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喜旺徐

扎喜旺徐

中文名 扎喜旺徐
出生日期 1913年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简介

扎喜旺徐(1913-2003),藏族,1913年农历6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一个藏族贫苦牧民家庭。1935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面军,直接参与创建党在藏族地区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甘孜博巴政府”,并担任“甘孜博巴政府”骑兵连连长。同年6月,随红二方面军长征。1938年在延安民族学院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藏族中第一批共产主义战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西北局行政处科长,内蒙古盐务局局长,锡察兩盟行政委员会处长,兴安省政府财经处处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扎喜旺徐先后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果洛工作团团长,果洛藏族自治区主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长;青海省民族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青海省人民政府委员、副秘书长、省政协副主席、副省长,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处书记;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政法司司长。他先后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扎喜旺徐一生立党为公,忠心为国,一心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为藏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和繁荣昌盛贡献了自己毕生精力。正如有关部门在评价其一生的业绩时所指出的那样:“扎喜旺徐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为各族人民团结进步事业含辛茹苦,辛勤工作,为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贯彻执行爱国民族统一战线作出重要贡献。”2003年10月16日23时,扎喜旺徐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2]

人物经历

扎喜旺徐1913年出生在原西康省、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一个贫苦牧民家庭,从7岁开始,给牧主放羊,当长工,受尽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之苦。

在红军进入藏族聚居区之前,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动宣传,挑动红军与藏族同胞的关系。受这种反动宣传的影响,当红军要到藏族聚居区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一片恐惧和骚动。大家怀着不安的心情东躲西藏。但扎喜旺徐想着:“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红军杀我干什么?”他便没有躲藏。

1935年初,红四方面军进驻甘孜。一天,扎喜旺徐在县城城门口转悠时,站岗的士兵过来问话。扎喜旺徐听不懂汉话,战士请来翻译,问他有什么事。扎喜旺徐回答得挺干脆:“没有什么事,只是想看看红军是什么样子,和以前来的兵究竟有什么不同。”

正在这时,来了一位干部模样的红军,问他是哪个村子里的人,乡亲们的情况如何,跑进深山老林的人回来没有,他们的牛羊有人照看吗,生活有困难吗,扎喜旺徐就他知道的作了回答。

见扎喜旺徐的衣服很破烂,那位红军干部给了他一件衬衣、一条毛巾、一块肥皂,还给了他一个红布条子,让他挂在胸前。扎喜旺徐后来才知道,那块红布条是“代表证”,上面写着“民族代表”4个字。红军当时正在甘孜召开各界僧俗人民代表大会,准备成立苏维埃博巴政府。

凭着那张代表证,扎喜旺徐走进了红军总部。一位红军干部亲切地接见了他,通过翻译告诉他,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各族人民自己的军队,是为各族人民谋幸福的,是穷人自己的军队。

后来扎喜旺徐才知道,那位干部就是邵式平同志。解放后,邵式平担任江西省委书记、省长。

邵式平了解到扎喜旺徐的身世后,问他想不想参加红军?扎喜旺徐马上答应了。邵式平对扎喜旺徐说:回去告诉乡亲们,我们红军有严明的纪律,不打骂群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尊重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保护喇嘛寺院。你们亲眼看见了,红军有那么多人马,我们宁愿露宿草原,也不进驻寺院。想办法告诉乡亲们,不用害怕,赶快回家来,照看好自己的牛羊,安居乐业。

扎喜旺徐便到各地说服乡亲们回乡,帮助红军进行宣传活动,并且找到了逃到深山里的乡亲,告诉他们要放心回家,不要轻信谣言。

慢慢地,躲藏的藏族同胞们回来了,大家开始纷纷支援红军。在这一过程中,扎喜旺徐做了大量的工作。大家援助了红军多少粮食,如今已无法统计。仅白利寺管家不完全统计,白利寺捐献的“拥护红军粮”,计有青稞134石、豌豆22石、马15匹、牦牛19头。

1936年5月5日,甘孜博巴政府在甘孜成立。这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藏族地区建立的第一批苏维埃革命政权之一,也是影响最大的苏维埃革命政权。扎喜旺徐被任命为骑兵连连长,他的责任是保卫当地新生的红色政权。

1936年7月2日,红二方面军主力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不久,红四方面军先行北上,扎喜旺徐留下来为红二方面军准备粮食和其他物资。在短短40多天里,他筹集到粮食4.6万多斤。

不久,红二方面军也要离开甘孜了。走还是留?扎喜旺徐毅然决然踏上长征之路,成为红二方面军唯一的一名藏族战士。[3][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