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性保护约束性保护一直是辅助治疗与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急性精神科病房中患者的不合作行为,冲动暴力、逃跑、自伤、破坏规则及拒药会造成工作人员和病员的应激和伤害,而约束保护作为急性医学干预手段,可减少不合作事件的发生,加强自身行为控制。分析表明,约束保护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可避免患者伤害他人、物品或自伤、自杀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意外因素对患者的伤害。
2009年5月,湖北巴东县女服务员邓玉娇因刺死官员被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而立案侦查,其所在的精神病院虽未对其进行精神鉴定,但以对女服务员邓玉娇采取了约束性保护,其手腕、踝,膝等部位被迫固定在病床上,“约束性保护”成为网络热词。
(1)患者当时有伤害自身或者危害他人的危害性;
(2)为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地治疗;
(3)其他较少限制的措施在当时无法提供或使用后无效。
“约束性保护”的适用对象是精神病患者,并且处于发病状态,适用原则是患者存在危害性。当然也有例外,譬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五条第二款就规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约束性保护”只能针对有危害性的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并且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在老年精神科多用于痴呆、运动灵活性欠佳或有行为问题的患者,原因是患者步态不稳以及有摔伤的危险。此外,针对有意识障碍、躁动、谵妄等症状的老年人,约束保护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防止意外的发生。
临床上常采用护垫式、锁式等约束带、保护衣、约束背心等将患者的手腕和踝、肩、膝等部位进行约束后固定在病床或椅子上,限制其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老年患者使用的床栏也作为约束保护方法。
约束保护的使用虽违背了患者的自身意愿,但其宗旨是仁慈的,对危害他人安全的患者采取强制性措施,其法律基础是保护公众安全。对自伤、自杀行为或功能缺陷者采取强制性措施,其法律基础是为了保护患者自身的生命和安全。但如果在实施中对患者造成了损伤,由谁承担责任,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医务工作人员(尤其是护士)在实施了保护性约束而发生医患纠纷后,就很可能面临这些法律问题。
刘玉兰对于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法律依据做出解释。她认为护士应熟悉与保护性约束有关的法律知识,建立相关制度、规范约束护理行为。
英国1800年颁布的《精神错乱法》,1983年成立的《精神卫生法》强调要保护精神患者的权益和财产,不得非法拘禁精神患者也明确了医生有权采取强制措施。
我国2002年4月7日正式出台的《上海精神卫生条例》第一个地方性精神卫生法规,第三十二条对约束保护做了规定:是出于医疗需要或者为防止发生意外;禁止采用该方式惩罚精神疾病患者;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应由精神执业医师决定;在病程记录内记载和说明理由;病情稳定后,应当解除有关措施。为了更好地执行,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009年5月10日8时许,巴东县野三关镇政府3名工作人员在该镇雄风宾馆梦幻城消费时,与女服务员邓玉娇发生争执,该服务员用修脚刀将对方两人刺伤,其中一人被刺伤喉部,经抢救无效死亡。
约束性保护案发后,巴东警方在邓玉娇包内发现治疗抑郁症的药物。12日下午,邓玉娇被送到恩施州优抚医院进行检查鉴定。16日,据邓玉娇的主治医生李昱称,由于警方未办完委托医院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相关手续,同时为使最终的鉴定结果更客观公正和有说服力,医院并没有正式对邓玉娇的病症展开鉴定,而是申请将鉴定改由上级医院或在异地进行。
5月18日的《恩施晚报》称,“邓玉娇被送到该院后,还是被院方采取了‘约束性保护’的措施——她的手腕和踝、膝等部位被用布条约束后固定在病床上,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均受到限制。”李昱说,从进院之后,邓某就没吃过东西,营养全靠强行输液补充。
邓玉娇案(4)针对医院的“约束性保护”,网友认为涉嫌“施行暴力”。抑郁症虽归属精神病范畴,但临床上的精神病特指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除心理社会因素外,致病因素主要是家族遗传及大脑某些器质性病变,而抑郁症只不过是现代医学界指称的一种人们易患的“心理感冒”。巴东警方仅在邓玉娇包内发现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别说精神分裂症,她是否患有抑郁症都不能确定。
即便邓玉娇患有抑郁症,但抑郁症也是以忧郁为特征,除重度者可能出现自杀念头外,主要表现为自卑、思维活动迟缓、厌世。再退一步讲,即便邓玉娇患有精神分裂症,也不意味着侵害性攻击他人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