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装甲教导师
德国国防军130装甲教导师
德国国防军130装甲教导师是德国在战争后期组建的实力最强的
装甲师,与大德意志师一道是国防军装甲师中编有
虎式坦克的部队。在东线、诺曼底、阿登森林、莱茵河畔与
鲁尔工业区都留下过他们的身影,尽管没有产生过任何战绩惊人的装甲王牌,但却几乎在每次战役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许多中文资料中经常出现诸如“李尔装甲师”等称呼,其实它就是装甲教导师(130.Panzer-Lehr-Division),全称为“
国防军130装甲教导师”。“李尔”二字即Lehr的译音,它在德文中是“教导”的意思。“李尔装甲教导师”的说法属于多此一举,而有些资料中出现的“李尔师”的叫法则完全是错误的。
战史(1944.1.10-1945.4.16):
1943年末,装甲大王古德里安建议将来自不同的装甲兵学院的学员及技术人员的零散组织合并,使其成为一支精锐的装甲部队,这为日后装甲教导师的成立打下了基础。1944年1月10日,国防军130装甲师在法国的南希-
凡尔登地区成立。因该师的成员主要来源是各
装甲兵学校的学员、教官以及一些对新式武器进行测试、示范的技术人员,故被称为装甲教导师。该师共有军官450人,士兵14000余人,编有1个装甲教导团(130装甲教导团);2个
装甲掷弹兵教导团(901、902装甲掷弹兵教导团);1个装甲炮兵教导团(130装甲炮兵教导团);1个坦克歼击营(130坦克歼击教导营)和一个工兵营(130工兵营)装备有当时德国陆军中最好的IV号中型坦克与
豹式坦克,还配属有一个虎式坦克连(316装甲无线电连)。成员均经验丰富。1944年2月3日,该师第316装甲无线电连接收了新出厂的5辆宝时捷型虎王(初期型),另外还装备3辆虎式E型。装甲教导师的首任师长是古德里安最亲密的同事——弗里茨•拜尔莱因装甲兵少将。
装甲教导师的首次亮相是在东线的匈牙利战场,与苏联红军进行了短暂交手后被调往诺曼底以对抗盟军的登陆行动。被编入隆美尔指挥的
B集团军群。装甲教导师是西线德军中实力最强的装甲师,共拥有坦克196辆(其中IV号99辆,豹式89辆,虎王5辆,虎式3辆),
坦克歼击车41辆(其中IV号坦克歼击车31辆,III型突击炮10辆)
装甲车与其他车辆共612辆。
1944年6月6日,
诺曼底登陆战打响。当天下午,装甲教导师兵分5路从离卡昂城150公里远的勒芒出发,向登陆的盟军实施反击。盟军的空中优势使装甲教导师在行军途中一路遭受盟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公路路面被炸坏,桥梁被炸断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该师的行军速度,坦克部队不得不进行伪装并沿着公路与树林的边缘行驶,不时有装甲车被炸弹击中,车毁人亡。5辆坦克与84辆装甲车辆在盟军的空袭中彻底报废(也有资料称90辆坦克,是错的),更为糟糕的是该师在这场轰炸中还损失了40辆
油罐车。拜尔莱因在事后称这场行军完全是在观看盟军轰炸机投掷炸弹的表演。盟军的空袭完全打乱了德军的反击计划,当该师到达前线时已经是6月7日下午,刚抵达预定地点的装甲教导师却发现盟军已经占领了该地。在行军途中被盟军飞机折腾得焦头烂额的装甲教导师官兵将全部怒火发泄到了盟军陆军身上,盟军在遭受损失后撤退。7日傍晚,英国人的一个装甲营不自量力地对装甲教导师发动了一次反击,其打先锋的坦克被悉数击毁后撤退。 8日,装甲教导师协同
党卫军12装甲师和21装甲师向卡昂桥头堡反击,与加拿大第3步兵师遭遇,短暂交火后加军败退。130装甲教导团2营在交战中干掉了对手8辆坦克(也有资料称10多辆,具体不详)。当天战斗中该师有1辆豹式坦克遭盟军舰炮直接命中,当场被打成一堆零件,乘员全部阵亡。10日,装甲教导师对英军
第7装甲师发动了反击,夺回了维拉斯,但随即又被盟军击退,转入防御。13日凌晨,英军第7装甲师的第22旅占领了位于装甲教导师侧后方的波卡基村,严重威胁了该师的侧翼。当日,党卫军第101独立重装甲营及时赶到,英军在损失27辆坦克后被迫撤退。14日,英加联军向林吉维斯发动大规模攻势,共投入80多辆坦克。130装甲教导团一营与英军进行了一场硬碰硬的坦克战,在重创对手的同时自己也遭受了不小损失。26日,英加联军向奥本(Obon)发动进攻。激战3日, 英军夺取桥头堡。装甲教导师此后调往卡让坦(Carentan)抵抗美军的进玫。至6月底,装甲教导师共有500多名官兵在战斗中丧生,另有1809人负伤;36辆豹式与41辆
IV号坦克战损(坦克歼击车战损数字不详)。在整个6月的战斗中,全师共击毁了超过200辆英军(6日至16日为137辆,包括
加拿大军队)坦克。
