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余剩技

书名 耕余剩技
类别 古籍
目录导航

综述

《少林棍法阐宗》共分三卷,其中卷上收录了小夜叉(六路)、大夜叉(六路)、阴手(六路)、排棍(原传六路,今只用上中下三路)、穿梭(一路)五套棍法。其中小夜叉、大夜叉是不同的棍法功架训练,只不过大夜叉“脚步变换之间较开阔”而已。阴手棍能近身缩入怀,从而达到长兵短用的目的,与夜叉棍相表里。排棍为两人对练,穿梭“根梢相穿,一伸一缩,左右前后,如穿梭然”,与排棍一样为“活法”,无定势;卷中图、诀、文并茂地对“中四平势”、“伏虎势”等五十五个势子进行了介绍;卷下为“问答篇”,对少林棍法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上中下三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少林棍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直观的描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本少林武术著作中,不但为各路棍法列有棍谱,而且绘有路线示意图。另外,该书中所说的“棍传六路”、“大夜叉亦有六路”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这里的“路”与今天的“段”类似,棍路的出现反应了棍势的丰富以及明代武术棍法体系的完善。

《长枪法选》

《长枪法选》一书共包括“长枪说”、“六和原论并注”、“散剳拔萃二十六条”、“长枪式说”、“长枪式”、“长枪图十八势并说”六个部分,对“河南枪法”的器械、特点、内容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需要注意的是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长枪短用说篇》中亦收录有八母六合枪法,它的理论与内容与程宗猷的《长枪法选》基本相同。这可能是明后期盛行八母六合枪,但由于传授人及地域的不同,八母六合枪的传承出现了动作形态、名称等方面的差异。戚继光著《纪效新书》在嘉靖年间,早于《长枪法选》。为此,程宗猷很有可能直接借鉴了戚继光关于八母六合枪的论述。

《单刀法选》

《单刀法选》共包括“单刀说”、“单刀式说”、“单刀式”、“单刀图二十三势并注”、“续单刀图说”、“总叙单刀一路谱”、“总叙单刀一路图”、“续刀图十二势并注”八个部分,对浙江刘云峰的刀法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提的一提的是该书中出现了“以前刀法,着着皆是临战实用,苟不以成路刀势,演习精熟,则持刀运用,进退跳跃环转之法不尽。虽云着着实用,犹恐临战擎肘,故列成路总刀法一图”的记载,对研究刀法套路的形成提供了文献依据。更为重要的是,该书还提出了“然全路势多,倘力微者持重刀,难以跳舞终局,当听用者,刀之长短,分为两节三节习演,毋拘定格可也”的主张,为武术套路分节、分段演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影响

《耕余剩技》为我们研究明代武术提供了真实、详尽的材料,为后世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成分。后世对该书大都给与了较高的评价。但亦有例外,如吴殳就在《手臂录》中对程宗猷颇有微词。他认为程宗猷学少林之法,“去柔存刚,几同斗牛”,已“失少林刚柔互用之意”。为此吴殳认为程宗猷之法“以自立一门,又非少林之法也”。另,吴殳认为程宗猷之枪“皆棍中之法,用于枪,大误人矣!”对此,我们应持客观的态度、辩证地来看这个问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