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汾始祖

治汾始祖

目录导航

简介

治汾始祖台骀,华夏治水第一人。早于禹鲧数百年,初治理汾,洮。关于台骀的故事散见于《左传》,《山海经》,《史记》,《水经注》等古籍中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治水大师,被授为玄暝师{负责治水的官员}。他辗转于青。甘,陕,晋等地,降服水魔,泽被三晋。被封为"雨师" 。"雨神"二代十国时期,后晋天福年间[936---943]被追封为昌宁公,宋代又被追谥为灵感元应公.。

台骀的生平

台骀是开拓太原最早的人。《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说黄帝之子金天氏少昊青阳有裔孙,叫昧,任治水官,生两个儿子,叫允格、台骀。台骀能继父职,治理了汾河、洮河和大泽。大泽也称晋泽,经台骀治理后,人们始处太原,故又称台骀泽,即今晋祠之东盛产晋祠大米的大片稻区,誉为“北国江南”。台骀治水有功,受到帝颛顼嘉奖,封于汾川,为汾河之神。台骀是一位早于大禹的大禹式治水人物,后人建庙祭祀,即台骀神庙。

据史书记载,台骀是比大禹还早的五帝时期的一位部落首领,他带领沈、姒、蓐、黄四部,开山凿石,疏通了汾、洮二河,兴修水利,造福于民,因其治水有功、领导有方,当时的帝君把汾河流域赏赐给他,作为台骀的封地。台骀就是中华治水第一人,也是有史以来最早的水利官员。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台骀以其当年治水所创造的丰功伟绩而享誉华夏,其历史地位可以肯定,后人尊台骀为治汾之神,也就是水神。台骀一生活动在汾河流域,对山西有拓荒之勋,启蒙之恩,开化之惠,是名副其实的"开发山西第一人". 台骀还是张姓的三世始祖.在山西有很多在方都有台骀神庙,祭祀的香火很盛.

台骀庙的地理位置

台骀庙位于侯马市西北约八公里的西台神村北,汾河滩地南侧的“古翠岭”上,庙宇坐北向南,占地7000余平方米,其建筑形式为造型独特、布局别致的城堡状。

台骀庙的简介

晋祠台骀由明代东庄高汝行所建,据说原因有二:一、高氏东庄地处台骀泽之西畔,东庄百姓首获其利;二、高汝行任浙江按察副使赴浙拒倭,途中涉江遇风浪,而救其脱险者,自称叫台骀。为感神恩,修建了台骀庙。

王郭村台骀神庙始建无考,据史、志载,早在唐代就有此庙,唐大中六至九年( 852—— 855),河东节度使卢钧,“不欲称名”,改“汾水川祠”。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封“昌宁公”,又称“昌宁公祠”。宋真家天禧四年(1020),封“灵感元应公,赐额宣济”。明洪武七年(1374)重修。清顺治六年(1649),毁于兵火。嘉庆十七年(1812),又受汾水漫淹。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仅建正殿三间,东西耳房、厢房各五间,山门、钟鼓二楼及西偏院一所。之后失修,殿宇倾圮,古木被代,庙院荒芜,只有台骀神像为村民保护至今,藏于原废正殿改修的平房内,现在庙址东西39米,南北37米,总面积1248平方米。

台骀神庙是张氏祖祠。唐林宝《元和姓纂》和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载黄帝子少昊青阳生挥,为弓正,始制弓矢,赐姓张氏,为张氏之祖。《尔雅·释诂》:“正”即“长”。“弓正”即“弓长”,合起来便是“张”。明、清张氏族谱记载:“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挥生昧,昧生台骀”,“庙在太原县尹城里”,所居张氏“尹城派,天下通派之祖也”。尹城里即今王郭村。

王郭村西五里有天龙山,东麓神仙峁下有青阳河,古有青阳庙,祀张氏先祖少昊青阳,有张孟谈配享。战国初,张孟谈相赵襄子抗智伯解晋阳之围,功成身退,隐于“负丘”,即此。南有张氏祖茔,张家坟沟。再南为南峪,有张三丰墓。王郭村内有明、清张氏民宅古建、张家巷等,皆张氏古迹。台骀不仅是一位早于大禹的治水人物,受到后人的尊敬,他还是张氏先祖。台骀神庙——张氏祖祠无疑是海内外张氏寻根谒祖的圣地。

台骀庙的构造

台骀庙是由台神宫殿台基和古翠岭上的台神庙组合而成。台神宫殿台基是晋平公时期祭祀汾神台骀而在其上建成的。据考证,新田时期“左祖右社”之社即在此处。在西、南不远有环绕台基的祭祀带,共发现祭祀坑千余座,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石器,可见当时祭祀之频繁。西台神村北的台骀庙是元、明、清时期在古翠岭兴起的,经考察、考证,侯马台骀庙不仅是汾河流域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处祭祀汾神的建筑群,而且是黄帝的五世孙,其祖先善制弓箭,而赐姓张,因而台骀又是张姓祖先。这一论点已为众多谱牒研究者所认同。张姓占中华姓氏的7%,也就是说中国有1亿多张姓的子孙,如以祭台寻祖为题发展研究台骀文化,台骀庙将会成为寻根祭祖之胜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