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陵故城

中文名 湖陵故城
山东省
目录导航

简介

位于山东省微山县张楼乡程子庙村东昭阳湖中。战国时,楚置县。秦复置,属泗水郡。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十月,沛公攻湖陵。西汉,湖陵属兖州刺史部山阳郡。新改称湖陆县。东汉永平二年(59年),增封湖陵等5县为东平国的食邑县。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封东平王刘苍的儿子为湖陵侯,随即改称湖陆县。三国时,湖陆县为魏地,属兖州山阳郡。西晋,湖陆县属高平国。东晋,湖陆县属高平郡。东晋太元四年(379年),前秦王苻坚以毛盛为平东将军、兖州刺史,镇湖陆。湖陆遂成为南兖州治所。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废湖陆县,其辖区入高平县,湖陆城为高平县城邑。隋朝建立,又置湖陵县,旋又废。后,原湖陆县区域划归沛县、鱼台、滕县。约在明嘉靖末年,湖陵城(后称水城)没入昭阳湖中。

历史

湖陵,又称湖陆,位于江苏省沛县与山东省鱼台县、微山县交界处。秦汉之际,湖陵为兵家必争之地,经历过无数战事。据《史记》记载,沛公刘邦曾在此收子弟两三千人,项羽亦在此与秦军逐鹿。楚汉争战时期,两军曾对峙湖陵。康熙《鱼台县志》记载,“楚汉相争于鸡鸣台,各筑城防御,以沙河为界,汉南楚北。”从此,鸡鸣台成为湖陵城标志性建筑。三国以后,湖陵作为南北军事重镇,大小战事不断。由于战略防御之需,湖陵城池建设已经颇具规模。

宋元以后,黄河频频溃决,危害中下游地区,加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湖陵一带相继沉于水中,逐渐形成了昭阳、独山、南阳等湖。明清时期,湖陵城已成湖泊,只有城东北的鸡鸣台还依稀可见,成了人们寻胜访古的绝好去处。清代中后期,随着湖河水利的有效的治理,水道通畅,湖陵故城周围地区又成陆地,不过往日城池不复得见。

昭阳湖的形成,造就了湖陵的独特自然风光。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成为徐州、济宁、滕州地区一道独特的旅游风景线。古往今来,吸引了大批文人志士驻足留连。公元1666年,沛县诗人阎尔梅在《游湖陵诗》中比较全面地描写了清初湖陵故城的湖光山色,“海岳周遭万里还,故乡云树梦魂间。春来踏雪湖陵寺,遥见凫山接峄山”。据《沛县志》记载,嘉靖末年,黄河决口,河道堵塞,河水散漫湖陵,浩淼无际。可以得知,湖陵城沉没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泛滥。清代鱼台县令王国荣的《夜过湖陵城战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湖陵城沉没后的萧索冷落。诗云:“野戍荒烟绝,阴磷鬼火生。断魂泣蔓草,剑血溅孤城。海阔浮沙白,林疏月自明。萧条匹马瘦,游子倍关情。”湖陵城已是一片坍败景象。

湖陵作为一座古代城池,有着重要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2000年,沛县龙东矿井建设时,挖出了古湖陵的冰山一角,考古学者从一个层层夯实的土台及一批陶器入手,大致推算出了城墙的方位与距离。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