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黄山抗战遗迹博物馆

重庆黄山抗战遗迹博物馆

地点 重庆
中文名称 重庆黄山抗战遗迹博物馆
目录导航

地图


历史沿革

重庆黄山抗战遗迹博物馆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四个阶段,是重庆市重要的抗战历史文化保护地。

第一阶段

20世纪初,重庆白礼洋行买办黄云阶的私产,命名为黄山。

第二阶段

1937年爆发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松沪抗战后,日军进逼当时的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主席林森随即率国民政府主要办事机构人员到达重庆。12月1日正式在重庆办公,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陪都,从此黄山遂为蒋介石等国民党军政要人和盟军高级官员在渝的最重要的一处办公和寓居之所,是当时中国时政要务的决策地之一,也是远东地区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指挥中心。

第三阶段

解放后,为川东行署所在地。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曾在此活动休养。1951年,被确定为“黄山干部疗养院”。

第四阶段

1992年,市政府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在改革开放与祖国统一的强大潮流中,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底,南岸区南山生态带管理委员会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13处陪都遗址进行了修复,同时向世人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资料和图片。至此,重庆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成为了重庆陪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教育基地。

纪念意义

抗战时期的重庆,同美国的华盛顿、英国的伦敦、前苏联的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名城,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是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战场的指挥中心,也是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黄山更是重中之重。

黄山抗战遗址是重庆抗战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保存最完整和相对集中的一处文物大遗址。经重庆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评审认为:黄山抗战遗址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军事、政治、外交的一个重要场所,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是重庆在抗日战争时期重要历史地位、重要历史贡献的价值体现和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和载体。

叶剑英舌战群儒、蒋介石召开重要军事会议、中国代表参加开罗会议的文稿起草等历史史实,它客观记载着抗战期间,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的那段历史。

地理环境

重庆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地处南山风景区和黄山风景区之间,两面环江,地势起伏,山峦叠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林茂花繁,苍松翠柏,环境清幽,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夏季气温比重庆城内低5℃-6℃,是著名的疗养、休闲、旅游度假避暑胜地。从黄山多处致高点上,可将山城景色饱览无余。

文物布局

文物文物重庆黄山抗战遗迹博物馆的13处文物,云岫楼(蒋介石官邸)、草亭(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旧居)、松厅(宋美龄别墅)、莲青楼(美军顾问团住址)、松赖阁(宋庆龄别墅)、云峰楼(何应钦寓所)、侍从室(蒋介石警卫人员所居住)、周至柔旧居(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居室)、黄山小学(抗战遗孤学习、生活地)、孔园(孔祥熙的二女儿孔令伟(孔令俊)的别墅)、望江亭观景点、防空洞、发电机房。[2]

历史掌故

云岫楼云岫楼抗战时期,蒋介石与宋美龄在重庆住了八年。多数时间住在黄山,现在的黄山陪都遗址陈列馆收集了当时的一些史料。黄山原为重庆白理洋行买办黄云陔所有,故名“黄山”。为了躲避日机轰炸,也为了消暑纳凉,蒋介石的侍从购得黄山为蒋宋修建官邸,以云岫楼和松厅为中心划为禁区。

黄氏家族的晚辈曾于1992年8月6日到黄山拜谒黄云陔旧居,感慨万千,作诗一首:离别黄山五十载,今日三代故居还,人去物在景依旧,祖辈才华映山间。

据说,在重庆行驶的第一辆轿车,就是黄云陔船运至朝天门,由搬运工人抬上大街上的。

地理位置

南岸区南山生态带黄山风景区黄山路17号

开放时间

夏季8:30—17:00 冬季9:00—17:00 ,闭馆前一个小时停止售票

门票

20元 A.免费政策: 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60-69岁之间老年凭证享受5折优惠;现役军官,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七十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凭证免票。 B.优惠政策:其他优惠以景区公布为准

交通指南

公交线路:872路 → 383路,全程约17.3公里 1、从观音桥步行约260米,到达观音桥车站 2、乘坐872路,经过10站, 到达海棠溪站 3、乘坐384路,经过5站, 到达黄山站 4、步行约170米,到达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 杭甬高速 收费路段 6.3 公里 出口,前往59省道 部分收费路段 0.7 公里 在59省道向左转 经过 1 个环行交叉口 6.2 公里 向右转 30 米 向右转 目的地在右侧 0.5 公里 到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