍正十一年 | 1733 | 皇四子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 |
雍正十二年三月初一 | 1734 | 钦奉雍正帝谕旨,于使女中超拔为宝亲王侧福晋 |
雍正十三年九月 | 1735 | 将高氏母家由内务府包衣抬旗,入镶黄旗 |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 | 1735 | 弘历继皇帝位,年号乾隆 |
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 | 1735 | 乾隆帝诏封高氏为贵妃 |
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 | 1736 | 行贵妃册封礼 |
乾隆十年元旦 | 1745 | 贵妃旧疾复发 |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 | 1745 | 晋封皇贵妃 |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五 | 1745 | 皇贵妃薨 |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六 | 1745 | 谥号",慧贤" |
乾隆十年--乾隆十七年 | 1745-1752 | 其金棺暂安于静安庄殡宫 |
乾隆十七年十月十七 | 1752 | 与孝贤皇后,哲悯皇贵妃同日葬入清东凌之裕陵 |
嘉庆二十三年正月 | 1817 | 嘉庆帝诏命,将玉牒内慧贤皇贵妃之姓",高氏",改为“高佳氏” |
年号纪年 |
公元纪年 |
事件 |
雍正时期 | 1725 | 选入皇四子弘历府,初为使女 |
雍正十一年 | 1733 | 皇四子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 |
雍正十二年三月初一 | 1734 | 钦奉雍正帝谕旨,于使女中超拔为宝亲王侧福晋 |
雍正十三年九月 | 1735 | 将高氏母家由内务府包衣抬旗,入镶黄旗 |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 | 1735 | 弘历继皇帝位,年号乾隆 |
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 | 1735 | 乾隆帝诏封高氏为贵妃 |
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 | 1736 | 行贵妃册封礼 |
乾隆十年元旦 | 1745 | 贵妃旧疾复发 |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 | 1745 | 晋封皇贵妃 |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五 | 1745 | 皇贵妃薨 |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六 | 1745 | 谥号",慧贤" |
乾隆十年--乾隆十七年 | 1745-1752 | 其金棺暂安于静安庄殡宫 |
乾隆十七年十月十七 | 1752 | 与孝贤皇后,哲悯皇贵妃同日葬入清东凌之裕陵 |
嘉庆二十三年正月 | 1817 | 嘉庆帝诏命,将玉牒内慧贤皇贵妃之姓",高氏",改为“高佳氏” |
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刚即位二十一天的乾隆帝就封高氏为贵妃,同时下令将高氏母家从包衣佐领下拨归满洲镶黄旗。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嘉庆皇帝命将玉牒内慧贤皇贵妃母家之姓改为高佳氏。
祖父母
祖父:高衍中,清朝官员。
祖母:李氏,封一品诰命夫人。
父母
生父:高斌,清朝官员,官至大学士、河道总督,清朝的治河名臣。
生母:第二继妻马氏,一品诰命夫人,骁骑校马维藩之长女。
父之元配:陈氏,佐领阿麟之女。
父之继妻:第一继妻祁氏,司库祁士杰之女。
兄弟姐妹
弟:高恒,娶光禄寺卿德尔弼之长女那拉氏。清朝官员、外戚,因侵吞盐引被处以死刑,卢见曾因曾长期任两淮盐运使,亦牵连入案。
二妹:高佳氏,嫁大学士鄂尔泰第二子鄂实。
三妹:高佳氏,嫁内务府旗人法式善的外祖父、内务府正黄旗汉军旗人韩锦。
四妹:高佳氏,生平暂不详。
亲戚
伯父:高述明,娶内务府员外郎朱国善长女,朱氏。清朝官员,任凉州总兵。
叔父:高钰,娶锺国鼎次女,锺氏。
长堂兄:图克善,高述明之长子。娶世代联姻的内务府世家之女,即头等侍卫祁七十之长女,祁氏。
