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彩蓑蛾

蜡彩蓑蛾

鳞翅目
中文学名 蜡彩蓑蛾
目录导航

简介

蜡彩蓑蛾共有六种。

分 布

蓑蛾科昆虫在全世界已知约800种,中国记录20余种。

外形特征

1、 雌 成虫体圆筒形,长13-20毫米,黄白色。 雄蛾体长6-8毫米, 翅展18-20毫米; 头、 胸部灰黑色, 腹部银白色;前 翅基部白色,前缘灰褐色,其余黑褐色;后翅白色。 2、 幼虫有7-8龄,老熟幼虫体长16-20毫米,头、胸、腹节毛片和第8-10腹节背面均为灰黑色,其余黄白色。

3、护 囊较小型,尖长铁钉状,灰黑色,末端尖有3-5条纵裂;雌虫囊长27-51毫米。

生活习性

六种蓑蛾在 广西 南宁每年发生的代数不一, 茶蓑蛾3代,大蓑蛾2代,其余四种均为1代,都以高龄幼虫在护囊内越冬。在翌年 春环境条件适宜后,越冬幼虫恢复活动,继续取食,发育成 蛹, 羽化出成虫。雌成虫羽化后仍留居在护囊内;雄成虫羽化后飞离囊袋,寻找雌虫交尾。雌 成虫交尾后在囊内蛹壳中产卵,每雌产卵几百至1000多粒。幼虫孵出后爬离护囊,吐丝吊垂,随风飘散或爬上枝叶,幼虫体有着落后即吐丝作囊,并匿居其中,护囊随幼虫体长大而增大。幼虫取食时,头部伸出囊口,身仍藏在囊中,虫体移动时负囊而行;越冬期,幼虫吐丝将护囊缚在枝干或叶背,并封闭袋口。

茶蓑蛾第1、2、3代幼虫分别在4月中旬、6月中下旬和9月间孵化,4-5月和7-8月是为害高峰期,11月中旬后逐渐进入越冬期。 大蓑蛾的第1代幼虫出现为害于6月上中旬,第2代出现于9月,11月进入越冬期。黛蓑蛾的幼虫孵化盛期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6-7月为害最重。 白囊蓑蛾幼虫于7月中旬陆续孵出,8-9月为害最重。蜡彩蓑蛾的幼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大量孵化期,6-7月为害最重。蓑蛾类大都先局部发生,形成点片分布,随着虫体长大逐渐扩散为害。

防治方法

1、 人工防治:结合 冬季清园时摘除护囊或及时发现为害中心,人工摘除虫囊和捏杀囊袋内的虫体。由于蓑蛾类天敌较多,尤其是蛹的天敌 自然控制作用较大,应注意保护天敌。

2、 药剂防治:及早掌握初龄幼虫期,用药喷洒为害中心区。有效药剂有90% 敌百虫或80% 敌敌畏800-1000倍液,或 青虫菌(B.t乳剂)含1亿 孢子菌/毫升液,任先一种在早、晚喷杀。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