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解析

作者 董小凤、严三九、王宏
页数 40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从书名:新闻与传播书系

第1版

版次:第1版

印张:26.25

字数:420千字

书号:978-5621-3627-9

装订:简装

定价:39.5元

ISBN: 7562136270

条形码: 9787562136279

尺寸: 23.5 x 16.1 x 1.9 cm

重量: 621 g

ASIN: B0011CCZRW

内容简介

作为一个现代人,你无法拒绝传媒。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传媒是不可或缺的文化事项,它带给我们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新的视野、新的动向、新的娱乐……数字电视已经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它的到来将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本书让我们走近数字电视,紧跟时代新科技的传媒步伐!

作者简介

王宏,女,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师。多年从事与数字媒体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作为主要人员参加了《自然科学导论·电影电视卷》、《计算机网络》等著作和教材的编写,作为主创人员制作的多部科教片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董小凤、严三九简介不详。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数字媒体概说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媒体变迁

一、前农业社会

二、农业社会

三、工业社会

四、信息社会

第二节 大众媒体与数字媒体

一、对大众媒体的传统观点

二、数字媒体

三、媒体融合

第二章 数字图像媒体

第一节 数字摄影

一、数字相机的发展

二、数字冲印

三、卫星数字化摄影

第二节 数字图像原理

一、图像数字化

二、点位图象及矢量图形

三、图形与图象的基本属性

四、数字图像的压缩

第三节 数字图像媒体设备

一、数字照相机

二、数字冲印

三、扫描仪

四、打印机

第三章 数字广播

第一节 数字广播

一、广播

二、数字广播

第二节 数字广播原理

一、声道的概念

二、声音信号的数字化

三、数字音频的压缩

四、数字视频接口标准

五、数字信号传输基础知识

六、数字音频广播(DAB)系统

七、卫星数字音频广播原理

第三节 数字广播设备

一、数字录音设备

二、数字音频网络

三、数字调音台

第四章 数字电视

第一节 数字电视的发展

一、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比较

二、数字电视的出现与发展

三、数字电视的分类

四、卫星数字电视

五、有线数字电视

六、地面数字电视

七、高清晰电视与互动电视

第二节 数字电视原理与技术

一、模拟视频与数字视频

二、数字信号传输接口

三、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和互动电视技术简介

第三节 数字电视设备

一、数字信号采集设备——数字摄录一体机

二、数字编辑设备

三、数字演播室

四、数字电视播出系统

五、数字电视接收设备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体系

第一节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一、 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化的数字媒体工具

二、 多媒体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三、 多媒体计算机框架结构

四、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五、 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原理

一、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二、 数字图形图像的处理

三、 数字音频的处理

四、 数字视频的处理

五、 数字视频的直接生成——计算机动画

六、 虚拟演播室技术

第三节 多媒体会议系统

一、 多媒体通信系统体系结构

二、 多媒体会议系统技术关键

三、 多媒体会议的优点

四、 索尼会议系统介绍 

第八章 发展中的数字媒体与管理

第一节 发展中的数字媒体

一、21世纪数字媒体发展趋势

二、数字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三、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第二节 数字媒体的管理

一、 其他国家的管理

二、 中国的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作为一个现代人,你无法拒绝传媒。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传媒是不可或缺的文化事项,它带给我们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新的视野、新的动向、新的娱乐……数字电视已经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它的到来将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本书让我们走近数字电视,紧跟时代新科技的传媒步伐!

文摘

书摘
三、中国数字电影的发展
中国数字电影的真正起步是在1996年长沙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以后,在这
次会议上“数字电影制作”被提上日程,确定为我国电影技术今后发展的突
破口。此后,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引进了世界先进的电影数字制作技术设
备。1999年,国家计委批准了广电总局的“电影数字制作产品示范工程”。
199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投资6000多万元建造了上影电脑特技制作中心
,中心引进了大量先进电脑特技设备和国内最好的电脑人才,拥有相当的制
作实力。
张建亚导演在成功完成了中国第一部采用数字特技技术制作的电影《紧
急迫降》后,于2002年又推出了一部运用高科技制作的灾难惊险片《极地营
救》,其中的电脑特技全部由上影片厂电脑特技制作中心完成,整部电影包
含60%的电脑特技及合成镜头,力求在视觉效果上有所突破。这部电影还在
国内首次使用了高清晰数字摄影机拍摄(部分镜头)。
2001年,由我国北京紫禁城三联影视发行公司投资的首部虚拟真人的CG
电影《青娜》诞生。尽管数字模仿的真人“青娜”还不够细腻完美,但这部
花费200万元人民币、耗时3个月、共5分钟的短片所蕴含的技术成份完全可
与世界最先进的数字影像制作水准看齐。其制作汇集了北京、上海、广州三
地影视、广告、IT、数字技术等领域的高级人才上百人,且全部使用国内的
技术力量及现有设备,虽然没有太大的商业价值,但是该片为中国电影的CG
技术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示范性探索。
数字摄像机这种新形式同样引起许多国内青年导演的关注。1999年,贾
樟柯在《南方周末》撰文《业余电影时代即将到来》,被认为是将DV电影概
念介绍到中国内地的第一人。贾樟柯还亲身实践,在山西大同用DV拍摄了他
的第3部电影《任逍遥》,这部电影进入了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激烈
的竞赛片单元,成为2002年入围戛纳竞赛单元唯一的华语电影,也是入围戛
纳的第一部亚洲数字电影。

相对于传统电影制作中越来越高的摄制成本、胶片费用和后期制作费用
,价格低廉、方便轻巧的数字摄像机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电影的投资门槛和技
术门槛。同时,2001年12月31日我国颁布的新的《电影管理条例》规定:从
2002年2月1日开始,电影制片单位以外的单位可以从事单片摄制,可以独立
从事电影摄制业务。这些都意味着更多的民间资本和个人可以参与电影摄制
,拍电影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这必然给我国的电影界带来深远的影响。
此外,2004年3月31日,广电总局正式对外印发了《电影数字化发展纲
要》,强调要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加入电影数字化的制作、发行、放映以及数
字影院的新建改造。《纲要》提出,要在2004年底建成100个高标准的数字
放映厅,力争3~5年内建成500家以上标准统一、形式不同的数字电影放映
厅,实现数字影院规模化经营,使数字电影院线进入中国电影放映市场的主
流。《纲要》还鼓励社会各界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中国国情的
相关应用、管理软件,运用现代技术提高电影企业市场经营管理和制作技术
水平。力争在2~3年内国产数字立体声的影片数量达到影片总数的50%以上

目前广电总局已投入2亿元人民币用于数字影院示范院线的建设,其中1
.5亿元用于影院建设投资,约4000万元用于数字节目的分发和传输。。到2
005年4月,我国数字放映厅从最初的13个发展到近200个,超过了电影业最
发达的美国,成为世界上数字放映厅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影集团投资建设了
166个,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数字院线。
P350-35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