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镇

燎原镇

人口 8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粤V
地理位置 普宁市区西北部
下辖地区 泥沟果陇光南乌石下地大员
中文名称 燎原镇
行政区类别 广东省普宁市
杰出人士 庄世平,张锦程
电话区号 0663(+86)
目录导航

概况

  十个行政村十个行政村燎原镇(LiáoYuán Town) ,广东省 普宁市辖镇。在市区西北部。国家中心侨乡之一;普宁英歌、普宁豆干发祥地;辖区内有广东省唯一活着的古村落泥沟村、普宁湿地白坑湖、普宁镇山——铁山。面积30.08平方公里。人口约8万。旅外华侨逾18万人,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法国等。

地理位置

  普宁市中部平原地区,东经116°09’23.16”,北纬23°20’12.33”,位于普宁市区北部;西靠梅塘镇,北连大坝镇,东接流沙东街道,南毗流沙北街道,池尾街道。

历史沿革

  明代之前隶属潮阳戎水都,清雍正十年(1732年)将潮阳县戎水都划归普宁县;民国时期属普宁县第一区(即洪阳区),解放后,1957年以泥沟,果陇的基础建立燎原乡,革命色彩的名字,跟时代背景分不开。1958年燎原乡并入大坝公社,1974年从大坝公社析出乌石,光南,泥沟,果陇等建立燎原公社,1983年改燎原区,1986年设燎原镇至今。最近,又划归市区,成为:燎原街道

行改区划

  社区,村

  潮音

  实际人口

  自然村

  姓氏

  燎原社区

  4000人左右

  光南村

  沟南

  10000人左右

  光南门,下尾,沟尾,上宅,王厝,老寨

  陈,王

  果陇村

  可陇

  30000人左右

  乌堆洋,鸡笼山,坛头,杭溪,军田

  庄

  泥沟村

  土沟

  30000人左右

  张,许,陈,孙,周

  乌石村

  乌石

  10000人左右

  东门,南门,北门,山仔头,坛仔尾,下晋,洪厝乡

  陈,杨,庄,张,王

  赖,洪,佃

  大员村

  大员

  3000人左右

  大员、松柏山、黄厝

  陈,李,黄

  夏地村

  下地

  7000人左右

  大林口,文和里,口寨,涂田,浮山前,顶新厝,

  下沙坝,坑美,新村,老寨

  李,邱,巫,张

  渔新村

  溪畔

  2000人左右

  潘,秦,傅,叶

  渔老村

  牛清湖

  1500人左右

  罗,李

  埔上寮村

  埔上寮

  1300人左右

  黄,胡,赖

  四岭头村

  四岭头

  800人左右

  黄,胡,杨,官

  燎原镇现辖村10个(有4个1万人以上的村)、燎原社区1个。 

  燎原社区

  光南乡村光南乡村居委会片区,1986年成立居委会。在燎原镇果陇村、光南村、乌石村、泥沟村中心位置,距离普宁市区西北5公里处。人口4000人左右,居民主要分布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部分务工经商。

  光南村(潮音:沟南)

  位于燎原东南部平原地区,省道S236燎原路段东侧的一个行政村,连接市区西北部,交通方便;明宣德年间,陈氏一支从 福建省泉州迁此创村,因地处练江一支流南岸,初称江南,为别于长江流域的“江南”,改为沟南村; 果陇乡门果陇乡门又因王厝自然村并入,后改为光南。  

  果陇村(潮音:可陇)

  位于燎原东北部,省道S236燎原路段东侧的一个行政村,与北部大坝镇相邻,交通方便;是辖区内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华侨最多的行政村;明初,该村原有洪、陈、卓、林、王、李、方、柳、张、苏、黄、蒋等十多姓氏合居,嘉靖年间庄氏在潮安举族迁入果陇,自庄氏落户于此,他们自感生活不景气,繁衍不及庄氏,遂陆续迁移,杜氏迁居西陇村,陈氏迁居赤水村,王氏则不愿迁出,后邻村光南陈氏划地让他定居;洪氏定居于乌石洪厝乡。 普宁市燎原镇泥沟乡东乡门普宁市燎原镇泥沟乡东乡门自此果陇仅存庄氏一族。村域为一片洼地,水退曰“可”,名为可陇,后改称今名。村内溪流纵横交错,是中国最大的庄姓村落,是普宁重点侨乡之一。

  泥沟村(潮音:涂沟,土沟)

