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月,河南省白马寺水利学校创建。
1957年2月,迁至郑州市陇海西路校址,改名为河南省水利学校。
1958年8月,学校升格为郑州水利专科学校、河南水利学院。
1962年6月,专科停办,更名为郑州水利学校。
1970年12月,学校停办。
1978年1月,学校复校。
1984年7月,更名为河南省郑州水利学校。
1985年10月,迁至郑州市花园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3)路现址。
2002年7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河南省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合作举办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职业学院。
2013年3月,河南省政府批准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职业学院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剥离,设置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独立举办高职教育。
2015年,学院被认定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7]
2018年,学院被水利部认定为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学校。[8][9][10]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截至2019年6月,学院有建有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
省级工程实验室:湖库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2014-2019年6月,学院获得省厅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104项,拥有专利117项,公开发表论文520余篇。
省级科技进步奖:《郑州市雨水综合利用研究》(二等奖)、《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研究》(三等奖)、《燕山水库大坝施工、运行期的渗流及应力变形数值模拟研究》(一等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多功能场研建》(一等奖)等[11]
省级科研课题:《地下水资源远程实时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供水配套工程投资控制管理办法研究》《校内电学实验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海绵校园建设研究与实践》《智慧水利校园建设研究与实践》等[11][12][13]
截至2019年6月,学院馆藏纸质图书40万多册,电子图书29万多种,有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汇雅电子图书、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等各类文献数据库10多个。
《教研与实践》是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主办的内部学术性刊物,主要反映该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14]
截至2019年6月,学院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合作办学;与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就联合举办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会计学、市场营销等专业本科教育签订了合作协议。
截至2019年6月,学院设有5个教学系,开设40个高职专科专业。
教学系 | 专业 |
---|---|
水利工程系 |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建设工程监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水政水资源管理 |
土木工程系 | 建筑工程技术、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工程测量技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监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建筑室内设计 |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 | 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
经济管理系 | 会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
环境工程系 | 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水土保持技术、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 |
参考资料:[15][16][17] |
教学系 | 专业 |
---|---|
水利工程系 |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建设工程监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水政水资源管理 |
土木工程系 | 建筑工程技术、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工程测量技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监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建筑室内设计 |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 | 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
经济管理系 | 会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
环境工程系 | 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水土保持技术、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 |
参考资料:[15][16][17] |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88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63人,研究生学历或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02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4人,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5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4人、学术技术带头人17人、教学名师5人、青年骨干教师9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4人,全国水利职教新星4人,全国水利系统首席技师1人。水利水电建筑、物联网应用技术2个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入选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项目。[18]
校园风光(8)省级职业教育教学专家:黄功学等
省级学科带头人:谭春英等[19]
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志宏、张凌杰、王海周、武凤翔、秦克丽、包永刚、刘晓丽、丁小霞、张竟超、张德喜等[20][21][22][23][11][24][25][26]
省级教学名师:张凌杰、包永刚等[21]
省级骨干教师:郑志宏、张凌杰、王海周、肖文珍、王洁林[20][21][22][27]
截至2019年6月,学院有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
截至2019年1月,学院有省级高职院校立体化教材建设项目3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1个;校内有22个仿真性实训中心和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实验室115个,校外实训基地56个。
国家级骨干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测量技术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省级高职院校立体化教材建设项目:《数控加工技术》《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环境工程基础》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HTML5 网页设计》
2020年1月,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2019年度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明责、 守信、 敬业、 力行[28]
《放飞梦想》 | ||
作词:张和银、霍国义;作曲:李道畅[29] | ||
滔滔黄河,巍巍嵩山,茵茵绿城矗立我可爱的校园。莘莘学子,济济一堂,中原大地,万千桃李桃李万千争艳。啊,校园里回响,校园里回响江河江河的交响,啊,蓝天上放飞,蓝天上放飞碧水碧水的呼唤。啊,千年文明,薪火相传。我们在知识的海洋破浪扬帆。啊,破浪扬帆。 | 继往开来,志存高远,蓬勃绿城绽放我筑梦的心愿。携手共创,青春灿烂,煌煌伟业,我辈踊跃承担我辈承担。啊,课堂里汗水,课堂里汗水书写水利的蓝图,啊,征途上智慧,征途上智慧拥抱美好的明天。啊,面向世界,全面发展。我们向科学的高峰奋勇攀登。啊,奋勇攀登。 | ![]() |
《放飞梦想》 | ||
作词:张和银、霍国义;作曲:李道畅[29] | ||
滔滔黄河,巍巍嵩山,茵茵绿城矗立我可爱的校园。莘莘学子,济济一堂,中原大地,万千桃李桃李万千争艳。啊,校园里回响,校园里回响江河江河的交响,啊,蓝天上放飞,蓝天上放飞碧水碧水的呼唤。啊,千年文明,薪火相传。我们在知识的海洋破浪扬帆。啊,破浪扬帆。 | 继往开来,志存高远,蓬勃绿城绽放我筑梦的心愿。携手共创,青春灿烂,煌煌伟业,我辈踊跃承担我辈承担。啊,课堂里汗水,课堂里汗水书写水利的蓝图,啊,征途上智慧,征途上智慧拥抱美好的明天。啊,面向世界,全面发展。我们向科学的高峰奋勇攀登。啊,奋勇攀登。 | ![]() |
学院院徽由内外两个圆造型组成, 内圆是由篆体“ 水” 字相联的象征着水利的蓝色浪花和象征着环境的绿叶组成的图案, 内外圆之间是中文学院名( 中山体) 和英文名, 蓝色浪花中的“1955” 字样代表学院建校时间。[28]
校徽
学院校旗为长方形旗帜,长宽比例为3:2,中国红旗面,白字,中央为规定字体的学院名称。[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