次堂兄:高诚,高述明之二子,娶护军参领哈尔敏之女,赵氏。
三堂弟:高宁,高述明之三子,娶侯选州同八海之次女,王氏。
四堂弟:高晋,高述明之四子,娶刑部员外郎王德林之女,王氏。清朝官员,任安徽巡抚、南河总督、两江总督。
五堂弟:高泰,高述明之五子,娶内务府世家之女,即内务府总管董殿邦之次女,董氏。
六堂弟:高坤,高述明之六子,娶总领崔默尔森额之女,陈氏。侧室,三等侍卫傅尔敦之次女,富察氏。
七堂弟:高复,高述明之七子,娶世代联姻的内务府世家之女,即内务府员外郎长龄之女,祁氏。
侄
长侄:高朴,高恒之长子。清朝官员,因贪墨遭诛,为叶尔羌玉石案之主犯。乾隆帝下令将其尸骸掷喂狼犬,断不可入殓携回内地。
次侄:高梡,高恒之次子。
三侄:高桎,高恒之三子。
四侄:高杞,高恒之四子。清朝官员,娶顺贵人之姐,钮祜禄氏。高杞之女嫁大学士英和次子奎耀,可见高氏与乾隆帝瑞贵人的家族也有联姻关系。
长堂侄:高书麟,高晋之长子。清朝官员,任安徽巡抚、湖广总督、清朝吏部尚书。
次堂侄:高广厚,高晋之次子,清朝官员。
三堂侄:高广兴,高晋之三子,清朝官员。嘉庆四年因率先弹劾和珅而名声大振,颇得嘉庆帝倚信。嘉庆十三年以任意作威,收纳馈遗被劾,处死籍家。
慧贤皇贵妃列传: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初,为贵妃,晋皇贵妃。薨,谥曰慧贤皇贵妃。葬胜水峪。
孝贤皇后列传:初,皇贵妃高佳氏薨,上谥以慧贤,后在侧,曰:“吾他日期以‘孝贤’,可乎?”至是,上遂用为谥。
又谕曰、永贵奏、据阿奇木伯克色提巴尔第、控告高朴、在叶尔羌、私采玉石。串通商人、贩至内地售卖一案。亲往该处。将高朴翎顶拔去。与案内人犯质审等语。高朴系慧贤皇贵妃之侄。高斌之孙。经朕加恩擢用。不料如此贪黩妄为。殊出情理之外永贵据实奏办。公正可嘉。著即秉公严审。如果属实。一面具奏。一面将高朴、即在该处正法。淑宝协同办事。于高朴种种劣迹。匿不陈奏。咎亦难辞。俟审明时。著拏解来京治罪。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曰、高朴在叶尔羌、苦累回民。采办玉石。串商私卖。······朕于臣工功罪。一秉大公至正。如高朴贪黩负恩若此。较伊父高恒尤甚。不能念系慧贤皇贵妃之侄。高斌之孙。稍为矜宥也。又如绰克托、前因其总理回疆。尚觉认真。特加擢用。乃敢徇私误公。咎难轻逭。因即黜革拏问。
乙丑。谕内阁、主位之母家。如高斌緼布花沙布等、已入满洲旗分。俱曾各赏满洲姓氏书写矣。惟玉牒内孝仪纯皇后。慧贤皇贵妃。淑嘉皇贵妃之母家姓氏。仍以单字书写。著交宗人府于玉牒内孝仪纯皇后之母家、书写魏佳氏。慧贤皇贵妃之母家、书写高佳氏。淑嘉皇贵妃之母家、书写金佳氏。
两淮盐政高恒,以侵贪匣费故,拟大辟。勾到日,上恶其贪暴,秉笔欲下,傅文忠代为之请,曰:“愿皇上念慧贤皇贵妃之情,姑免其死。”上曰:“若皇后弟兄犯法,当如之何?”傅战栗失色,上即命诛恒。
一、贵妃
册文曰:朕惟政先内治。赞雅化于坤元。秩晋崇班。沛渥恩于巽命。彝章式考。典礼攸加。尔庶妃高氏、笃生名族。克备令仪。持敬慎以褆躬。秉柔嘉而成性。椒掖之芳声早著。度协珩璜。璇闱之淑德丕昭。荣膺纶綍。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尔为贵妃。尔其祗勤日懋。迓景福以凝祥。恭顺弥彰。荷洪庥而衍庆。钦哉。
二、晋皇贵妃
上谕:谕、朕奉皇太后懿旨。贵妃诞生望族。佐治后宫。孝敬性成。温恭素著。著晋封皇贵妃。以彰淑德。娴妃、纯妃、愉嫔、魏贵人。奉侍宫闱。慎勤婉顺。娴妃、纯妃、俱著晋封贵妃。愉嫔、著晋封为妃。魏贵人、著晋封为嫔。以昭恩眷。钦此。特行传谕。该部将应行典礼。察例具奏。
三、皇贵妃高氏薨,加封慧贤皇贵妃
册文曰:赞雅化于璇宫,久资淑德,缅遗芳于桂殿,申锡鸿称。既备礼以饰终,弥怀贤而致悼。尔皇贵妃高氏,世阀钟祥,坤闺翊政,服习允谐于图史,徽柔早着于宫廷。职佐盘匜,诚孝之思倍挚,荣分翚翟,肃雝之教尤彰。已晋崇阶,方颁瑞物。芝检徒增其位号,椒涂遂失其仪型。兹以册宝,谥曰慧贤皇贵妃。于戏!象设空悬,彤管之清芬可挹,龙文叠沛,紫庭之矩矱长存。式是嘉声,服兹庥命。
小说信息
书名:《穿越之慧贤皇贵妃》
作者: 浅浅星光
状态:连载
字数:208538
小说类型:修真、穿越时空、重生、灵魂转换
首发网站:晋江原创网
内容介绍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初,为贵妃,晋皇贵妃。薨,谥曰慧贤皇贵妃。
总的来说就是一篇披着清穿的皮伪修真的文,女主带着游戏里的空间穿成弘历的使女,未来的慧贤皇贵妃,修修真和NC龙发展感情的事,也许会涉及一定的琼瑶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