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白高铁轨道铺设全线贯通2016年5月18日,敦白高速铁路进行第二次环评公示。[3]8月29日,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受理敦白高速铁路环评报告。[4]9月9日,吉林省环境保护厅批复《新建敦化至白河铁路客运专线环境影响报告书》。[5]
2017年5月27日,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受理敦白高速铁路补充环评报告。[6]6月,吉林省环境保护厅批复《新建敦化至白河铁路客运专线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调整后接轨点由敦化小站南线路所调整为敦化站。[5]8月8日,敦白高速铁路开工建设。[7][8]
2020年8月20日,敦白高速铁路开始铺轨。[9][10]10月18日,敦白高速铁路最后一座隧道实现贯通。
2021年4月9日,敦白高速铁路完成铺轨。[11][12]8月,敦白高速铁路进入静态验收阶段。8月26日,敦白高速铁路进入联调联试阶段。[13]10月29日10时3分,C1315/4次动车组列车从长春站始发驶向长白山站,这标志着新建的沈阳至佳木斯高速铁路长白山至敦化南段开始按图试运行。12月24日,沈阳至佳木斯高铁长白山至敦化段开通运营,长白山风景区接入全国高铁网,长春至长白山最快2小时18分钟可达。[2]
项目 |
参数 |
---|---|
线路等级 |
高速铁路 |
正线数目 |
双线 |
设计速度 |
250千米/小时 |
轨道类型 |
有砟轨道,无缝钢轨 |
轨道标准 |
60千克/米(重轨)、1435毫米(标准轨距) |
正线间距 |
4.6米 |
最小曲线半径 |
一般地段3500米,困难地段3000米 |
最大坡度 |
一般20‰,局部不大于30‰ |
闭塞类型 |
自动闭塞 |
到发线有效长度 |
650米 |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
自动控制 |
电力供应动力方式 |
接触网供电:50赫兹、25千伏[6] |
项目 |
参数 |
---|---|
线路等级 |
高速铁路 |
正线数目 |
双线 |
设计速度 |
250千米/小时 |
轨道类型 |
有砟轨道,无缝钢轨 |
轨道标准 |
60千克/米(重轨)、1435毫米(标准轨距) |
正线间距 |
4.6米 |
最小曲线半径 |
一般地段3500米,困难地段3000米 |
最大坡度 |
一般20‰,局部不大于30‰ |
闭塞类型 |
自动闭塞 |
到发线有效长度 |
650米 |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
自动控制 |
电力供应动力方式 |
接触网供电:50赫兹、25千伏[6] |
敦白高速铁路共设4座车站:敦化站、敦化南站、永庆站、长白山站。
序号 |
车站名称 |
里程(千米) |
车站位置 |
运营管理 |
---|---|---|---|---|
1 |
敦化站 |
0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东环城路15号 |
中国铁路沈阳局 集团有限公司 |
— |
小站南所(*线路所) |
—— |
—— |
|
2 |
敦化南站(越行站) |
——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大桥乡解放村 |
|
3 |
永庆站 |
——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永庆乡西南侧 |
|
4 |
长白山站 |
113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白河站附近 |
序号 |
车站名称 |
里程(千米) |
车站位置 |
运营管理 |
---|---|---|---|---|
1 |
敦化站 |
0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东环城路15号 |
中国铁路沈阳局 集团有限公司 |
— |
小站南所(*线路所) |
—— |
—— |
|
2 |
敦化南站(越行站) |
——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大桥乡解放村 |
|
3 |
永庆站 |
——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永庆乡西南侧 |
|
4 |
长白山站 |
113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白河站附近 |
敦白高速铁路敦白高速铁路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线路自二道白河镇长白山站引出,经安图县至敦化市。沿线经过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安图县和敦化市,全长113千米。[13]
施工完成后第一辆动车经过2021年12月24日,沈阳至佳木斯高铁长白山至敦化段开通运营,长白山风景区接入全国高铁网,长春至长白山最快2小时18分钟可达。[2]
敦白高速铁路敦白高速铁路地处长白山林区,施工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涉及施工作业区域广阔,工序衔接交错连续,现场局部存在交叉作业,具有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严格、施工难度大等特点。[14]
敦白高速铁路敦白高速铁路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开展了多项创新:
1、结合东北地区严寒气候环境,考虑到隧道洞口地段温差较大,设计人员对于距离隧道洞口小于等于200米范围内的轨道结构,创新使用了单元结构,代替了以往惯常采用的纵连结构,这样可有效避免因温差大而出现的结构裂纹情况,解决了病害养护维修难度大的难题。
2、创新采用了智能辅助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实时监控软件平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通过监测、预警和控制三种手段,为牵引变电所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解决了牵引变电所安全运营的“在控”、“可控”等问题,可实现牵引变电所无人化的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