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克拉泼是美国通用无线电公司的工程师,于1948年设计了克拉泼振荡器。
从电容反馈式振荡器的结构可以看出,三极管极间电容等效地并联于LC谐振回路两端,构成了振荡电容的一部分。但这部分电容随着温度的变化或更换三极管等因素会发生改变,造成振荡频率的不稳定。
改进的措施是在LC回路的电感支路串入小容量电容C,如下图所示。
电路结构
这样可使该回路的总电容为C1、C2和C的串联等效电容。
下图为XC-76A型井筒电话发射机中的主振、调制、三倍频器电路图。
电路图
其中主振级采用的就是克拉泼振荡器。因为C4、C5的电容值很大,故振荡频率只决定于晶体SJ1及串联的变容二极管D1。因此振荡频率非常稳定。
克拉泼振荡器主要用于固定频率或波段范围较窄的场合。这是因为克拉泼振荡器频率的改变是通过调整C3来实现的。C3的改变,负载电阻RL将随之改变,放大器的增益也将变化.调频率时有可能因环路增益不足而停振。另外.由于负载电阻RL的变化,振荡器输出幅度也将变化,导致波段范围内输出振幅变化较大。克拉泼振荡器的频率覆盖系数(最高工作频率与最低工作频率之比)一般只有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