  位于燎原西部,省道S236燎原路段西侧,是燎原镇行政中心,燎原镇政府所在地;普惠高速公路在该村设有出入口,交通方便;元末明初,便有孙、郑、张、许等姓居民在此居住。地势西高东低,原有一条沟,村沿沟旁而建,故名泥沟;是普宁重点侨乡之一,侨属占总户数80%以上。 

  乌石村(潮音:乌石)

  普宁市燎原镇乌石村村委办公楼普宁市燎原镇乌石村村委办公楼位于燎原西南部,处位于省道S236贯穿南北,连接普宁市区池尾街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杨氏一支最先从福建省迁此 ,后何、洪、庄、 王、张等姓居民相继迁入。村西山上皆乌黑石头,故名乌石。

  大员村(潮音:大员)

  在普宁市区西北8公里处,燎原镇西北部,东临白坑湖,以丘陵山地为主;明末,李氏一支从福建省迁此创村,尔后有黄氏、陈氏陆续迁入。因以贩卖泥塑“大皇神”为业,村称大皇,后因潮语“皇”与“员”谐音改为今名,由 大员松柏山黄厝3个自然村组成,交通不方便,人口在3000人左右。

  夏地村(潮音:下地)

  铁山下的燎原镇铁山下的燎原镇在普宁市区西北7.1公里处,燎原镇西北部;由 新村老寨大林口文和里口寨涂田浮山前顶新厝下沙坝坑美10个自然村组成,三面环山,是革命老区,人口在7000左右,姓氏以李姓为主。

  渔新村(潮音:溪畔)

  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市区东北4.9公里处,燎原镇东部 ,与渔老村、小扬美、四岭头、军田、埔上寮等村接壤,地处铁山脚下,练江支流穿过,村道畅通,对外交通不发达。全村人口1831人,主要姓氏有潘、秦、傅、叶等,多姓共居。有渔新村小学。保留了很多潮汕传统习俗。榕树。竹子。以农业(种植业、家畜饲养业、渔业等)为主。服装等轻工产业发展迅速。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是侨乡。属革命老区。

  渔老村(潮音:牛清湖)

  在普宁市区东北8.5公里处,燎原镇东部;1984年从渔新乡析出,自成行政村。属革命老区,地处铁山脚下,人口在1500人左右。  

  埔上寮村(潮音:埔上寮)

  在普宁市区东北6公里处,燎原镇东北部;明末,福建移民迁此创村。此间原是一片荒埔,搭寮于埔上居住,故名。属革命老区,地处铁山脚下,人口在1300左右。

  四岭头村(潮音:四岭头)

  在普宁市区东北5.8公里处,燎原镇东北部;1986年从渔新乡析出,自成行政村。地处铁山脚下,革命老区,是燎原镇最小的行政村,人口800左右。

地理环境

  具体可参考词条:普宁铁山白坑湖 

  普宁市燎原镇白坑湖普宁市燎原镇白坑湖燎原镇位于铁山脚下、练江上游白坑湖支流是一块小平原,镇界西部有乌石村的乌石山,泥沟村的崎头山、虎地山、凤髻山、鹅地山等, 和夏地村大员村小丘陵山脉,镇东北部有果陇村的鸡笼山和管辖部份铁山山地,西北部有湿地白坑湖,镇内有练江支流错杂分布;铁山是普宁的镇山,白坑湖是普宁市内一片天然浅湖,是练江的发源地之一,以前为普宁名景之一,可惜解放后掀起了围湖造田的运动, 使湖的面积锐减, 仅剩下不到十分之三原面积较大,湖面积缩减很多。该湖生态环境尚好,有较多鹭类居住;目前白坑湖退耕还湖建成白坑湖水库。

交通概况

  燎原镇中心交通燎原镇中心交通交通方面有省道S236公路纵贯镇境;揭普高速从镇辖区西部穿越而过,在泥沟设有出入口,各村都有各自的村道相互相接,纵横交错整个镇辖区。

经济发展

  工业有化工、五金、塑料、服装、玩具等。

  农业主产水稻、番薯。已形成水果、水产、蔬菜基地。

  位于燎原镇乌石村境内的"中国普宁国际服装城"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

教育文化

  燎原镇教育燎原镇教育燎原镇是原 普宁师范(已撤), 普宁职校,兴建中的 普宁第二职学,以及筹划中的普宁大学(2批本科)所在地;而在泥沟村与乌石村交界处也成立普宁市教育与科研规划区。

  燎原镇各学校名表:

