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阳

茶阳

目录导航

基本概况

      茶阳古镇茶阳古镇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充分利用丰富的竹林资源优势,新引进多家竹制品加工企业,年耗竹量达13万多吨,繁荣了当地竹产品交易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

茶阳镇是竹子之乡,过去,该镇由于竹制品加工企业少,砍伐的竹子除了一部分销往镇竹器工艺厂,一小部分由民间艺人用手工制成簸箕、竹藤等竹制品外,绝大部分的竹子只作一些简单的粗加工或直接运往建筑工地,销量非常有限,价格也一直上不去,低廉的竹子价格使得农民依靠种竹收入有限,积极性不高。该镇大批大批的竹子因此被浪费在山里,农民守着优质的资源却总也富不起来。

 

下辖村庄

 茅坪村 左弼村 大觉村 古村 恋墩村 太宁村 群丰村 下马湖村 梅林村 角庵村 西湖村 迪麻村 广陵村 沿坑村 程车村 安乐村 乌石村 浒田村 西坑村 党坪村 花窗村 新村 丰村 长兴村 石田村 洋门村 蓝田村

 

地理位置

茶阳镇位于汀江下游,大埔县北部,闽粤两省三县十二个乡镇交界处,是全县三个中心镇之一。全镇下辖26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街道社区居委会,共12609户54479人。街道社区居委会下设10个居民小组,有3022户13397人。街道城区水陆交通便利,境内汀江、小靖河、漳溪河三条河流交汇于狮子口后经汀江流入韩江源头----三河;省道茶上线、白三线贯穿全镇,梅坎铁路在茶阳设货运站,是龙汀、潮汕交通枢纽。全镇辖区面积288.81平方公里,现有城区面积2平方公里,新规划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茶阳是大埔县老县城,建县城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历来人才辈出,境内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父子进士”石牌坊、古城墙、关岳庙等文物景观,镇府内由第一任县令栽种的古榕树更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像征着茶阳的繁荣与昌盛。2000年5月,该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便利的交通,以及作为老县城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造就了茶阳商贾云集,商贸繁荣的繁华盛世,目前,城区有新老街道25条,店铺2200多间,从业人员5200多人。同时,茶阳境内企事业单位众多,目前还设在茶阳的企事业单位有35家。另外,2003年,县委、县政府在茶阳仙基坪设立了大埔县茶阳商贸生产基地以及沿汀江设立汀江工业走廊,设立商贸生产基地以来,共引进企业5家,投资总额超亿元。

 

经济状况

该镇抓住招商引资的热潮,大打竹木资源优势牌,引进外资推进竹木产品精深加工,新引进竹制品加工企业多家,并大力支持、引导原来的镇竹器厂等一批有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发展优势的竹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强做大。竹制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大大增加了竹子的需求量,繁荣了竹子交易市场。

  2003年该镇每50千克竹子的售价为10—12元,2006年则提高至18—20元。按一个农民平均每天可以砍伐250千克竹子计算,按2003年的价格只能卖50—60元,而现在能卖90—100元。价格的大幅度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昔日少人问津的竹子成了宠儿,现在该镇已有竹林面积:丛生竹1.5万亩、毛竹8.1万亩。

  据了解,去年仅卖竹一项收入,竹林少的每户农民可增加几千元,多的则可增收1—2万元。“大河涨水小河满”。茶阳竹子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周边的青溪镇、西河镇和丰溪林场等地竹子价格的上涨,使周边镇(场)的农民同样得到了实惠。

 

领导机构

刘锦坤: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主持全面工作

  刘流生: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巫汇欣: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工作、分管政法、维稳、督查、兼任工会主席、烤烟工作

  葛志发:党委委员、副镇长,负责水利、生猪、畜牧、农业、农机、经管、扶贫、科技工作

  涂元锋:副镇长,分管企业、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环保、物价、经贸、技监工作

  刘兆佳:副镇长,分管农村合作医疗、食品安全、邮政、电信、侨务、统战、旅游工作

  江建东: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纪检、监督工作,分管信访、党政办、档案、保密、国土工作

  张凑发: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主持人大日常工作,分管教育工作

  朱海秋: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分管人武、民政、林业工作

  郭小娜:组织委员,负责组织工作,分管人事、老干、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医保、劳动保障、劳管工作

  李仰琼:党委委员,分管交通、公路、港务航运工作

  邹振环:党委委员,负责长治办事处日常工作

  余茂滨:党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分管文化、广播电视、计育、卫生、疾控、药监、财政、国税、地税、工商兼任财政所长

  邬佑欣:党委委员人选,派出所所长:协管政法、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蔡曙光:副科级干部,负责城建工作

  江智能:副科级干部,协管烤烟工作

 

下辖中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中心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乌石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古村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大觉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太宁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安乐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左弼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广陵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恋墩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松江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沿坑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洋陶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浒田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湖光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群丰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茅坪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西坑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西湖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迪麻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迪麻小学

