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中文名称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省份 黑龙江省
占地面积 16.4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渤海国是我国唐代的一个地方政权,建于公元698年,亡于公元926年;历经229年,更迭15世王。渤海国的疆域辽阔,包括我国东北大部分和现在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罗斯滨海边疆区及朝鲜北部的一部分。靺鞨首领大祚荣在“旧国”,就是现在的吉林省敦化敖东城一带建立地方政权,他自称“震国王”。公元705年,唐中宗派侍御史招慰大祚荣,大祚荣接受了唐的招慰。公元713年,唐朝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公元755年渤海国王都从今吉林省和龙市(中京显德府),迁至现在的宁安市渤海镇(上京龙泉府)。这是牡丹江历史上第一个最大的行政建制所在地,成为当时东北与东北亚著名的大都市之一。渤海共传15代王,第1代、第2代唐朝封为“渤海郡王”,从第3代起,唐朝晋封为“渤海国王”。渤海政权正式国名是“渤海国”。渤海国统治的200多年,这里农牧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发展很快,经济繁荣,为后来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渤海国时留下的古城墙、古建筑、古墓群到处可见。

建筑特点

渤海国是唐代我国东北地区为主体建立的“海东盛国”,初称“震国”,后改称“渤海国”。公元755年渤海国三世王大钦茂自中京敖东城迁至上京为国都达160多年。它代表着渤海人创造的“海东盛国”的灿烂文明,这是最早经清末学者曹廷杰所考定的。城分内、外和宫城三部分。外城垣周长18公里多,为土墙,有10座门、五条大街纵横排列,中央大街宽110米;内城周长4.5公里,为石墙,建在外城北部的中间;在内城建有宫城,周长2.5公里,玄武岩筑成。五座大殿中轴排列,并有回廊相连。另有10寺5桥、八宝琉璃井、点将台、驸马府、御花园等遗迹。为当年仅次于唐长安京城的东亚第二大都会。渤海国共设“五京”。“上京”即为其都城。古城远处四面环山,近处三面濒临牡丹江。上京城建制和规模完全仿唐都长安城兴筑。其建制和规模完全仿唐都长安城,略成长方形,且城中套城,分外城、内城和宫城(紫禁城)三部分,距今已有千年。外城周长约17.5公里,四面十门,城垣土石间筑,残高平均2米左右。内城在外城北部正中,周长约4.5公里,城垣石筑。宫城在内城北部正中,周长约2.5公里,城垣石筑,残垣平均高3米以上。宫殿在宫城中轴线上,今存五重殿基。宫城正南的午门,台基高近6米,其东西两边原为侧门。第二殿东侧有著名的八宝琉璃井。在宫城东侧有禁苑遗址,其南有一个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池塘,北侧第三宫殿建筑遗址平面、剖面图。

原有两个东西相对的亭树,还保存着当年的础石。池塘东西两侧有人工堆砌的假山以及一些楼台殿阁建筑的遗址。建筑材料多用石料和砖瓦,有宝相花纹砖、文字瓦、莲花瓦当、各种釉瓦等。上京龙泉府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文物保护

1961年,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都十分重视该遗址的保护工作。60年代初,宁安县即建立了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80年代,省文物管理部门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清理工作,并建立了遗址博物馆;90年代以来,继续开展清理工作并着手组织制定了《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规划》。近年来,旅游经济迅速发展,该遗址地处哈尔滨—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亚布力国际滑雪场—牡丹江—镜泊湖—俄罗斯海参崴黄金旅游干线上,到此参观游览的人日增。为了预防和控制日益加快的生产、生活活动对遗址及其环境的破坏,提高遗址保护、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与科学化水平,确保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为了合理利用遗址,发挥其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有作用,2004年起,黑龙江省文物局便着手制定专门保护遗址的地方性法规《黑龙江省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条例》。经过黑龙江省文物局、黑龙江省政府法制办、黑龙江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2年多的立法论证、调研,《条例》于6月9日最终审议通过。

主要景点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位于渤海镇内,是唐代渤海国的都城遗址,年代约为689-926年。上京城是渤海国五京之一,因位置偏北,故称上京。该遗址北距宁安城40公里,距东京城火车站仅4公里。是牡丹江去镜泊湖的必经之路。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有上京博物馆进行管理。 古城遗址内的兴隆寺,是在渤海庙地上修建的,为清代建筑,寺内的石灯憧、石龟跌和大石佛,都是渤海时代遗存至今的佛教石刻艺术品。古城遗址一带,还有渤海国墓葬、窑、桥等遗址。

旅游信息

交通

公交:暂无公交车可直达该景点。推荐自驾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自驾:马河乡到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宫城遗址1.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行驶8.7公里,右转进入G2012.沿G201行驶3.9公里,调头进入渤沙线3.沿渤沙线行驶4.3公里,到达终点。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宁安市境

旅游特色

上京城的建制和规模完全仿照唐都长安城,分为内城、外城和宫城三部分。全城平面呈长方形,外城周长为17.5公里,城外有壕沟。城门四面共辟有10座城门,城内街道纵横交叉,将全城划分为许多规整的长方形区域,其间设居民区。内城在外城的北部正中,宫城位于内城的中央,宫殿区在宫城的中央,现存有五处宫殿基址。宫城东侧为禁苑遗址,其南部还有一个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池塘。北面为宫城,南面为外廓城。宫城为长方形,四面宫墙均为石砌,各有一门。宫城前部为官衙,后部为王宫。宫城内部被南北向墙分隔为东、中、西三区,各区内部又以纵横墙垣分成若干部分或院落。各院落都有宫殿房屋遗址。环宫城东、西、北三面是禁苑等附属部分。南面的外廓城,由坊、街道、市场及城墙、城门等部分组成。城墙用石块砌筑,厚2.4米,外有壕沟。共设10个城门,东、西垣各2门,南、北垣各3门。城内街道共发现9条,南北向5条,东西向4条,以纵向全城的“朱雀大街”最为典型,它将全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坊呈长方形,四面筑墙,坊内有若干院落,有大小二种。东、西二市尚难断定具体地点。此外,在渤海都城内外还发掘佛寺若干处,其规模都较大。如东城西起第一列北数第二坊西部寺院遗址佛殿,由主殿、穿廊和东西二室三部分组成,三者台基连为一体。主殿东西23.68米、南北20米。东西室为方形,台基每边9.23米。佛寺面积占据半个坊区,且数量较多,反映出渤海国佛教盛行的景况。  

荣誉记录

2021年10月18日,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