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古今医统》卷九十。
【组成】熟地黄(煮烂,捣)120克 山茱萸肉 山药各60克 泽泻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 牛膝各6克
【用法】上药为末,面糊丸,如黍米大。三岁儿以上与15丸。
【功用】补肝肾,养精血。
【来源】《寿世保元》卷六。
【组成】怀生地黄(酒蒸)120克 怀山药60克 牡丹皮45克 白茯苓30克 山茱萸(酒蒸,去核) 破故纸(炒)各60克 益智仁30克 人参30克 肉桂1.5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功用】补肾助阳,固摄止遗。
【主治】肾气膀胱俱虚,冷气乘之,不能约制,遗尿不禁,或睡中自出者。
【药物组成】山药(炒)4两,山茱萸4两,北五味4两,泽泻(去毛)4两,黄柏(盐水炒)4两,知母4两(青盐水炒),怀生地8两,牡丹皮(炒)2两5钱,白茯苓(去皮)2两5钱。
【处方来源】《玉案》卷三。
【方剂主治】下消。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滚汤送下。