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卢云未婚先孕,医生园园为她做了人流手术。卢云感到未婚先孕是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想对此搞个专题报道,得到主任的热情支持。卢云与园园成为了好朋友,在医院采访的过程中,卢云见到了各种各样来做人流的女孩。其中有一个叫京京的女孩,被其父亲强暴,被迫来做人流。为躲避卢云的追问,她选择去私人医院做人流,结果流血过度,神志不清,撞车身亡。同时,卢云的爱情也发生了问题,她的男友在外面有了另一个女人。顶着各方面巨大的压力,卢云努力地工作着。转播室里,卢云的专题报道如期播出。[3]
首度披露未婚先孕、父女乱伦、性骚扰、性冷淡等中国社会问题!影片尖锐真实,思想前卫大胆,不可不看的大师之作!
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卢云未婚先孕,妇产科医生园园为她做了人流手术。这一亲身经历,使卢云深感未婚先孕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于是她决定潜入医院搞一个专题报道……
影片以真实的镜头,剖析了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冲击下,中国女青年的性观念和性状态,大胆地揭示了办公室性骚扰、父女强奸乱伦、婚外情、三角恋、性冷淡等现象,特别强调了未婚先孕对女性所造成的伤害。影片直露真实,思想前卫大胆……
昨日,记者从广州俏佳人音像公司获悉,由国内大师级导演田壮壮在1988年执导的反映女性未婚先孕的影片《特别手术室》(曾名为《非法生命》),经过17年的漫长等待,昨日终于以音像制品(碟片)的形式重新浮出水面。
记者从发行方获悉,这部由李雪健、徐帆、谢园、史可、丁嘉莉、雷恪生等人主演的电影,是中国第一部以女性未婚先孕为题材的影片。而在《特别手术室》碟片的封套上,还特别予以标注:(未成年人)需由家长指导陪同下观看。尘封17年,《特别手术室》为什么现在才与观众见面?又为何能够解禁?带着以上疑问,昨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敏感作品 今朝解禁
昨日,《特别手术室》以音像制品(碟片)的形式出现在成都市场,这是该片17年来第一次正式面对公众。记者从碟片封套上看到这样的标语:田壮壮电影作品。观看《特别手术室》时,记者发现,该片讲述的是电视台女主持人未婚先孕,到手术室做人流,由此受到了感触,因此潜入医院专门做了个“女性未婚先孕”的专题片。女主持人在制作这个专题片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发生在女性身上的故事……这种题材的影片放在17年前的环境下,借用发行方毕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是部非常前卫的影片”。
■镜头含蓄 一刀未剪
尽管《特别手术室》封套上标注的“首度披露未婚先孕”等诸多字样让记者大跌眼镜,但在记者完整观摩完该片后发现,整部电影的画面非常干净,无论是所谓的激情戏、还是在手术台上……没有暴露镜头。田壮壮工作室的郝女士昨日向记者介绍,《特别手术室》是中国内地最早也是中国内地首部以未婚先孕为题材的影片。她透露,当他们从潇湘电影制片厂找到母带时,内容就是这样的了,而把这部影片转成碟片,一刀未剪。
■大腕云集 首发10万套
除了田壮壮的大名外,该片的演员阵容也是非常庞大,史可、丁嘉莉、李雪健、徐帆、谢园、雷恪生,个个都是腕。据了解,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徐帆当时还是学生。记者获悉,该片的音像版权费居然还不到100万元,而以低价购买了版权的发行方则对市场很有信心,除了田壮壮的名气外,发行方还看重李雪健、徐帆等片中大腕,所以全国首批发货量共计10万套,而成都市场就拥有1万套,这个数字可以和《孔雀》等影片媲美。
质疑一:当年缘何被禁?
尽管知道《特别手术室》以音像的形式露面,但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田壮壮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奋:“《特别手术室》确确实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通过审查。”他透露,当年该片没有通过审查和影片本身没有关联,而是和具体的操作人有关系。因为影片送审是制片厂去送审的,“我拍完那部电影就走了。我记得当时是在辽宁制片厂,但后来听说转到了潇湘电影制片厂,我都不知道这情况。后来具体是什么时候审查通过的,我也不清楚。”
质疑二:何时通过审查?
