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运输不仅运输量大、连续、迅速、经济、安全、可靠、平稳以及投资少、占地少、费用低,并可实现自动控制。除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的长距离运输外,还可运输矿石、煤炭、建材、化学品和粮食等。管道运输可省去水运或陆运的中转坏节,缩短运输周期,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当前管道运输的发展趋势是:管道的口径不断增大,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管道的运距迅速增加;运输物资由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等流体逐渐扩展到煤炭、矿石等非流体。中国已建成大庆至秦皇岛、胜利油田至南京等多条原油管道运输线。
就液体与气体而言,凡是在化学上稳定的物质都可以用管道运送。故此,废水 (sewage) 、泥浆 (slurry) 、水、甚至啤酒都可以用管道传送。另外,管道对于运送石油与天然气十分重要——有关公司多数会定期检查其管道,并用管道检测仪 (pipeline inspection gauge) 做清洁工作。
在五大运输方式中,管道运输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建设上,与铁路、公路、航空相比,投资要省得多。就石油的管道运输与铁路运输相比,交通运输协会的有关专家曾算过一笔账:沿成品油主要流向建设一条长7000公里的管道,它所产生的社会综合经济效益,仅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动力消耗、减少运输中的中石油与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签署协议损耗3项,每年就可以节约资金数10亿元左右;而且对于具有易燃特性的石油运输来说,管道运输更有着安全、密闭等特点。
在油气运输上,管道运输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在于它的平稳、不间断输送,对于现代化大生产来说,油田不停地生产,管道可以做到不停地运输,炼油化工工业可以不停地生产成品,满足国民经济需要;二是实现了安全运输,对于油气来说,汽车、火车运输均有很大的危险,国外称之为“活动炸弹”,而管道在地下密闭输送,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三是保质,管道在密闭状态下运输,油品不挥发,质量不受影响;四是经济,管道运输损耗少、运费低、占地少、污染低。
成品油作为易燃易爆的高危险性流体,最好运输方式应该是管道输送。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成品油有运输量大,劳动生产率高;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占地少;运输损耗少,无“三废”排放,有利于环境生态保护;可全天候连续运输,安全性高,事故少;以及运输自动化,成本和能耗低等明显优势。
主要优点可大概概括为:
(1)运量大。
一条输油管线可以源源不断地完成输送任务。根据其管径的大小不同,其每年的运输量可达数百万吨到几千万吨,甚至超过亿吨。
(2)占地少。
运输管道通常埋于地下,其占用的土地很少;运输系统的建设实践证明,运输管道埋藏于地下的部分占管道总长度的95%以上,因而对于土地的永久性占用很少,分别仅为公路的3%,铁路的10%左右,在交通运输规划系统中,优先考虑管道运输方案,对于节约土地资源,意义重大。
(3)管道运输建设周期短、费用低。
隧道管道运输线铺设:国内外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的大量实践证明,管道运输系统的建设周期与相同运量的铁路建设周期相比,一般来说要短1/3以上。历史上,中国建设大庆至秦皇岛全长1152公里的输油管道,仅用了23个月的时间,而若要建设一条同样运输量的铁路,至少需要3年时间,新疆至上海市的全长4200公里天然气运输管道,预期建设周期不会超过2年,但是如果新建同样运量的铁路专线,建设周期在3年以上,特别是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相对较差,大规模修建铁路难度将更大,周期将更长,统计资料表明,管道建设费用比铁路低60%左右。
天然气管道输送与其液化船运(LNG)的比较。如建设6000公里管道投资约120亿美元;而建设相同规模(2000万吨)LNG厂的投资则需200亿美元以上;另外,需要容量为12.5万立方米的LNG船约20艘,一艘12.5万立方米的LNG船造价在2亿美元以上,总的造船费约40亿美元。仅在投资上,采用LNG就大大高于管道。
(4)管道运输安全可靠、连续性强。
由于石油天然气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泄露,采用管道运输方式,既安全,又可以大大减少挥发损耗,同时由于泄露导致的对空气、水和土壤污染也可大大减少,也就是说,管道运输能较好地满足运输工程的绿色化要求,此外,由于管道基本埋藏于地下,其运输过程恶劣多变的气候条件影响小,可以确保运输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
(5)管道运输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
发达国家采用管道运输石油,每吨千米的能耗不足铁路的1/7,在大量运输时的运输成本与水运接近,因此在无水条件下,采用管道运输是一种最为节能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是一种连续工程,运输系统不存在空载行程,因而系统的运输效率高,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已证明,管道口径越大,运输距离越远,运输量越大,运输成本就越低,以运输石油为例,管道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的运输成本之比为1:1:1.7。
专用型强
运输对象受到限制,承运的货物比较单一。只适合运输诸如石油、天然气、化学品、碎煤浆等气体和液体货物。
灵活性差
管道运输不如其他运输方式(如汽车运输)灵活,除承运的货物比较单一外,它也不容随便扩展管线。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对一般用户来说,管道运输常常要与铁路运输或汽车运输、水路运输配合才能完成全程输送。
固定投资大
为了进行连续输送,还需要在各中间站建立储存库和加压站,以促进管道运输的畅通。
专营性强
管道运输属于专用运输,其成产与运销混为一体,不提供给其他发货人使用。
社会物流成本核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物流总成本。认为在研究社会物流成本时,人们已经把一个国家物流成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衡量各国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发展的水平高低的标志。
各国对社会物流成本的测算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各国物流学术界和实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社会物流成本计算的概念。
下面,我国以美国计算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方法来具体说明以上概念性公式的应用。
美国的社会物流成本包括三个部分:存货持有成本、运输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其中,存货持有成本是指花费在保存货物上的费用,除了包括仓储、残损、人力与费用及保险收税收收费用外,还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在计算时,从美国商务部的《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报告》《当前商业状况调查》《美国统计摘要》等获得存货价值的数据。用此数据代入Alford–Bangs公式来测算存货持有成本。其中,利息是以美国商业利率为标准计算的存货资金占压成本。
存货持有成本约占货价值的25%,每年在进行物流成本测算时,可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对表中的比重数据进行调整。
运输成本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货运代理相关费用,油料管道运输与货主费用等。运输成本的测算数据是依据美国伊诺运输基金会出版的《美国运输年度报告》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包括订单处理、IT成本以及市场预测、计划制订和相关财务人员发生的管理费用。这项费用由于很难真正统计,美国根据历史情况和专家研究确定的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存货持有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总和得出。从1973年第一篇《美国物流年度报告》开始,美国一直用4%乘以存货持有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作为物流行政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