  大埔县茶阳镇迪麻小学

历史

茶阳起义

概述

  1927年9月16日,中共广东大埔县部委为迎接南昌起义军入粤,领导农民自卫军独立第1团在大埔县城茶阳举行起义。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中共大埔县党组织和农会受到破坏。中共潮梅地委派郭瘦真回大埔领导梅埔丰各县,开展武装斗争,反击国民党的镇压政策。8月,中共大埔县部委组织了大埔县暴动委员会,发动群众积极筹备枪支,并将埔北太宁农军和埔南桃源农军整编为农民自卫军独立第1团。9月初,中共广东党组织派赖玉润(赖先声)到汕头组织起义,派罗伯良前往闽西迎接南昌起义军。罗伯良经大埔向县部委饶龙光等传达中共中央关于“粤省委即刻以全力在东江接应”的指令。大埔县部委根据这一指示,决定在发动埔南高陂起义的同时,发起县城茶阳起义,并派郭栋材赴埔北协助饶龙光具体组织指挥。

起义过程

  9月16日,在南昌起义军前锋由永定刚刚进入大埔边陲石下坝时,饶龙光、郭栋材、郭瘦真即与中共附城区委书记饶炳寰率领大埔农民自卫军独立第1团第1连及附城各乡农军100余人,从北门和西门两个方向攻入县城,直捣县府,解除了县警队武装,捕获县改组委员谢炬生,国民党县长刘耿超狼狈而逃。攻下茶阳后,正式宣布成立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迅即派江弼群赶赴石下坝向南昌起义军报告胜利消息,沟通联系。

  18日下午,南昌起义军前锋在起义农军的引导下进驻县城。次日,起义军前委李立三、彭湃等出席中共大埔县举行的欢迎南昌起义军大会,委任饶龙光为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主席,郭瘦真、郭栋材为副主席,李卓寰为县公安局长,并赠送步枪150支。为了给南昌起义胜利进军创造条件,中共大埔县委、工农革命政府,发动各区立即起义,摧毁国民党当地政权,建立高坡、石候、埔西、附城等区工农革命政府。同时,发动群众筹粮筹款,支援南昌起义军。在此期间处决了一批反动分子。

  10月4日,南昌起义军第25师于三河坝阻击国民党军钱大均、黄绍竑部,歼敌一部,向饶平撤退。之后,大埔商团军反扑县城,中共大埔县部委及独立第1团第1连指战员被迫撤至太宁,最后转入农村山区。农民自卫军及县委转移到埔南桃源的东爪坪整训。11月根据广东省委决定,将大埔农民自卫军独立第1团整编为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15团。

  第15团于1928年上半年,进行了埔西、埔南、埔东等多次战斗,初创了埔东游击区。这个团后来扩编为红军第6军第16师第46团及48团,成为闽粤边的主力部队。

三河坝战役纪念馆

  坐落在梅江、汀江、韩江三江交汇处大埔县三河坝笔枝尾山顶的三河坝战役纪念馆和朱德铜像前瞻仰,这是为纪念79年前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而于新近建成并开放的红色旅游景点。占地3000平方米,为五开间单层狮子口典型客家堂式建筑,白墙黑瓦,显得肃穆庄重。纪念馆内设“举义南昌城”、“浴血三河坝”、“会师井冈山”三个展厅,展出了108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100多件历史文物,真实地向游客再现了我军建军史上那段峥嵘岁月。而设在正门大厅占地18平方米的三河坝战役沙盘,则让游客对三河坝战役一下子便了然于胸。

  在三河坝战役纪念馆与“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之间,坐落着新建的朱德铜像,高3.98米、重2吨,屹立在黑色大理石基座上的朱德身穿元帅服装,深情地凝望着这片他为之浴血战斗过的土地。

  此情此景,不禁使游人追思起当年那场永载史册的著名战役。1927年10月1日,从江西南昌转移到梅州大埔县三河坝的“八一”南昌起义4000多名起义军,遭到国民党三个师约2万多敌人的围攻。起义军在朱德(时任起义军副军长)、周士第(时任起义军25师师长)、李硕勋(时任起义军25师党代表)、陈毅等人的指挥下,激战3昼夜,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进攻,歼敌数千人。10月3日下午5时许,敌人的增援部队占领了起义军阵地南部的制高点和北部的阵地,在敌众我寡、弹少援绝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朱德等人率起义军大部队撤退进入饶平茂芝后再东进江西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从而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燎原烈火。而掩护大部队撤退的起义军25师75团第3营的勇士师,在子弹打光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肉搏,全营官兵壮烈牺牲在笔枝尾山阵地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三河坝的土地和韩江源头……

  为了让后人牢记这段光辉历史,去年初,大埔县投入1800多万元资金,扩建了“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如今,每逢重大节日和节假日,都有来自闽西龙岩、粤东潮汕和梅州的游客前来瞻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