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中文名 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班 49个
创办时间 1940年
主要奖项 全国绿色学校
知名校友 宁铂周伟等
教职员工 200余人
简称 赣师大附中、赣南师大附中
目录导航

办学历史

悠久渊源

附中前身为赣县初级中学,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建校。

映水弄倩影映水弄倩影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学校加设高中部及简师科,已初为完全中学。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赣州光复,学校由县属迁回城内,由教育科长汤马伟先生担任校长,并拨划城北的爱莲书院(今赣州七中北区校园内)为校址,附中自此奠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专任教师增至24人,兼职教师增至9人,职员12人,学生人数也由500余人增至800余人,班次由9个班增至15个班。由于学生人数激增,学校便把高中部迁往西外的盐务新村上课。

1949年8月14日赣州城解放,10月,赣县县立中学与私立知行中学合并,成立赣州市市立中学,校址设东溪寺(原赣五中内),市长夏骏青兼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朱轮兼任学校校长。

1952年,学校易名为赣州市第二中学(简称赣二中)。

1957年5月,学校分出一部分班级成立赣州市第二初级中学(1959年易名赣州市第五初级中学)后,校址迁至赣州市青年路中段北侧。(今赣州三中北校区内)

附中今貌·亭下立志附中今貌·亭下立志1958年6月,赣南师专创办,次年7月,为了适应师专办学的需要,经赣南行政区公署批准增设附属中学,将赣州二中改为赣南师专附中,从赣州市青年路迁入赣南师专中师部原址(今赣南纺织厂内)。

1960年3月,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赣南师专升格为赣南师院,赣南师专附中相应更名为赣南师院附中。

1962年8月,赣南师专撤并,停止招收新生,只负责培训中学教师。

1963年6月,赣州专署发出《关于改变赣南师院附中名称及领导关系的通知》,决定将赣南师院附中改为赣州市第八中学,由赣州市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

有楼逸夫有楼逸夫(2)1964年4月,赣南师院恢复招生,学院改名为赣南师专。10月,省教育厅批复,为了便于赣南师专试行半工半读,同意将南康潭口初中改为赣南师专第一附中,将原赣州市第八中学改为赣南师专第二附中。

1966年5月,经江西省教育厅同意,将赣南师专第二附中划回赣州市,复名赣州市第八中学。

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易名为红旗中学。

1969年初,赣州市第八中学迁入赣南师专校内。

1974年5月,国务院批准恢复赣南师专。

设施小影设施小影1978年8月,赣州地委决定,赣南师专从9月1日起划归地委领导,赣州市第八中学从赣南师专迁入原赣州师范附属小学内(今附中南园校址),两校合并,定为赣南师专附属学校,学校设立小学部。

1984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赣南师专升格为赣南师院,赣南师专附属学校也易名为赣南师院附属学校。

1990年,赣南师院附属学校分为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附属小学由附属中学统一领导、管理。

1995年,在校长、书记陈正如的努力下,从省教育厅争取到“邵逸夫教育基金”80万港币,建成了学校教学大楼“逸夫楼”。

艰苦创业

2002年赣南师范学院全国选聘附属中学校长,来自信丰中学的张敏生脱颖而出,被聘任为附属中学校长。[4]张敏生校长主持学校工作以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办学模式上走出了一条“英才+特长+合格”的特色之路,兴办了“小班制研究性学习班”;在人事管理上,大胆改革,推行“三级聘用制”(校长聘用年级组长、年级组长聘用班主任、班主任聘用课任教师),大力优化教师资源;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极力推行“量化管理”,实行德育“两个量化”管理(《班务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学生个人德育量化考核办法》)和教学“两个量化”管理(《教学常规量化考核办法》、《教学终端量化考核奖励办法》),使校风、学风、教风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校园建设方面,随着2002年10月学校被江西省教育厅列为“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后,为适用其创建的要求,学校要求赣南师院把其原专科部(位于水西镇联三村)提供给附中办学使用,2003年9月,赣南师院附中北园挂牌正式招生(高一年级),并聘任学校副校长谢本梓为北园执行校长。至此,学校便分为南园和北园两个校区。

三年过去了,赣南师院附中已今非昔比,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管理张弛有度,财务制度、人事制度章法有依,一切和谐共存,谐调发展。

三年的校长任期,张敏生和班子成员们学会更深入的思考。他仍知道,管好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是理念。新的理念,让赣南师院附中焕发了生机,并将收获更精彩的未来。[5]此后,小班制不断铸就辉煌,历届实验班成绩优异,“两个状元,四个北大”震惊了赣南大地,极大地提升了附中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6]

