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者1号

勘察者1号

中文名 勘察者1号
重量 在月面着陆重量约为280公斤
着陆位置 月面风暴洋
目录导航

简介

勘测者1号的月球车

1966年5月30日,美国发射了新型探测器——勘测者1号,用宇宙神——人马座火箭发射,是人类第一个真正的月球软着陆器。

勘测者1号经过64小时飞行后成功地在月面风暴洋软着陆,在月面停留了6周,总共向地面发回11237幅图片。

从1966年5月30日到1968年1月1日,美国发射的7个勘测者探测器中,有2个失败,5个成功。

装备

重量

勘察者月球探测器探测任务

“勘察者”号探测器各重1~1.5吨,在月面着陆重量约为280公斤。

设备

“勘察者”号的主要仪器和设备有:

①电视摄像机;

②测定月面承载能力的仪器;

③月壤分析设备;

④微流星探测器。

背景

轨道模拟

“勘察者”计划是继“徘徊者”之后的一项大胆的月球软着陆计划。但“勘察者”的研制工作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造成了严重的进度延误。面对计划严重受阻,美国不得不将初步工作指标降低到“勘察者”飞行任务所需的最低水平——把975千克有效载荷送入月球轨道,并使科学有效载荷减少到45千克左右。该系列探测器共发射了7个,其中5个在月球上实现了软着陆,一个在修正航线时发生了滚转而失败,另一个在着陆时神秘失踪。

在“勘察者1号”升空后的两个月,美国无人月球探测器家族的第三个成员——“月球轨道器”开始了它的环月飞行旅程。“轨道器”的任务是对阿波罗飞船所有可能的着陆场进行拍照,测量月球周围的流星体通量,并通过对探测器的精确跟踪来确定月球的引力场。轨道器不仅完成了所有这些任务,而且取得了其他成果。“月球轨道器1号”于1966年8月发射,它对阿波罗飞船的9个主候选着陆场和7个次候选着陆场进行了大量拍摄,获得了质量甚佳的中等分辨率照片,此外还获得了一些月球背面的照片以及地球和月球的斜视照片。接下来的两颗“月球轨道器”分别于1966年11月和1967年2月发射,它们拍摄了20个候选着陆场的优质照片,再次拍摄了月球背面和其他具有科研价值的月球特征照片,另外还获得了月球地形的斜视景象。在“月球轨道器3号”所拍摄的阿波罗飞船候选着陆场中,还从无数个月坑之间找到了闪闪发光的“勘察者1号”。由于针对阿波罗计划的几项主要目标在第3次任务结束时就已基本实现,所以“月球轨道器”第4次和第5次飞行主要都用于实现更广泛的科学目标:第4次飞行期间对整个月球正面进行了拍摄,而第5次飞行则拍摄了月球正面36个有特殊科学意义的区域。此外,“轨道器”还拍摄了月球背面99%的区域,而且清晰度比此前利用地面望远镜拍摄的正面照片要好得多。

意义

登月

“勘察者” 1号是美国第一个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的探测器。

“勘察者1号”相比苏联“月球9号”软着陆探测器,美国人只晚了4个月。

“勘察者1号”发现了一片点缀着无数个月坑并散布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岩石的荒。它没有发现很深的软土层,分析人员据此推断月面的硬度足以支撑探测器和人体。

以此基础上,在一年半时间里,美国又连续发射了6个“勘察者”探测器,其中4个取得了成功。

系列

月岩

“勘察者”系列,为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而制定的不载人软着陆试验。1966年5月30日——1968年1月7日共发射7次,有5次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不仅突破了软着陆的关键技术.还获取大量月球资料。

“勘察者”1号,1966年5月30日,用宇宙神——人马座火箭发射,月球软着陆试验。人类第一个真正的月球软着陆器,着陆在月球风暴洋地区,向地球发送11237 张照片。

“勘察者”2号,1966年9月20日,用宇宙神——人马座火箭发射.月球软着陆试验。软着陆失败,撞击在月球南部的哥白尼环形山。

“勘察者”3号,1967年4月17日,用宇宙神——半人马座火箭发射1月球软着陆试验。人类第四个月球着陆器.着陆在月球风暴洋地区1发回6315张电视照片。

“勘察者”4号,1967年7月14日.用宇宙神——半人马座火箭发射,月球软着陆试验。准备软着陆时失去联系。

“勘察者”5号,1967年9月8日,用宇宙神——半人马座火箭发射,月球软着陆试验。人类第五个月球着陆器,着陆在月球静海地区,成功发回18000张电视照片和月球表面的雷达及热辐射数据,人类第一次进行月球土壤化学分析。

“勘察者”6号,1967年11月7日,用宇宙神——半人马座火箭发射,月球软着陆试验。人类第六个月球着陆器、发回29500张电视照片和化学分析数据,并成功地进行了”跳跃”和移动实验。

“勘察者”7号,1968年1月7国,用宇宙神——半人马座火箭发射,月球软着陆试验。人类第七个月球着陆器,发回21274张电视照片和大量化学分析数据。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