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位于曲阜市东南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5.5万人。辖4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南辛南村,距市区15千米。距京沪高速铁路曲阜东站(息陬)8千米,距京福高速公路8千米。尼山为孔子诞生地,尼山建筑群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日东高速公路过境并设有尼山风景区连接线,曲阜至尼山风景区有旅游公路。
1949年建南辛区,1958年设公社,1965年复区,1976年复公社,1984年复区,1986建镇。1996年,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辖南辛南、南辛中、南辛北、大胡、小胡、屯里、大王庄、新龙泉、西余、东余村甘辛庄、西白、东白、桑庄、东蔓山、西蔓山、南官庄、彭庄、大烟庄、小烟庄、东魏庄、西魏庄、小北山23个行政村。1976年建尼山公社,1986年设乡。1996年,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辖鲁源东、鲁源西、黄土、夫子洞、周家庄、刘家楼、苏家、新赵、新村、张马、新田、南王庄、西龙泉、东龙泉、长座、宫家楼、颜母庄、东官庄、西官庄19个行政村。2000年12月,撤销尼山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南辛镇。2011年6月9日,为配合支持省级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南辛镇正式更名为尼山镇。
尼山的主要建筑是“尼山孔庙”。据《阙里文献考》载:“后周显德中,以尼山为孔子发祥地,始创庙”。说明此庙最早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公元954-960)。宋代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孔子第四十六代裔孙孔宗愿扩建尼山孔庙,增建讲堂,立学舍、置祭田。元文宗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请复尼山祠庙,朝议未允。元顺帝二年(公元1336年),复建祠庙并塑孔子像,造礼、乐器,建观川亭和尼山书院。荐举彭为书院山长。名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五十九代衍圣公孔彦缙增修启圣殿及寝殿。
尼山孔庙
尼山书院,位于山东曲阜县城东南30公里处的尼山原名尼邱山,因避孔子讳而改名为尼山,与洙泗书院、石门书院、春秋书院并称为曲阜四大书院。始建于宋庆历三年,元朝时重修。是明永乐十五年建造的。门外立有两幢石碑,一为明弘治年间所立,上刻“尼山书院”四个大字,一为衍圣公孔宏泰重立《元司居敬尼山孔子像记》碑。自古以来,尼山书院就是研修孔子思想,宣讲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文明四方。海拔340馀米,山顶五峰连峙,惟中峰为尼丘。据《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故尼山名扬遐迩。这里,中峰东麓有孔子庙和尼山书院等建筑物,另有五老峰、鲁源林、智源溪、坤灵洞、观川亭、中和壑、文德林、白云洞等所谓“尼山八景”。
尼山书院
圣水湖,即尼山水库,北接尼山,南连昌平山,东傍颜母山。截五川之水汇集,水利工程,系全国二十四大水库之一。该库于1958年11月开始动工兴建,1960年9月完成。尼山水库万亩水面碧波荡漾,风光秀丽,与尼山山水合一,相映生辉,湖光山色,已成为休闲观光旅游的独特风景区。山东省水利厅将尼山水库命名为“孔子湖”。2012年12月6日,曲阜孔子湖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评审,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孔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期限为9年。
尼山水库
观川亭是孔子看五川汇流的地方。《论语·子罕》中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语。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建亭纪念。站在观川亭前的望远台上,向东可以看到以孔子母亲颜征在命名的颜母山,流淌在颜母山脚下的则是沂河,向南望去则是尼山水库,也叫做孔子湖。雨后,站在观亭内,居高临下,可望波涛翻腾的五川汇流,蔚为壮观。这时好像似乎可以听到圣人在这里吟诵那千古流传的佳句,可以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思考,好像在提醒我们珍惜现在,珍惜时间和生命。
观川亭
尼山之西约五华里处,有一片绿树浓荫掩映着的农家房舍,它就是鲁源村,古人称之为鲁源林。据《阙里志·尼山》载:“在尼山之西五里,史载孔子生鲁昌平乡,即此,今名鲁源村。”鲁源,其义即为鲁国之源。1958年在鲁源村东建起了一座可蓄水1.2亿立方米的特大水库,可灌溉农田20万亩。登上尼山,俯瞰遥望,只见山峦重叠、碧波荡漾,为古老的尼山圣地又增添了一处妩媚动人的景观。夫子洞又名坤灵洞,天然石室,位于尼山孔庙东南崖下,相传为孔子诞生处,洞旁立碑名“夫子洞”。
孔子出生地
文物遗址位于曲阜城东南25公里,黄土村西,孔子湖北沿。195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面积200米×100米。文物蕴藏较丰富,出土文物有石斧、凿、铲、纺轮等,陶器有鼎、壶、豆、黑陶罐、陶猪等,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
孔子湖文物遗址
---相 关 资 料---
即山东曲阜东南的尼山。《史记・孔子世家》:“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颜氏女是其第三任妻子,即孔子的母亲。
圩顶:头顶中间低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