接续探索

2012年瑞金一中原校长袁登骅在赣南师范学院全国选聘附属中学校长中脱颖而出,受聘为附属中学新一任校长。[7]从此,附中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探索历程。在袁校长的领航下,附中又取得新的突破。附中中考成绩一路提升,特别是2016年金子冠同学中考裸分高举大赣州市第4名,2019年丁圆同学考取770分,位列中心城区第五名、公办学校第二名、大赣州市前十名。[8]

2016年,母体学校赣南师范学院更名赣南师范大学,附中也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9]

发展新篇

2020年9月12日上午,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多功能厅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

赣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卢超莅临大会并发表讲话,党委副书记胡龙华宣布调整附属中学领导班子的决定[10]:因年龄关系,袁登骅不再担任附属中学校长职务;聘任汪义芳为附属中学校长、任用汪义芳为附属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因年龄关系,晏致涛不再担任附属中学副校长职务。[11]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校分南园和北园两个校区。南(本部)园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57号,北园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联三村。为“全国绿色学校”。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1286.02平方米,建筑面积24249.45平方米。[12]

办学规模

学校集高中、初中为一体。在校学生2000多人,共有49个教学班。[12]

师资力量

据2017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教职员工200余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81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骨干教师15人,市学科带头人8人,市青年骨干教师20人,有硕士学位教师23人,教育硕士导师1人,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超过95%。学校与赣南师范大学优质资源共享,长期聘请赣南师范大学外籍教师2人,学科导师8人。

江西省特级教师:李卫东

省学科带头人:邹小昊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 高考成绩

2014年高考,二本上线65人,二本上线率高达249%,上线人数比2013年增长了125%;实验班一本上线13人二本上线32人。普通班上线3人,二本上线33人。

2016年高考,学校应届文化一本上线达21人(上线率达265.5%);应届文化二本上线率列中心城区重点中学第一名。应届文化二本上线人数达102人,上线率高达92.7%。应届体艺特长生二本双控线上线率列中心城区重点中学第一名。;体艺特长生有119人报考,100人上二本双控线,上线率达84%。

  • 素质成绩

2016年12月,该校高二年级曾雨珊同学以江西省高中组冠军身份拿到江西的名额参与到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总决赛高校组比赛,在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13]

所获荣誉

获奖内容 级别 颂奖单位 获奖时间
重点中学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单位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13.3
教学科研工作先进学校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12.3
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2011.12
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先进学校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11.12
江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2011.5
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11.3
赣州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 市级 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0.11
赣州市培优先进学校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10.11
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2010.11
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 国家级 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协会 2010.10
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10.3
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2010.1
江西省学历教育优秀考点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2009.12
体艺特长教学先进单位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09.11
江西省重点中学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2009.4
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09.3
赣州市三星级学校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08.8
国家级绝色学校 国家级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教育部 2004.12
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2004.12
赣州市园林化单位 市级 赣州市人民政府 2003.3
赣州市文明单位 市级 中共赣州市委、赣州市人民政府 2003.12
赣州市德育示范学校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02.11
江西省绿色学校 省级 江西省环保局、江西省教育厅 2002.12
江西省优秀考点学校 省级 江西省高招委、江西省教育厅 2002.12
资料来源:

2018年8月,学校获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4]

知名校友

获奖内容 级别 颂奖单位 获奖时间
重点中学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单位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13.3
教学科研工作先进学校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12.3
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2011.12
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先进学校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11.12
江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2011.5
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11.3
赣州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 市级 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0.11
赣州市培优先进学校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10.11
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2010.11
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 国家级 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协会 2010.10
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10.3
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2010.1
江西省学历教育优秀考点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2009.12
体艺特长教学先进单位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09.11
江西省重点中学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2009.4
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09.3
赣州市三星级学校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08.8
国家级绝色学校 国家级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教育部 2004.12
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2004.12
赣州市园林化单位 市级 赣州市人民政府 2003.3
赣州市文明单位 市级 中共赣州市委、赣州市人民政府 2003.12
赣州市德育示范学校 市级 赣州市教育局 2002.11
江西省绿色学校 省级 江西省环保局、江西省教育厅 2002.12
江西省优秀考点学校 省级 江西省高招委、江西省教育厅 2002.12
资料来源:

词条图册

设施小影设施小影1977年,学校仅13岁被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届少年班录取的宁铂同学,成为中国第一批少年大学生。

全国八运会100米、200米冠军——周伟。

中国农业银行赣州分行电子银行部经理——刘頔

前赣州帝晶光电科技公司设备运行总监——温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