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

中文名称 四行仓库
创建于 1931年
所属国家 中国
目录导航

建筑简介

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静安区中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

正门门牌号为光复路1号,它是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这座仓库创建于1931年,为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它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即紧靠西藏北路的大陆银行仓库与紧靠现晋元路的北四行仓库两部分组成的,但一般均统称为“四行仓库”。

历史事件

生死搏杀就此开始

1937年8月初,上海形势顿时紧张,一直把上海当作战略目标的日本开始大规模撤侨,包船已订到8月15日。当时日本在上海的侨民已超过10万,绝大多数都居住在虹口。除了老幼妇孺外,日本军队已经开始向在乡军人会、日本居留民团等组织的成员分发武器。8月9日,日海军中尉大山勇夫驾车冲击虹桥机场,与中国守军发生冲突,被当场击毙。当晚日本陆军2000余人坐军舰开赴上海,大战一触即发。

8月13日夜晚,大风肆虐、暴雨如注。从太平洋上刮来的台风与上海擦肩而过,但余威还在。突然从虹口、闸北、南市都传来了极为猛烈的轰炸声与枪炮声。依照张治中将军的计划,装备精良的国军一部攻占日军在上海最重要的据点虹口日本海军司令部;另一部攻击日海军在上海唯一的码头汇山码头,将日军赶到黄浦江里去,这样淞沪抗战可获全胜。但这两个目标均未实现。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抗战自卫书》,宣布“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8月15日,日本宣布全国总动员,成立作战大本营。9月初,日本天皇召开“九一八“事变以来第一次御前会议,正式宣布向上海陆续派遣5个师团约30余万人的精锐部队。中日两国上百万军队在上海长达几个月的生死搏杀就此开始……

当孙元良告诉杨瑞符营长撤到四行仓库,一个营需坚守7天,掩护全军撤退时,杨瑞符营长非常高兴。他明知有可能与他的部下全部牺牲,却说“大敌当前,男儿自应以死报国”。[1]

已知牺牲在眼前

8月13日以后,蒋介石尽遣70余万国民党精锐之师,与日本侵略军展开激战。尽管在局部战役曾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在几乎没有任何天然屏障可以防守的淞沪平原,面对海空占绝对优势的日军,两个多月下来,伤亡巨大,败相已露。

10月26日,鉴于在上海闸北地区抵抗已日趋艰难,蒋介石决定撤出该区绝大多数部队,去防卫上海西部郊区;同时命令顾祝同将军让其麾下的八十八师单独留守抵抗。因为九国公约的签字国将于11月6日召开会议,蒋介石希望以八十八师的牺牲来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

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通过参谋长张柏亭向顾祝同提议:既然出于政治目的,那么留守闸北的部队,实力多是牺牲,实力少也是牺牲;守多个据点是守,集中兵力守一、二个据点也是守。最后顾祝同同意八十八师留下一个团的兵力,留守地点自行处置。孙元良决定,就以四行仓库为据点固守,固守时间为7天,这也是蒋介石向他提出的。他想来想去觉得一团兵力还是过多,在最后撤离时,决定只留下八十八师五二四团第一营这么一个加强营。营长为陆军少校杨瑞符;为加强领导,特派五二四团副团长中校谢晋元作为最高长官。

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苏州河北岸、新垃圾桥即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是交通银行与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与盐业银行)于1931年建成的联合仓库。它是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建筑物,建造得十分坚固。

杨瑞符营长接到从闸北前沿阵地撤退的命令,很不情愿,因为他在这块阵地上已坚守了2个月,牺牲了差不多有一半的兄弟。当孙元良告诉他撤到四行仓库,就一个营坚守7天,掩护全军撤退时,他非常高兴。他明知有可能与他的部下全部牺牲,却说“大敌当前,男儿自应以死报国”。

兵力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经过5次补充兵员,全营撤退到四行仓库时,包括谢晋元副团长在内,仅414人。而他们的对手,是以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的松井石根亲自指挥的日本王牌军第三师团。

上海市民得知国民党军队全线败退的消息原本是十分沮丧的。现在突然听到闸北传来的枪炮声,了解到四行仓库还有一支中国军队在坚守,极为振奋!无数市民爬上屋顶向闸北眺望。[1]

战术得当,首战告胜

27日早晨,天刚蒙蒙亮,日军在重炮、坦克的掩护下,攻进了早已是一片废墟的上海火车站(老北站)。他们惊讶地发现,这里已是空无一人。松井石根不敢相信这一状况,他亲自视察了老北站后,便命令部下快速挺进到苏州河北侧。

当时苏州河南岸是英美的公共租界。为了应付局面,保护英美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美国海军上将亨利·欧文率领一支以“奥古斯塔”号巡洋舰为首的由40多艘舰船组成的舰队开进了黄浦江;英国人除了海军中将查尔斯指挥的海陆军队外,还特别从香港调来了威尔士燧发枪团的一个营。日军虽然骄横,但当时还不敢向英美动手。

当日军第三师团先头部队挺进到四行仓库前,突然遭遇到中国军队的猛烈射击,一下子扔下了10多具尸体,余部慌忙撤退。下午,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从东西两侧同时进攻,但炮弹打在仓库坚硬的墙壁上根本无济于事。日军又不敢用重炮,唯恐炮弹越过苏州河,打到租界内。新垃圾桥(即西藏路桥)东侧的苏州河边,还矗立着一个几十米高的巨大煤气包。万一炮弹击中煤气包,引起煤气爆炸或泄漏,后果不堪设想。结果日军的两路夹击碰到火力迅猛、居高临下的守军,根本无济于事。日军扔下20来具尸体再次败退。

上海市民得知国民党军队全线败退的消息原本是十分沮丧的。现在突然听到闸北传来的枪炮声,了解到四行仓库还有一支中国军队在坚守,极为振奋!无数市民爬上屋顶向闸北眺望。有些胆大的市民甚至跑到苏州河南岸观望。由上海市民组织的各界抗敌后援会和主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救亡协会随即行动,十多辆汽车运来的各种物资堆积在河岸。

当谢晋元与杨瑞符从这位10多岁的小姑娘手中接过国旗时,都情不自禁地向她行了一个军礼!杨惠敏问谢晋元今后的打算,在场的军人齐声回答:誓死保卫四行仓库![1]

后世纪念

2005年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电信发行了一套主题电话卡,其中一张为四行仓库。

2015年8月13日,在淞沪会战78周年纪念日之际,上海唯一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落成开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包括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及尾厅等六个部分。纪念馆以一封谢晋元在赴淞沪战场前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开篇,展现了以谢晋元为首的“八百壮士”在国难当前之际,舍家为国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决心。展览运用实物、雕塑、现代科技等手段再现当年战斗场景,通过图文展板、巨幅绘画等形式展示上海人民投身全民族抗战、共御外侮的历史事实,以及中外各界对“八百壮士”英雄事迹的颂扬和缅怀。

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