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菜

橄榄菜

中文名 橄榄菜
主要食材 芥菜(俗称酸咸菜叶)、橄榄、食用油、酱油、盐
分类 粤菜、潮州菜系
目录导航

发展历程

橄榄菜是潮汕地区咸菜延伸的特色品种,是潮汕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橄榄菜制作技艺在汕头市龙湖区、澄海区及周边村镇的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清嘉庆《澄海县志》记载:“芥菜,也名大菜,本县秋收后田野种植甚多,收获后用盐渍,味道甚美……澄海手巧艺精的妇女利用本地物产橄榄与盐渍芥菜精工煮制成乌橄榄菜,食之开胃消食,助消化。”清代中期,澄海县外砂乡有“乾亨菜廊”“天盛菜廊”和“顺昌泰菜廊”等作坊,可见橄榄菜制作之盛行。

汕头开埠后,潮汕人漂洋过海,橄榄菜也销往东南亚各国,海外潮人称之为“思乡菜”,增强了海外潮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随着人民大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百姓自家制作橄榄菜的传统习惯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尤其在年轻一代已基本失传,急需加大潮汕橄榄菜制作技艺保护力度。[1]

风味特征

下箸品尝,舌肠芳洌,细细咀嚼,留香齿颊,别有一番“踏花归去马蹄香”的韵味。

做法介绍

做法一

制作食材

芥菜(俗称酸咸菜叶)、橄榄、食用油、酱油、盐。

制作流程

1、将橄榄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渍漂洗,滤去酸涩水分。

2、再选取盐渍的酸咸菜,用刀切碎,把橄榄与芥菜叶放入铁锅,添加花生油及适量食盐,以文火煮至将近熟烂之时,将已切碎的红辣椒、蒜头、少许芝麻、花生仁等辅料加入拌均匀,再煮五分钟后即成。

制法讲究

须经八道工序:先选用碧绿丰润的鲜橄榄,去其苦涩,再以香醇花生油和盐反复番炒,尽取香馥之味,留其珍贵橄榄油成份,加入精选芥菜叶,并控制不同火候,慢慢搅伴,榄汁、香油渐渗其中,使其逐渐乌黑亮泽。经十个小时以上的文火煎熬,佐以香料,方制成滑润爽口的橄榄菜。

做法二

制作流程

1、刀豆切粒,用油炸熟。

2、橄榄菜切碎,拌入肉末,用油煸熟。

3、倒入刀豆粒,调味炒匀即可。

制作要领

1、刀豆油炸至皮皱,耗油不多,既快熟又保持色绿

2、橄榄菜咸鲜,要留意调味用量;选用汕头出产的橄榄菜为佳。

做法三

制作食材

橄榄菜心300克、精盐4克、味精4克、白糖0.5克、麻油15克。

制作流程

橄榄菜心根部修成橄榄形,入开水锅氽一下,盛盘晾开,加入盐、味精、麻油拌一下,晾冷后改刀,整齐装盆。

做法四

将橄榄压破,浸去涩汁或煮熟后才浸在水里两天,让涩汁沥干后,在锅里用油和盐反复翻炒,中间再加进咸菜叶(要老咸菜叶较好),用慢火熬几个小时,便成为黑得像墨的乌橄榄菜。冷却后装进坛中。这种菜的油要下得多,很帮助消化,很开胃,只取一些放在碟子中佐餐,坛里的水不能混上生水,才不发霉,可以保存几个月。

食用效果

功效作用

性平,味甘、酸涩。归肺、胃经。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

营养价值

食之开胃消食,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富含橄榄油珍贵营养成份和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钙、碘,还含有铁、锌、镁等多种微量元素。

营养学家认为,橄榄既是蔬菜也是水果,营养价值很高。橄榄含有67%的水分、23%的油脂、5%的蛋白质和1%的钙、铁、磷等矿物质,同时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和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

饮食禁忌

食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2岁以下幼儿不宜食用。

菜品存储

熬橄榄菜:将橄榄压破,浸去涩汁或煮熟后才浸在水里两天,让涩汁沥干后,在锅里用油和盐反复翻炒,中间再加进咸菜叶(要老咸菜叶较好),用慢火熬几个小时,便成为黑得像墨的乌橄榄菜。冷却后装进坛中。这种菜的油要下得多,很帮助消化,很开胃,只取一些放在碟子中佐餐,坛里的水不能混上生水,才不发霉,可以保存几个月。[4]

饮食文化

民间传说

每年夏天,肆虐的台风刮过之后,橄榄林子里总会落下一地的橄榄花。橄榄花就是尚未成熟的青橄榄,这时距离秋冬的采摘期尚远,橄榄果个小色青肉嫩核稚,吃起来粘稠味涩。有一位巧媳妇,舍不得让橄榄花在地里烂掉,就拾了一篮回家熬煮。因为旧时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咸菜瓮,瓮头(上面)总堆放着一些咸菜尾(叶),巧媳妇便将这些咸菜下脚料也取出来洗净切碎,放进生铁鼎(锅)里与橄榄花同煮。她的本意,只是将废物利用起来,留着以后慢慢食用。不想奇迹真的出现了,乌橄榄菜就此诞生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