  校名

  学校建制

  位置

  小学

  光南华侨小学

  公立独立小学

  光南村

  大员小学

  公立独立小学

  大员村

  陶薰华侨小学

  公立独立小学

  果陇村

  泥沟华侨学校

  公立独立小学

  泥沟村

  普师附属小学

  公立独立小学

  乌石村

  夏地小学

  公立独立小学

  夏地村

  渔老小学

  公立独立小学

  渔老村

  渔新小学

  公立独立小学

  渔新村

  新晋分校

  公立独立小学

  乌石村

普宁国之栋学校

  私立学校

  泥沟村

  中学

  燎原中学(原普宁第七中学)

  公立独立初中

  泥沟村

  泥沟中学

  公立独立初中

  泥沟村

  果陇中学

  公立独立初中

  果陇村

  普师高级中学

  公立独立初高中

  乌石村

  中职教育

  普宁职业技术学校

  公立职中

  乌石村

  成人教育

  普宁教师进修学校(原普宁师范)

  成人教育

  乌石村

普宁英歌之乡

光南英歌

  光南五联英歌光南五联英歌 普宁英歌有二大流派:单槌(死槌)和双槌(活槌)。光南英歌属于双槌。该村有三支英歌:一连王厝英歌,四连光南英歌,五联新顺兴英歌;

  光南新顺兴英歌,传统服装,鼓乐节奏等从旧年代至今基本一直保持不变。特点是:身着白色短袖,蓝色短裤、头带草帽,扎领巾;传统一直不变。扣槌在下,从下而上,双提臂,单踢腿,幅步大。双槌起落,扣击对舞,手腕转动打活槌,产生漂亮的槌花。槌的下上扣击与脚部自然晃动,加上强有节奏感的英歌鼓配乐,极富舞蹈感。

泥沟英歌

  普宁英歌普宁英歌普宁泥沟英歌舞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英歌舞之乡”,英歌舞取材于《水浒》中梁山泊好汉元宵节大闹大名府的故事,它是一种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其中泥沟村的英歌舞尤以独特的“双槌”、“活槌” 和独创的套路阵法吸引人。普宁英歌按照节奏快慢分为快板、中板、慢板三种,其中泥沟村的英歌舞是中板的佼佼者,技艺精湛,频繁受邀前往港澳地区、广州、深圳、潮汕各城镇,为当地的节庆增添热闹气氛,非常受欢迎。曾在第一届世界女足锦标赛抽签仪式、中国旅游艺术节、澳门世界美食节等大型活动中大放异彩。

普宁豆干之乡

光南豆干

  普宁豆干普宁豆干光南建村至今六百余年,光南人学会制作豆干源于明朝初期。元朝末年,群雄并起,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之后,他的军师何野云(人称虱母仙)流落到普宁一带。他除了会为人选地建房、造寨门、修坟墓之外,还有一套手艺。当时,光南村的二世祖母逝世,请何野云选地造墓。同时他也教光南村六百年来的主要副业。现在普宁会制作豆干的人很多,大城镇乡村中卖豆干的小摊和小食店星罗棋布,不管谁品尝到豆干,特别是油炸豆干,都称赞说:油炸豆干,清中有香,补而不燥呀!普宁豆干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国外也是名菜。如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等地都有普宁华侨经营豆干生意。

普宁著名侨乡

  从远昔红头船漂洋过海的年代起,燎原镇内各村大批村民就开始旅居海外,到现今,在外的燎原人比本地的燎原人要多出好几倍,就果陇村旅居海外华侨近10万之多, 庄世平纪念馆庄世平纪念馆而泥沟村旅居海外华侨也在8万人以上。海外侨胞心系故园,热心家乡事业的赤子之情便代代相传,为家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物质支持。旅外侨胞中大多业有所成,有大批工商界巨子、政坛人物以及名人学者,他们为侨居之地繁荣做出贡献,爱国爱乡之情也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在家乡兴建了大批公益事业,为家乡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杰出华侨

  庄世平先生庄世平先生

  庄世平,普宁市燎原镇果陇人,全国原侨联副主席,中国银行常务董事,中国航空公司董事,汕头经济特区顾问、汕头大学校董会副主席,香港潮州商会名誉会长,南洋商业银行名誉董事长,香港文化艺术基金会名誉副主席.24岁时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经济系。1930年秋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底前往泰国曼谷及东南亚一带开展华侨抗日救国活动;1949年,庄世平先生创办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当选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兼经理,香港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他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出谋划策,资助如TCL等名族企业走出困境,为潮汕第一所大学——汕头大学与包括李嘉诚在内的在外侨胞捐赠穿针引线。 