尽管田壮壮不知道影片什么时候通过审查,但是现在该片出了碟片,就一定是审查通过的,那么后来该片是怎样通过审查的?记者昨日经过多方求证,才从潇湘电影制片厂了解到,《特别手术室》在拍摄完成4年后,也就是1992年12月30日才通过了审查。对于这迟来的“准生证”,潇湘电影制片厂王主任的说法和田壮壮的说法是一样的,即是因为操作人的问题,而不是影片本身的问题。
质疑三:为何当年不发行?
既然1992年就通过了审查,为什么当年不发行?对此,潇湘电影制片厂的王主任表示,1992年的电影市场跟现在不一样,没有现在这样激烈,也没有现在这样商业,更没有现在这样敏感,新闻媒体也不发达,“以为过了几年就没有人看了,这一搁就搁了10多年。”此外,田壮壮导演工作室的郝女士则称:“《特别手术室》最开始名叫《非法生命》。现在重新来做这部影片,除了市场考虑外,更主要的是想让田壮壮的影迷完整地看到他的作品。”
质疑四:为何“少儿不宜”?
《特别手术室》的碟片封套上特别标明:“需由家长指导陪同下观看”,暗示该片“少儿不宜”。然而,影片中并没有暴露镜头,难道,这只是发行上的一个噱头?对此,郝女士表示,尽管国家广电总局下达的放映许可证上没有特别指明“少儿不宜”,但是“我相信做父母的看了影片,一定会认为该片‘少儿不宜’,因为《特别手术室》是中国第一部关注未婚先孕的电影,题材很敏感。此外,现在全国都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很重视,我们希望这部影片能让看到该片的未成年人有所启发,但他们如果在家长陪同解说下观赏,收到的教育效果应该会更好。”
涂尔干的《乱伦禁忌及其起源》和佛洛依德的《图腾与禁忌》,前者认为乱伦禁忌起源于外婚制,而外婚制是圣俗二分的一个特例(圣:血-经血-女人;俗:其他,包括同一氏族的男人),而这里被神圣化、从而也就被禁忌的血,是该氏族的图腾的化身,正因为这种地位它才被禁忌。后者只是接着前者的思路进一步挖掘:氏族图腾的起源又是什么?为什么氏族成员认为他们属于同一个祖先?答案是:这一切都来自于那个远古的弑父罪行,也就是说,来自于人类的俄狄浦斯情结。至少从表面看起来,弗洛伊德是在涂尔干学说的基础上,进行更深的追问,为涂尔干的社会理论寻找心理学基础。
弗洛伊德关于艺术是本能的升华的观点,在《乱伦禁忌及其起源》倒数第6自然段有对应。其中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在弗洛伊德那里,本能或者说性欲,先天就是不受控制因而如果完全释放的话就是有害的,而社会对它的抑制导致了本能的压抑,本能在压抑下的升华产生了艺术;而在涂尔干那里,性欲的这种特性则另有起源——它实际上仍然起源于圣俗二分。性欲本身并不那么不羁,只是伴随着图腾禁忌以及外婚制,人们无法在氏族内部实现性欲的满足,从而在氏族范围之外得以释放的时候才显得那么随心所欲,为自己营造出一个与氏族生活(也就是道德生活)相对立的自由生活(激情生活)的领域,而艺术也就诞生于其中了。
很明显,根本性的区别在于:究竟什么是在先的?先有狂放不羁的本能,再有对这种本能的压抑,这是弗洛伊德的看法;而在涂尔干那里,本能是中性的,只是先有了对它的压抑,本能才出现一种弹簧般的反应,变得狂放不羁。
涂尔干和佛洛依德不存在谁为谁奠定基础的问题,也并非一个比另一个追问地更深入,而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探索,得出两种偏向不同、但并不相互冲突(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可以互补)的结论。这两种偏向分别是:从个体出发的心理学思路,和从社会事实出发的社会学思路。心理学认为一切社会事实都要落实到具体个人的心理机制上去,而社会学认为这种心理机制本身却是社会的产物,社会事实又通过每个人的心理机制来发挥作用。
特别手术室 既然他们对人性的基本理解肯定左右着他们的整体思考,而同时,弗洛伊德把人性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领域,涂尔干把人性分为个人性和非个人性两大对立因素,并且既然西方人一向持有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特别在人性问题上,尤其是考虑到基督教的话,又特别有保罗书里面关于“灵肉的战争”那样的经典表达),那么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极有可能是西方人,自然包括涂尔干和弗洛伊德,所无法逃逸的基本前提。这种思维不会是基督教单独的产物,而是从一开始就有的(也就是从古典就有的),但它肯定和基督教有密切关系,它从古典到基督教的流变和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