7月3日,装甲教导师开始向西运动,于7月7日抵达圣洛。8日,在经过1小时激战后夺取了数个美军控制的桥头堡。美军于17日开始反击,装甲教导师官兵们顽强抵抗至20日,由于损失过大被迫撤退至圣洛西南。25日,盟军发动“古德伍德”作战,还拥有相当实力的装甲教导师自然成为了盟军空军重点关照的对象,美国轰炸机的4000吨炸弹从天而降,按该师参战人员的说法“我们的坦克如同纸片一般在空中飞舞”。人员伤亡巨大,全师失去了大部分战斗力。美军由于对装甲教导师的恐惧而疯狂投弹的过程中甚至由于误击而炸死了自己的麦克奈尔中将。美军第3装甲师在轰炸过后即发动了进攻,130装甲教导团以轰炸中仅剩的7辆还保持着战斗力的坦克在团长古哈德特上校的亲自指挥下进行了奋力抵抗,最终将来犯美军成功击退。26日,美军再次对装甲教导师进行大规模空袭,在美军第1步兵师和第3装甲师的猛烈进攻下装甲教导师被迫撤至卡尼西(Canisy)。从8日至26日的战斗中该师损失巨大,全师仅剩37辆坦克。随着次日反击的失败,损失惨重的装甲教导师向德国边境撤退,补充了42辆新坦克(其中豹式坦克14辆)。随后于11月参加了对巴顿第3集团军的反击。截止12月初,装甲教导师在西线总伤亡上万人,其中第902装甲掷弹兵教导团在战斗中全军覆没,几乎所有坦克都被毁坏,且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其刚组建时的实力。
1944年12月初,已经严重缺编的装甲教导师从萨尔河调回艾佛尔地区进行休整换装,准备投入之后的
阿登反击战。902装甲掷弹兵教导团于12月4日重建。两个装甲掷弹兵团在补充600人后依然缺少60%的编制,补充的新兵大多都是从军校刚毕业的新兵和从空军来的兵员。尽管有些补充的兵员非常优秀但实力远远不如从前了。不过全师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机械化程度。130装甲教导团在阿登反击战中只投入了1个装甲营,装备有33辆长身管IV号和30辆豹式坦克。坦克歼击教导营也只有15辆IV号坦克歼击车。
16日,装甲教导师被编入第5装甲集团军的第47装甲军作为
预备队参加了阿登反击战。20日晚,装甲教导师在第26国M
掷弹兵师协同下开始对巴斯托尼的围攻。拜尔莱因说道:“即便是对于那些毫无军事素养的人来说,只要朝地图上粗粗一看就能认识到巴斯托尼是这次攻势生死攸关的关键”。24日,装甲教导师粉碎了美军84师的抵抗占领了罗什福尔,打开了进攻迪南的大门以突向
马斯河。战至26日,德军离马斯河仅一步之遥。装甲教导师在战役中取得了较大突破,是战役中推进最远的德军部队之一。
1945年3月,经历了诺曼底防御和阿登反击战等重大战役的装甲教导师所在的53军与B集团军群一起被美英联军在鲁尔包围。29日,该师残部被改编为“装甲教导战斗群”开始突围,失败后于4月16日在艾登纳地区向美军第99师缴械投降。
装甲教导师在组建之初就被最高统帅部定义为精锐部队,装备精良。无论在诺曼底、阿登还是鲁尔都担当了主力角色。之所以没有取得与其装备与规模相应的战绩是因为其所经历的主要战役几乎都在西线,参战期间德国空军完全丧失了
制空权,实力强大的装甲教导师必然成为强大的盟国空军优先打击对象。尽管如此,其卓越的指挥与强劲的战斗力还是给诺曼底与阿登战役中的对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诺曼底6月的战斗中该师在遭受盟军猛烈空中打击下依然以80余辆坦克为代价击毁了两倍于己的盟军坦克,其战斗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部队组织结构:
130装甲教导团(古哈德特上校)
I营[豹式坦克](马考夫斯基少校/厥汉克少校)
II营[IV号坦克](斯高堡-瓦尔登堡少校)
316装甲无线电连[虎式坦克]
901装甲掷弹兵教导团(舒尔茨上校)
装甲掷弹兵I营(尤瑟少校)
装甲掷弹兵II营(库伯勒少校)
902装甲掷弹兵教导团(戈特曼上校)
装甲掷弹兵I营(斯威尔斯基少校)
装甲掷弹兵II营(威尔斯少校)
130装甲炮兵教导团
装甲炮兵I营[105毫米 le FH
榴弹炮]
装甲炮兵II营[黄蜂自行火炮]
装甲炮兵III营[152毫米榴弹炮(r)]
130装甲侦察教导营(法罗斯少校)
311装甲高炮营
130坦克歼击营[IV号坦克歼击车](巴特少校)
130装甲工兵教导营
130装甲通讯营
历任指挥官:
1944年1月10日至1944年6月7日:弗里茨•拜尔莱因装甲兵少将
1944年6月8日至1944年8月23日 :格拉夫•冯•施特拉维茨装甲兵准将
1944年8月23日至1944年9月8日:鲁道芬•古哈德特装甲兵上校
1944年9月至1945年1月15日:弗里茨•拜尔莱因装甲兵少将
1945年1月15日至1945年3月4日:豪斯特•尼马克陆军准将
1945年4月3日至1945年4月15日:保罗•弗雷赫•豪瑟陆军上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