  张锦程先生张锦程先生 张锦程,普宁市燎原镇泥沟人,系泰国顺和成集团、泰国亿王亚哥大众公司创始董事长。出生于泰国北柳府。他是泰国经营农产品出口的大户,1988年荣获泰国蓝甘杏大学工商管理学博士,2006年又荣获泰皇御赐泰国农业大学森林学名誉博士,还曾任泰国上议院议员、泰国总理经济顾问等显要职务。张锦程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捐助人民币1200多万元兴建了普宁职业技术学校。1992年学校落成之际,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为该校亲笔题词——“希望普宁技术学校为祖国四化培养更多人才”。

  张静君:普宁燎原人,163创始人,时代财富总裁

  张仲凖:普宁燎原人,多保利、立达总裁

  庄文强:普宁燎原人,南庄总裁

  庄育民:普宁燎原人,裕益总裁

  庄振鸿:普宁燎原人,衍宏总裁

  张庆民:普宁燎原人,获利集团总裁 

  张仲彩:普宁燎原人,泰国巨富,曾获泰皇御赐纪念章,八世皇慈善基金会主席讪兰上将为其颁发钻石奖章 国家主席李先念会见张仲彩先生国家主席李先念会见张仲彩先生 庄坤平:普宁燎原人,金味集团总裁

  庄元盛:普宁燎原人,泰华进出口商会副理事长,叻甲挽工业区公会主席,亚洲日报副董事长

  张贵龙:普宁燎原人,十七家公司企业老总,曾创办老挝第一家民营商业银行、第一座五星级酒店,万象市潮州乡亲会会长、老挝国家教育基金会顾问

  张作波:普宁燎原人,美国金塔烧腊饭店连锁董事长

  庄明英:普宁燎原人,杰出教育家,原广州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发起人、潮汕学院创办者

  庄稼:普宁果陇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研究副会长,获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经过燎原镇的城乡公交线路

  2路

  侨联宾馆 - 侨北一路 - 服装市场 - 市邮政局 - 市公安局 - 市政府 - 华侨医院 - 市公路局 - 市政府 - 市电力局 - 市信用合作社 - 电信广场 - 池尾大圆 - 科技工业园 - 池尾街道办 - 池尾大道北 - 职业技术学校 - 燎原- 大坝 – 洪阳大圆 – 宝镜院 – 洪阳镇政府(共22站)

  10路

  湖东工业区 - 秀陇开发区 - 引榕东路 - 新坛 - 文竹北路 - 人民医院 - 中华新城 - 河东路 - 河西路 - 南华路 - 南园 - 怡熏园 - 水上乐园 - 纺织品市场 - 赤华北路 - 体育东广场 - 长春路 - 药材市场 - 市交警 - 西站 - 市法院 - 市监察院 - 科技工业园 - 池尾街道办 - 池尾大道北 - 乌石- 职业技术学校- 果陇- 泥沟(共28站)

  14路

  下架山- 白马路口 - 碧辉园 - 东埔信佳美 - 新坛公园 - 人民医院 - 新光路 - 南园 - 西陇 - 光南村 - 果陇娘宫

燎原地理的民间故事

  古时候,练江上游是一块小平原,从平原往东远眺,没有高山,只见天边一片白茫茫,人们称为海 普宁燎原镇白坑湖普宁燎原镇白坑湖白。这块小平原,因受海白带来的海潮浸渍,海风吹拍,五谷不丰,六畜不旺,白蚁、虫害严重,疾病流行,住在这里的人们,过着悲惨的生活。

  天上有—位善心仙人,叫赤脚大仙,云游路经这小平原,见状很表同情,就到远处挑了两座小山,准备挡住海口,为这里的人们解厄消灾。谁知,赤脚大仙挑山至这小平原,右脚踩在平脓西面的一座小山顶,左脚跨上东面的铁山头。这铁山,山头又尖又硬。脚踏上去很不好受,就把重心放在右脚。因受力过大,山顶被踏凹了,摇摆了。从此,这个山便叫做崎头山。赤脚大仙因此摔了一跤,屁股落在小平原上,西北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一一年长月久,积水成湖。手脚落处,印成了许多小河流。 赤脚大仙这一跤摔得可不小,地面又湿又软,他所挑的两座小山,落在地上后,也拉不上来了。这样,在崎头山的东、西两侧,便出现了两个鸡笼山,东边的那个在燎原镇果陇村;西边的那个在梅塘镇大宅村。崎头山顶上,又印下了一个大脚迹,叫仙脚迹。崎头山下,大仙屁股坐出来的那个湖,便是白坑湖,也是练江的上源。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