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中国仅存有两尊男观音石像,一尊早已下落不明,另一尊便位于永泰的名山室。名山室的男身观音凿于何年不得而知,可作为它配套的香炉座上却有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七月的款识,可见男身观音的存世当不晚于该年,也就是距今八百多年前,这在福州乃至福建都是极为罕见的。
观音由男变女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提法,在福州的于山上就有一块乾隆御笔手书的《大士出土碑》,碑上绘有一尊形状粗犷、面目可怖的男身观音,手持净瓶盘坐在菩提树下,净瓶的瓶口处冒出一团轻烟,在烟端处现出一尊面目姣好的女身观音,形象地描述了观音由男变女的演变过程。
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大洋镇的“名山室”,是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殿名山室,悬崖覆盖,可容纳数百人,有东西两室,善男信女分东西入梦叩神。灵龟洞,有一长10米,高2米摩崖石窟图,是我国仅存“白莲菜”造像遗迹。“白莲菜”南宋盛行江南,“连社七祖”为宗门之祖,教义大多不抵荤酒,不杀物命,近于为善。有说是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经过。包括游观农务、牧女献糜、世尊诞生、太子纳妃、六年苦行、世尊成道、禅河大悟、习炼降魔、二商粥食、希会宝地、佛现金刚等组画。其中七佛图更是雕得栩栩如生。一幅生动的佛教史卷。祖师洞建有宋代飞檐翘角古建筑,明末贤人余潜士在傍书斋撰对联“草草花花世界,山山水水人情”耐人寻味。西侧凤立峰下玄帝殿、观音阁依洞而建。尤其观音阁上供奉的石象男士观音极为珍贵。有诗句曰“登高观世成真梦,山静闻声悟妙心”。有“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等众多摩崖石刻。
素有“永泰第一山”之称的高盖山,位于大洋镇棋杆村境内,海拔近千米。坐落在半山腰的名山室坐南朝北,架木结构,由大殿、灵龟洞、血盆洞、观音洞组成。名山室建于汉代,据传汉徐登、赵炳在山上麒麟崖壁下辟东西两石室,后得道飞升。唐文德元年(888年)建有道观,1926年重建。
名山室东室内保存有宋元时期福建省仅见的浅浮雕造像,上百尊的人物、动物浮雕至今仍清晰可见。雕刻内容有释迦牟尼和佛系列,以及早期残雕。据国家级考古专家温玉成实地考察:石窟浮雕中有一组佛像是中国惟一的“白莲菜”(流传于宋代的道教之一,与“白莲教”颇有渊源)七祖佛造像。另有仅存的宋代男观音石刻,由于曾经经过偷盗,故现在展览的为赝品,真品藏于名山室道观之中。该处也是佛道共生的典型之一。
1991年,名山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来,它又成为福州市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推荐单位之一。
四川开江摩崖男观音中新网12月2日电四川省达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消息,广福寨,位于开江县广福镇街道西一公里处,海拔高度600米,面积约20余亩,秦汉时期就开始有人居住,先后在寨上建有亭子街、玉帝宫、王母殿、观音阁、戏楼等古建筑,随着岁月的流逝、政治和战争的影响,上述古建筑只保留了部分遗迹遗址;幸运的是南北朝以来的能工巧匠镌刻在广福寨水洞门崖壁上的四个佛龛基本保存完好。佛龛皆为穹窿形顶,龛内造像神态安祥、端庄大方。
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壹号石龛内的男观音造像、该造像通高1.5米、宽1.3米。脸型团圆、顶部前头盖骨有少许残缺;面相祥和、静穆,极具民族化、世俗化特点,是该县迄今为止保存较完好的南北朝时期男观音造像。
家家弥勒佛,户户观世音,在一般的善男信女眼中,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雍容华贵的女性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乍一看到男身观音还真有些不习惯,其实,观音是男是女,在佛教典籍中似乎也有不同的出处与诠释。据说,观音乃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经常解脱遇难众生,后来,他奉命到中国宣扬佛法,变成一个勇猛的斗士形象,《华严经》上说他是“勇猛丈夫观自在”。因中国讲究“男女授受不亲”,自己又长相凶狠,为了接近众生,观音在菩提树下反思三天三夜后,把自己变成一位端庄秀丽的女子。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作品中可以说明当时观音是男女两相并存,到元代以后才全部采用了女相观音。
据史料记载,观世音在印度本是一位相貌英俊,身材伟岸的男子汉,初入中国时,观音塑像是留有两撇小胡子的男子形象,到了南北朝后期,特别是唐代以后,观音菩萨的造像才逐渐以温柔慈祥的美妇人形象为主;由此可知,广福寨水洞门男观音应属南北朝早中期的造像,是由男观音向女观音过渡时期的产物,汉化和民俗化色彩浓郁,是研究观世音形象在中国演变情况的最好实物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