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门道地名的来历,在当地有两种说法。一说为这里古时森林茂密,木材资源丰富,时有飞禽猛兽出没,当地人将其砍伐的木材贩运进城必经此路,故名木门道。另一说为东汉建宁二年,羌众溃,东奔,复聚射虎谷,分兵守诸谷上下门。颖规一举灭之,不欲复令散走,乃遣千人于西县,结为木栅,广二十步,长四十里,遮之……,可见《后汉书·段颖传》。
木门道就是通过峡门运送木头的路。巧合的是,现在的陇南礼县和天水的秦州都有木门道这个一代名将张郃战死的地方。礼县盐官镇附近的罗堡村与牡丹镇木道相连一线,所属地理位置和史书上记载的木门古道基本吻合。也就是说木门古道地域范围较广,天水和礼县各占一半。存在争议的也就只剩下魏明帝倚其为国之柱石的大将张郃确切的身亡地点了。
中文名称:王家铺木门道
行政区类别:乡镇
所属地区:甘肃省天水市
下辖地区:秦州区牡丹镇
地理位置:天水市秦州区西南
木门道位于秦州区西南牡丹镇王家铺,东西两面雄山对峙,壁立千仞,空谷一线,状若天然门户。木门道的东侧为王家山和张家坪,西侧为旋帽梁。峡谷中稠泥河自北向南涣涣流入西汉水,峡谷窄处仅有一小道可通。大有一将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这样的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绝对适合古代的战争条件。
木门道周边地势险要,怪石嶙峋,至今都能让人感受到古战场的气势之所在。木门道自古是街亭、上络(天水古称)南入祁山的重要通道。一千七百多年前,蜀相诸葛亮在这里运筹帷幄、挥洒自如地指挥蜀军作战,在马谡痛失街亭之后于撤退途中从容而激越地大败魏兵,射杀魏国名将张郃于木门道。一场败军逃亡之路击溃胜追之师的精彩战事。因此,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随着当地旅游文化的开发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声名大噪了起来。
在王家铺,远远就能看见花木丛中的武侯祠若隐若现。从山下拾级而上,仰头便是半拱红门,左右两侧是砖雕长联。进得青砖仿古山门,整个建筑庄严肃穆,周围山体绿树成阴,鸟鸣啁啁,庭院遍植花草树木,显得幽雅而静谧。新落成不久的武侯祠一院三进,第一进为照壁过厅;第二进为武侯祠,正殿塑诸葛亮像,东西厢房塑文臣武将像;第三进为先主殿,塑刘备像。先主殿有联:“破黄巾,救青州,丹心力扶汉鼎;逆乌浪,伐碧眼,白帝空余蜀魂。”对刘备一生作了形象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