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原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农艺系、食品系、畜牧兽医系、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合并组建成了新的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下设农业科学与技术系、生物技术与工程系、食品与制药工程系、生物科学实验中心、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生物药物研究所、食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专任教师110人;有教授(研究员)14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33人,讲师(实验师)48人,助教15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42.7%,教师中有硕士38人,博士(含在读)28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比例为55.4%。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近年学院加大了对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引进力度,教师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有了较大改善。教师队伍中有7人获国务院政府津贴,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省优专家3名,绵阳市科技拔尖人才5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良师2名。
学院设有植物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方向包括代谢植物学、发育植物学、环境植物学、资源植物学和真菌学。设有7个本科专业,即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农学、园艺、动物科学。现有在校本科生1974人、在校研究生54人。
学院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扩大专业口径,以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专业,严格教学管理,坚持授课质量评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成果显著,先后获得普通高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有2个实验室通过省级基础实验室评估;植物学科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生物技术专业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品牌专业并列入重点批次招生,农学专业被评为校级优秀专业。生物统计学、植物细胞工程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园艺植物育种学等课程被列入学校品牌课程建设。
学院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实习场所房屋总面积为15000多平方米,拥有一批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总值约1000万元,校内实验实习用地近200亩。学院还与国内外及社会各界有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已与3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定了教学实习基地合作协议。有7个企业为学生设立了奖学金。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在植物新品种选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生物与核技术结合研究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三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厅级项目35项。2001年以来通过审定的农作物品种达27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4项。 三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52篇。
学院以学生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在2002年以来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已获得全国性竞赛奖励3项、省级竞赛奖励10项,特别是制药0604全班同学,在学院的带领下,取得了辉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